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试题新版

高三政治试题新版

高三月考文综政治试题一、选择题(12×4=48分)1、下列财经新闻中,可以用右图中由Ql点到Q2点运动来正确描述、解释的是()A.6月以来用钢需求旺盛,我国钢材价格出现小幅上涨B.由于部分游资炒作大蒜,引起大蒜价格上涨C.紫甘蓝每500克售价从1.5元上涨到3元;城市周边菜农纷纷抢种紫甘蓝[来源:学_科_网]D.4月中旬以来全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且涨幅有扩大趋势2.2011年4月,保监会公布了2010年全国农业保险数据,2010年全年农业保险支付赔款100.69亿元,共有约2100万户次的受灾农户得到保险补偿。

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68.5亿元,森林保险赔款1.8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30.4亿元。

由此可见()①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②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在不断提高③购买商业保险就能获得赔偿④这是规避风险的投资手段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2012年柯达公司在迎来132岁生日的时候,申请破产。

柯达公司昔日的成功,源于掌握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胶卷技术业务,但当摄影从胶片化向数码化转型时,柯达依然固执地坚守着传统相机和胶卷的地盘,拒绝改变。

柯达公司的命运说明①国家应扶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②企业申请破产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③企业要面向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④企业要有忧患意识,研究和开发新产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

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刘易斯拐点”之说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5、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又决定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

从“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①赋予了公民更广泛的权利自由②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③坚持了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杭州市政府“让民意领跑政府”的“开放式决策”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与市民在线交流等形式,共同讨论重大决策。

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公民民主监督的渠道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③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④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市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A.①②B.①④ C.②④ D.③④7、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下列属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是①某公民把浙江温州和江西新余两地官员出国考察的行程表贴在网上②某教师因对教育局给予自己的行政处理不服而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诉③众多网民对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公交车票价格调整方案提出建议④某村民在村民大会上对本村的河道整治工程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8、2011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这说明A.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C.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亲密友党D.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9.“一谢共产党,做人把您想,过去当牛又做马,如今翻身把家当……党的恩情数不尽,件件铭记在胸膛,万众一心跟党走,共建和谐奔小康!”四川古稀老人代金辉饱含觉悟创作的诗歌《感恩颂——十谢共产党》写出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这说明①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④劳动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0、2011年6月,于丹做客中国民族大学讲演。

她从食品安全事件映射出来看社会诚信危机追溯到儒家“人无信不立”的深刻价值和时代意义;从古代思想精髓的“忠、恕、宽、信、敏、惠”六个方面,映射到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说明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永恒不变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社会进步需要传统思想的推动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1、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某市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

若以此为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任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世界B、色彩斑斓尊重差异文化创新C、文化影响道德修养文化建设D、和睦相处文化融合文化竞争力12、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①④C. ③④D.②③13.(分)某校高三学生就“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进行探究。

各小组收集了如下资料:A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这句话最受舆论热捧,其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被看成最大亮点。

国家着力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既要有“加法”,又要有“减法”,概括地说就是增收减负。

GDP11.2%财政收入21.3%企业利润1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8.9%C组:所在城市2011年7月首次启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9月1日执行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都深受市民欢迎。

另据调查,该市储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市民要为教育、医疗、养老等拼命攒钱。

假如你是该课题研究成员,请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分析并解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提高中等收入比重”过程中,做好“加减法”的必要性。

(8分)(2)从经济生活角度给该市做好“加减法”提出合理建议。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在将资本投在哪一个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的多。

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如何评价?(10分)15、(22分)材料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近年来,日本不断对钓鱼岛采取单方面举措,特别是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这不但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否定和挑战。

中国政府强烈敦促日本尊重历史和国际法,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中国政府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材料二:一直以来,钓鱼岛问题受到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关注。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立场。

中华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有着坚定的决心。

两岸同胞在民族大义面前,在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方面,是一致的。

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广大华侨华人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强烈表达了中华儿女的正义立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

[(1)运用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12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为什么能够团结一致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

(10分)参考答案13题(20分)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做好“加减法”是增收减负,切实为人民谋福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2分)②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做好“加减法”,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2分)③政府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国家做好“加减法”,是为人民增收和减负,是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4分)2)①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保护合法收入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④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个人税负⑤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上涨(答4点可给满分,从其他方面可酌情给分)14题(10 分)1)提高资本利用率是提高国民财富的途径之一。

提高资本利用率的最好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参与市场活动。

(5分)2)斯密看到了市场传递供求,引导资本流向,强调市场的作用,对摆脱封建势力束缚,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应该看到,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政府对经济干预。

(5分)15(22分)题(1)12分第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日本不断对钓鱼岛采取单方面举措正是在推行霸权主义,谋求政治大国,侵犯了中国主权,不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二,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钓鱼岛问题事关中国领土的主权利益,所以我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

第三,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外交政策。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

(从其他方面可酌情给分)(2)10分第一、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之源。

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正是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宿感,所以能够团结一致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

第二、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所以中华儿女能够团结一致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