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8-06-25T16:55:59.1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作者:吴力军郭渊[导读] 摘要:随着生产生活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的稳定和安全,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配电网的运行稳定。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随着生产生活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的稳定和安全,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配电网的运行稳定。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线路故障;解决措施社会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对保证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输电线路自身结构、所处环境等比较复杂,导致其极易发生故障,便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1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1.1人为因素
第一;操作失误。

相关工作员安全意识薄弱,不能遵从制度,轮班不明或接替不明等,导致误操作;在使用命令时,当工作烦琐,任务又比较重要时的调度命令就容易出现意外情况,人在做重复而又烦琐的工作时最容易造成错误;在与实地进行考察的过程里,因为现场消息不通或者轮班没有对相关工作交代清晰就上岗是非常容易出错。

第二;误送电和延误送电。

由于未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管理规章,工作范围与工作流程不明,所形成的误送电;有多个工作队在进行线路工程时,工程完结但没有写好工程汇报,工程终结立即运行以及客户在未允许调度之前就在客户专线上运作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工作人员命令意识薄弱。

只要命令意思薄弱其他问题就接踵而来,做任何事心态是最重要的。

首先是专业和心理素质不足,对体制运作情况不够了解,尤其是突发事件之中,不了解工序,延误了对主要客户送电。

1.2线路网络结构不合理因素
配电网建设的不断扩张,配电网线路负荷的不断加大,使得线路不能及时有效的调整,这一般表现在导线线径,尤其是一些线路的首端线径小而造成有电也输送不出的状况,甚至出现线路引线熔断现象。

另外,一些分支线所挂的配电变压器数量达到十多台,使得负荷容量大,这样经常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支线过负荷,而引起停电断电等故障;一些线路过长,但又缺少必要的分支,这样就导致了线路损耗的加大、线路末端电压降低的状况,进而对供电电压质量造成影响。

1.3风灾因素引发的故障分析
结合现阶段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实际应用状况,可知线路的运行环境复杂,在各种复杂的地形条件使用中容易引发各类故障。

加上某些线路位于交通干线附件,给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工作带来了潜在地威胁。

其中,风灾因素的客观存在,容易造成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

具体表现在:首先,输电线路使用中遇到较大的风力时,风载荷的存在将会导致线路舞动现象的出现,间接地降低了输电线路的服务功能,加大了风偏闪络问题产生的几率;其次,受到强大风载荷的影响,给长期使用的输电线路电杆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往往会造成电杆失衡现象的出现,导致电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发生倒塌;最后,某些输电线路使用中由于受到树木枝叶的影响,在一定强度风载荷的作用下,可能会造成接地故障或者线路短路故障的发生,给输电线路的正常使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加强对电力线路故障对策防范 2.1线路风偏放电故障的防范
在增强输电线路运行稳定性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线路风偏放电故障的有效防范,优化输电线路的服务功能。

具体的防范要点包括:首先,在专业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对输电线路工作的不同区域风力状况进行必要地分析,确定风偏参数,制定出可靠的风偏设计标准;其次,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整合分析,计算出输电线路工作区域的实际风压系数、风力大小等,增强输电线路安全系数设置的有效性;最后,落实输电线路线塔距离检查工作,有效地设置装重锤,降低线路故障发生率。

2.2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智能电网自我故障监测
伴随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其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

智能配电系统,是将当前配电系统搭载网络计算机,联通监控监控,实现配电系统智能线上监控,即智能化电力线路故障监测。

通过智能系统,可对10kV电力线路进行远程故障监控,数据采集、模拟处理、故障警告以及配电线路调整等等。

实际而言,智能化配电系统在功能上既能电网系统提供配电线路运行数据,也能监测运行配电线路进行自我调整,预防10kV电力线路故障的发生。

即使在电力线路故障发生后,智能化配电网络系统,也能通过内部数据分析,将配电故障位置发送至中央控制点,并由中央控制点发送至配电线路维护人员,让其及时维修配电线路,保证线路通畅。

智能配电网将使配电网改变配电线路传统供方模式,并逐渐向多方参与、配电线路智能化自动化转变。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将产生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3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沿路巡查
为了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就需要对线路加强检查维护。

首先要检查接户线线间的距离与建筑物、地面等交叉跨越的距离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线路是否出现了老化腐蚀现象。

其次是要检查线路的支持物是否稳固,支持物有没有出现破损、锈蚀现象。

第三是要对线路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例如周围要是存在着爆破工程,还要检查爆破工程是否具有规范的爆破申请手续,以及其爆破安全措施是否合适。

2.4排除线路过载故障
线路超负荷工作所导致的故障较为常见,一旦出现故障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安全故障,严重时会造成整个供电系统的瘫痪。

因此配电线路维护人员应当在选择电线时就充分地考虑到供电范围,时刻观察电流是否超过电线的安全载流量,从而对电流及电线的发热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除此之外,电力施工人员在进行电力施工时要严格地按照国家相关的电力标准进行施工,从而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5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参加电网工作的培训,并严格考核,获取证书后方能上岗作业,员工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组织纪律和自我学习能力。

企业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学习电力业务能力及电力法律法规,并可以安排出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力度。

结束语:在电力系统中务必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稳定安全运行为首要任务。

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自以为是、过于武断,对于一切想当然的想法都要制止。

因为自己本身的一个小小的决定错误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作为一个合格的调度指挥员,要时刻遵守管理制度,熟悉操作方法杜绝一切失误的可能,时刻牢记身后维系着万家安全,一个失误可能有千百万人跟着受害,白白造成了国家经济上更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江华,王旭丽,张晓辉,马文东,牛丽丽等.浅谈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导刊,2015(10):147-149.
[2]黄宗平,牛小会,马文生,郝学余,李靖宇,王冬冬等.如何提高当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中国新产品新技术,2010(10):113-114.
[3]钟兰瑛,马晓蓉,李宗行,王慧宇,张晓军.解析配电线路雷击跳闸问题与防治措施[J].电力技术导刊,2016(12):116-118.
[4]吴小军,张蓝心,王霞雯,张目盛,李宗玉等,综述对电力线路的危害及砍剪树木注意事项[J].中国新产品新技术,2014(14):64-67.
[5]张建华,罗华生,马文丽,张木兰,李宏宇等,解析分析电力线路跨越建设中的隐患和防范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97-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