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第七八章练习题 (2)

中国法制史第七八章练习题 (2)

第七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魏律改具律为,并冠于律首。

2、正式规定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特权的“八议”条款是()。

3、在晋律里,将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总称为()。

4、北齐律的篇目为()篇。

5、北齐律确了“()”,为后世的“十恶”提供了范例。

答案1、刑名2、魏律3、杂抵罪4、十二 5、重罪十条(二)单项选择题1、“八议”最早规定在()。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2、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其中规定“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A晋律B齐律C魏律D蜀律3、以下确立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是()。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4、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

A廷尉B大理寺C大理院D秋官大司寇5、中国古代设置“登闻鼓”始于()。

A曹魏B西晋C北魏D隋6、封建法典的()源于“重罪十条”。

A十恶B叛逆罪C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犯罪D不属于“八议”论赎范围的犯罪7、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周律8、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周律9、晋律规定买卖田宅牛马要向国家缴纳总价值4%的税收,称为()。

A契税B散估C红契D文券10、北齐时,将廷尉改为()。

A秋官大司寇B明法掾C律博士D大理寺答案 1、A 2、A 3、C 4、D 5、B 6、A 7、A 8、B 9、A 10、D (三)多项选择题1、魏律对两汉相沿的旧律进行的改革有()。

A篇条由9章增加到18章B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C正式规定了“八议”条款 D 规定了“重罪十条”2、为晋律作注释的有()。

A羊祜B杜预C张裴D裴楷3、晋律较魏律的重大发展是()。

A严格区别律令的界限B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C“礼律并重”,如第一次将“服制”列入律典D规定了保护地主阶级特权的法律,如专门规定了“杂抵罪”4、北齐律在魏律、晋律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定律十二篇B确立了“重罪十条”C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D确立了“八议”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A“八议”入律B“官当”入律C确立了“重罪十条”D确立了“封建制五刑”6、所谓的“杂抵罪”,就是以()来抵罪的总称。

A夺爵B除名C免官D流放7、最早规定官当的是()。

A北魏律B南陈律C北齐律D北周律8、晋律规定,根据买卖的种类分类征收税收,分别叫做()。

A契税B散估C红契D文券9、三国两晋南北朝改革了刑罚制度,具体表现在()。

A废除了宫刑B改革妇女从坐制度C定流刑为减死之刑D减少了笞杖数10、三国两晋南北朝加强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对司法权的控制,具体表现在()。

A皇帝亲临听讼和录囚 B 设立了御史台C建立直诉制度,比如“登闻鼓”D设立了审刑院答案: 1、ABC2、BC3、ABCD4、ABC5、ABC6、ABC7、AB8、AB9、ABC10、AC(四)判断正误题1、诸葛亮、法正、等人“共造蜀科”,在蜀国推行诸葛亮的“以法治蜀”的主张。

2、三国时期,魏国立法较蜀、吴有卓著的成就。

3、魏律一共18篇,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

4、《北齐律》首次正式规定“八议”条款,表明封建等级原则的法典化。

5、晋律又称《泰始律》,也称为《张杜律》。

6、晋律提高了正律的地位,区分了律和令的界限。

7、晋律首次“服制入律”,直接纳礼入律。

8、所谓“杂抵罪”就是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的总称。

9、“杂抵罪”是“官当”的雏形。

10、北魏制定了《麟趾格》,西魏制定了《大统式》。

11、《北齐律》共十二篇。

12、《北齐律》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为封建五刑奠定了基础。

13、《北周律》确立了“重罪十条”。

14、“八议”有西周的“八辟”演变而来。

15、“八议”之人犯罪,享有减免特权。

16、所谓官当,是指官员若犯徒罪,允许其依法以官品于爵位抵罪的制度。

17、官当最早规定在北魏律和南朝陈律里。

18、隋唐的“十恶”就是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废除了宫刑、改革了妇女从坐制度。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将流刑定为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行的中间刑。

答案:4和13错误,其余全是正确的。

第八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开皇律》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即、、、、。

2、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的法典是。

3、唐初立法指导思想是,,。

4.《永徽律疏》云:“德礼为政教之,刑罚为政教之,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

5、唐高祖武德四年,政局趋于稳定,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于武德七年完成,称为。

6、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

7、唐玄宗开元时期由李林甫主持编定的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早的一部综合性行政法典。

8、唐宣宗时编的一部,把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

9、唐朝法律的基本形式有、、、四种。

10、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是中央政府机关。

11.隋唐时期官吏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但主要是通过进入仕途。

12.唐代的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岁。

13.“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八种人除犯罪以外的死刑,皆可享受“议”的特权;该制度自魏入律,至唐进一步完善,此后历代相沿,直至《》。

14.官当是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刑和刑的刑罚。

15、“十恶”之首是。

16、唐律规定亲属内部紊乱人伦的行为称。

17、唐律规定了原则,发展了汉律关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18、唐律对化外人案件的处理原则是:同类相犯者,依处断;异类相犯,依处断。

19.唐代官吏犯赃罪据《职制律》规定按犯罪情节不同,主要有、受财不枉法、三种情况。

20、唐《户婚律》规定,夫妻之间情义断绝为“”,必须强制离婚。

答案:1、死流徒杖笞 2、开皇律3、礼刑并用法令简约宽仁慎罚4、本用5、武德律6、唐律疏议7、大唐六典8、大中刑律统类 9、律令格式10、三省六部九寺五监 11、科举考试12、致仕 13、十恶大清律例 14、徒流15、谋反 16、内乱 17、同居有罪相为隐18、本国法律唐律 19、受财枉法监主受财枉法 20、义绝(二)单项选择题1、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A、《大业律》B、《开皇律》C、《九章律》D、《贞观律》2、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

A、《大唐六典》B、《大中刑律统类》C、《武德律》D、《贞观律》3、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律。

A、《卫禁》B、《职制》C、《户婚》D、《斗讼》4、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

A、《唐六典》B、《北周律》C、《大业律》D、《开皇律》5、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

A、三司使B、三司推事C、小三法司会审D、大三法司会审6、《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等。

A、三B、四C、五D、六7、隋朝以()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

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宣政院8、狭义上的唐律,指()。

A、《唐律疏议》B、《大中刑律统类》C、《武德律》D、《贞观律》9、《永徽律疏》的篇目共()。

A、六篇B、八篇C、十二篇D、十八篇10、《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A、具律B、刑名C、法例D、名例律11、《唐律疏议》的第十二篇的篇名为()。

A、诈伪律B、杂律C、捕亡律D、断狱律12、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

A、皇帝B、三省六部C、九寺五监D、三公九卿13、唐代官吏退休的年龄是()。

A、五十B、六十C、七十D、八十14、在“十恶”中,将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称为()。

A、谋反B、谋大逆C、不道D、大不敬15、唐宣宗时期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门。

A、120B、125C、123D、12116、“八议”中有“议宾”一项,指的是()。

A、皇帝的亲戚B、皇帝的故旧C、皇帝的客人D、前朝皇帝的后代17、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

A、《大业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武德律》18、唐律中凡是不列入其他“分则”篇的犯罪,都归于()。

A、《杂律》B、《名例律》C、《户婚律》D、《职制律》19、唐朝全国设十个监察区,监察区的名称叫()。

A、道B、州部C、路D、郡20、《开皇律》的篇章体例主要依据()。

A、《北周律》B、《北齐律》C、《北魏律》D、《晋律》答案:1、B 2、B 3、C 4、D 5、B 6、C 7、B 8、A 9、C 10、D 11、D 12、B 13、C14、D 15、D 16、D 17、C 18、A 19、A 20、B(三)多项选择题1、唐朝从积极方面规定行为准则的法律形式有。

A、律B、令C、格D、式2、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包括。

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御史台3、唐律规定承审官如与当事人有关系者,须回避。

A、借贷B、亲属C、师生D、仇隙4、唐朝财政立法主要有。

A、一条鞭法B、两税法C、租庸调法D、重法地法5、唐朝监察机关御史台下设。

A、台院B、殿院C、察院D、审刑院6、隋朝的主要立法有()。

A、新律B、开皇律C、大业律D、开皇令7、唐律把盗罪分为()。

A、窃盗B、强盗C、监守盗D、贼盗8、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以外,还规定了()免官等法律特权。

A、请B、减C、赎D、官当9、唐律规定物权取得条件有()。

A、买卖B、继承C、埋藏物的发现D、孳息物的取得10、唐朝规定告诉的形式有()。

A、自诉B、越诉C、直诉D、亲属代诉答案:1、BCD 2、ABD 3、BCD 4、BC 5、ABC 6、ABCD7、AB 8、ABCD 9、ABCD 10、ABCD(四)判断正误题1.开皇元年隋文帝为改革旧律,便制定和公布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

2、《开皇律》多采北齐,兼采北周之制,其篇目数和篇目名均与《北齐律》同。

3、《开皇律》把“毁损”删除,将“捕断”分为“捕亡”与“断狱”二篇,置于律典最后,使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所区别。

4、《开皇律》的结构和内容对唐律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是制定唐律的蓝本。

5、隋文帝即帝位后制定的的第一部法律是新律。

6、中国封建制五刑是在《开皇律》中确立起来的,为以后历代律典所沿用。

7、《贞观律》所确定的“十恶”罪名,历代律典相沿不改。

8、唐《永徽律疏》吸收魏晋南北朝隋以来的“八议”、“官当”、“听赎”,并创设“例减”,进一步完善扩大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

9、隋文帝晚年违反汉以来的“秋冬行刑”的传统制度,于六月杀人,并更立盗贼重法。

10、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当时“安民立政”的总方针有密切的联系。

11、《永徽律疏》“德礼为政教之用,刑罚为政教之本,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深刻反映了唐初“礼刑并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12、在“宽仁慎罚”立法指导思想下制定的《贞观律》,成为封建社会对同种罪处刑最轻的律典。

13、唐高祖李渊时期,因唐朝刚刚建立,来不及大规模创制律典,所以大多采用隋朝开皇时期的法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