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
诗文赏析
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青溪驿连夜出 发驶向三峡的情形,表达了依依惜别 的无限情思。
诗文赏析
全诗仅28个字,语言自然流畅,构 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丽。构思 精巧,不着痕迹,造成空间迅速转 换之感,使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 传达了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 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文探究
《峨眉山月歌》是怎样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课 外 古 诗
肆叁
. 夜 上 受 降 城 闻 笛
. 行 军 九 日 思 长 安 故
园
贰壹
.
.
江峨
南眉
逢山
李月
龟歌
年
目 录
眉纸千 眼伞古 低朦回 垂胧首 微间杏 敛洒雨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峨
第一部分
眉 山
月
歌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生 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 祖籍为甘肃天水。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 《将进酒》 《蜀道难》 等。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江南,这里 指湖南一带。杜甫和李龟年重逢是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李龟年, 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 和同样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 前”频繁相见和唱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江 南
第二部分 逢
李 龟 年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 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 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显 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 史”。有《杜工部集》传世。代表作有“三 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等。
《江南逢李龟年》
1.诗中表明杜甫和李龟年早有交情的诗句是__岐__王__宅__里_寻__常__见______, __崔__九__堂__前_几__度__闻______。 2.诗中描绘杜甫和李龟年重逢,因漂泊异地,感慨万千的诗句是 __正__是__江__南__好_风__景______,落_花__时__节_又__逢__君__________。 3.诗中含蓄地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国家的兴衰融合起来的诗句是 __正__是__江__南__好_风__景______,落_花__时__节_又__逢__君__________。
诗文赏析
前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 后两句写现在之衰,抒发了无穷感慨。 诗歌言简意丰,世境的离乱,年华的 盛衰,人情的离散,彼此的凄凉流落, 都浓缩其中。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 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 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感叹以及对彼此 现状的悲叹。
《峨眉山月歌》
诗词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巅悬挂着半圆的秋月, 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 水之中。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 奔三峡,想念你却难以相见,恋恋不 舍地去向渝州。
诗文赏析
一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 映平羌江的美景,点出了远游的时令— —秋天。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 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入”和“流” 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 流去,陪伴诗人远行。山、月、江水等 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 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诗文解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④又逢君。 (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的时候,(想不到)在这落花的时节 又与您相逢。
④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诗文赏析
一 、二句写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 寄寓对开元初年鼎盛的怀念。“岐 王宅 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 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勾起了诗人对大唐 “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寻常:经常;几度: 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 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峨(é)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李白在二十几岁时离开 故乡,四处游历。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诗歌解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①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半轮,半 边,半个。 ②影:月影。 ③平羌(qiāng):即青衣江,大渡河的 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④发:出发。 ⑤清溪:即青溪驿,在今四川键(qián) 为峨眉山附近。 ⑥下:往,到·…去。通常指由西往 东,由北往南,由上游往下游。 ⑦渝(yú)州:今重庆一带。
诗文赏析
三、四句写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在江南重逢李 龟年的事,蕴含着诗人对彼此现状的感慨。两人在 漂泊颠沛中重逢,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 憔悴的老人,成了一幅时代沧桑的典型图画。它无 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寄予 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落花”这一意象,既寄托 了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诗歌解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文解读
岐王①宅里寻常②见,崔九③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能见到您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多次听到您的歌声。
①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②寻常:经常。 ③崔九:指殿中监崔涤(dí),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__月__影____。这句话既有明 写又有暗写,明写____月__映__江_水__的__美__景____,暗写 ___秋__夜_行__船__之__事____。 2.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当时是从___清__溪_驿___出发,沿着 ___渝__州___ 行进,路过___三__峡___, 到__平__羌__江__去的。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 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尽了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主旨归纳
全诗通过对月的描写和峨眉山、平羌江、 清溪、三峡、渝州等五个地名的连用, 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出诗 人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及对友人的无 尽思念之情。
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