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全国卷1文综)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
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
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全面理解联系的基本特征表现方法论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把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避免孤立地看问题客观性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①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具体性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注意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避免绝对化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恰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并不是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只是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化了。
(3)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凭借主观想象创造联系。
人们建立新的联系,必须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
(4)总之,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对立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与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不能等同。
如何理解联系与发展的关系(1)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不可分割。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
(2)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1)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
(2)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因为,其一,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其二,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其三,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人们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在事物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只能以事物固有的联系为基础,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从而建立联系的新的形式。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
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要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3)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
1.近年来,在全球方便面销量持续上升的同时,我国的销量却遭遇连续下滑。
方便面在我国物质匮乏年代曾被视为“奢侈品”,如今在“不健康”标签以及高铁占交通比例提升、网络外卖崛起、农民工群体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方便面逐渐边缘化。
这一变化告诉我们A.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实践活动的产物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D.事物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人们的感受2.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
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发展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下图漫画《大师指路》中官员的做法①抓住了事物的本质②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材料蕴含的哲理有①人为事物联系的功能大于自在事物联系的功能②善于抓住机遇才能促成事物飞跃③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当今社会,很多人感慨:小时候我们憧憬城市,长大后我们怀念乡村。
殊不知,城市并不是我们憧憬的城市,乡村已经不是记忆中的乡村。
这表明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能够相互转化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突出问题。
不仅传统产业中存在产能严重过剩,部分新兴产业也存在过剩倾向。
我国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战略产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B.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情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D.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7.2017年9月27日,新华社刊发文章《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纪实》。
文章指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备,交通条件便利,经济腹地广阔,有着极强的集聚效应,近年来在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下,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也都不断发展。
随着经济活力、开放程度、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区域正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稳步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的知识,说明长三角区域和各都市圈的关系。
【参考答案】1.A 【解析】方便面在我国物质匮乏年代曾被视为“奢侈品”,如今在“不健康”标签以及高铁占交通比例提升、网络外卖崛起、农民工群体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方便面逐渐边缘化。
这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适合题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活动的产物,B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D陷入唯心主义,排除。
4.D 【解析】“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说明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故③符合题意;“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说明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故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不能说人为事物联系的功能大于自在事物联系的功能,排除;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D。
5.D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A项不合题意;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无法转化,B项观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项观点错误;城市并不是我们憧憬的城市,乡村已经不是我们记忆的乡村,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需发展地看问题,D项符合题意。
7.【答案】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长三角区域和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的断发展,推动着长三角区域朝着世界级城市群稳步迈进。
在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中上海起着关键部分的作用。
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是长三角区域的部分,长三角区域所具有的经济活力、开放程度、创新能力等优势也助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的发展。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的知识,说明长三角区域和各都市圈的关系。
这类题一般先表述知识点,然后结合材料说明问题,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不要答成两张皮。
本题中长三角区域是整体,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是部分。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