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场地设计课件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 成都市对建筑间距的规定
• 场地设计作图题
建筑在场地中的布置
单体建筑在场地中的布置 • 1、以建筑自身为核心,布置在场地中部 • 2、建筑布置在场地边侧或一角 • 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 • 1.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
• 2.建筑与空间相互穿插
(二)建筑间距的确定
•
建筑间距是指两幢相对的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
距离。
• 1、日照间距
• 2、通风要求
• 3、防火间距
• 4、其它因素
• 3、防火间距
• 为保证发生火灾时相邻建筑的安全,防止火灾的蔓延, 建筑物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的大小主 要取决于建筑的高度、耐火等级和建筑外墙上门窗洞口等
场地设计(十)
上讲回 顾
• 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
• 在建筑布局时要考虑朝向的选择和间距的确定,应综合 考虑日照、通风和防火等方面的问题,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满足卫生、安全和经济等基本要求。
• 影响建筑间距的因素有哪些?
• 建筑间距是指两幢相对的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距 离。影响建筑间距的因素有:1、日照间距,2、通风要求, 3、防火间距,4、其它因素
• (一)单体建筑在场地中的布置
• 1、以建筑自身为核心,布置在场地中部
• 建筑安排在场地的主要位置或中央,四周留出空间布 置其他内容,形成以建筑物为核心、空间包围建筑的图底 关系。
• 特点是: • 整体秩序简明,主体突出,视觉形象好。 • 不利因素:是建筑形象单一,缺乏层次变化,与周围
关系较为单调。
• 5.2.1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 的规定, 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3 章和第4 章 的有关规定执行。
表5.2.1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6
7
9
三级
7
பைடு நூலகம்
8
10
四级
9
10
12
• 注:1 两座建筑物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 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屋面15m 范围内的外 墙为防火墙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二级、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 限不低于1.00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 3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二级,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 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7.5.3 条规定 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 4 相邻两座建筑物,当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且无外露 的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未设置防火保护措施的门窗洞 口不正对开设,且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5%时, 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25%; 5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可按 四级确定;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 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6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 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鹿特丹新卢克索剧院 ——波尔斯+威尔森
• 2、建筑布置在场地边侧或一角
• 建筑布置在场地边侧或一角,能使剩余用地相对集中, 便于安排场地内应布置的其它内容, 节约用地。
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
• 场地总体布局中的建筑群体:
• 1、一个场地上同时安排若干建筑物。建筑群由数栋功能 相关的单体组成;
•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 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 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 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 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 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 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上讲回 顾
日照间距和日照间距系数的概念? • 日照间距:前后两列建筑物之间为保证后排建筑物在规定
时日获得必需日照量而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为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系数L。L=D/H
问题?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适用范 围及具体内容?
• 单体建筑、群体建筑在场地中布置的几种形式? • 居住建筑的群体组合
情况。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 5.1.2 建筑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 (1)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 全,制定本规范。
•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 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5 厂房; 6 仓库; 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9 可燃材料堆场; 10 城市交通隧道。
• (3)车库的防火间距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 4、影响建筑间距的其它因素
•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第2.3.6条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 (2)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 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 其裙房: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 服务网点的住宅); 1.0.3.2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 1.0.4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 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 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