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范文 模仿也是一种进步

初中作文范文 模仿也是一种进步

模仿也是一种进步
由"东施效孽"和"邯郸学步"想到的
一说起模仿,有人就会援引"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例子,把模仿贬得一无是处。

但这些人恰好忘记了"胡服骑射"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进步。

创造的辉煌常使人赞叹不已,而模仿和借鉴却为一些人所不齿,他们说:"为什么要模份别人,借鉴别人呢?要干就要拿出自己的一套来!"这话听起来很豪壮,殊不知,如果没有东施效颦的勇气,没有邯郸学步的追求,连摹仿也没有,更谈不上借鉴,而离开了模仿和借鉴,又何来创造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没过多久,仿制出的喷气式战鹰就巡航在祖国蓝天。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短短几年就走完了其它航空大国几十年的发展路程,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已相差无几。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量事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高起点上引进关键技术设备,是发展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快而省的捷径,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

当然,只知道一味地模仿是不行的。

齐白石老先生那句名言是很发人深省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没有自己的东西,你将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始终无法赶上别人,更不用说超越了。

借鉴可以说是从模仿通向创造的桥梁。

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结合自己的实情做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

这就比单纯模仿要高明-步了。

有人说香港人比内地人聪明,我看不然,只是他们更善于借鉴罢了。

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内地一些厂商马上依样画葫芦,尽管产品几可乱真,但终有假冒伪劣之嫌,簦不得大雅之堂,更不用说与人竞争了。

香港人则不然,先来一番解剖,再看看可改进之处,使之更加完喜。

当改进后的产品问世的时候,已不是先前的翻板,而是一副可以抢占市场的全新面孔了。

翻翻日本人的发家史就可以知道,日本人就是从模仿开始,不断吸收借鉴,才最终走上创造之路的。

一个民族,如果只满足于模仿、借签而不思创造,将永远落在时代的后面。

我们今天的模仿和借鉴,正是为了明天的创造。

首钢人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惜下大本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不断加以改进、创新,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工艺。

今天,连美国人也来购买首钢人的技术专利了,如果人们都能像首钢人那样处理好模仿、措鉴和创造的关系,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借鉴、创新上来,那明天的中国该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创造是没有终极的。

每一个创造,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他人模仿、借鉴的对象,成为新的创造的起点。

人类的文明像一座宏伟的永不合竣工的大厦,每一次创造,都使这座大厦加高了一层。

我们的祖先,曾为建筑这座大厦添砖加瓦,留下了辉煌的业绩,今天和明天的中国人又该如何呢?
写好作文有哪些方法
一、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1、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

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2、留心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特征。

正如[***被屏蔽词语]指出的:“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

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

”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使他们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

3、注重阅读,丰富间接生活积累。

生活的直接积累对写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但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参与、直接体验。

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大量的知识要从书本中来获得。

同时,使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只要大量阅读,善于积累,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认识。

二、分析题意,提炼素材
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好文章。

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仍然也写不出好文章。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

1、审明题意,选取材料。

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材料前,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体裁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我们有些学生往往不舍得割舍材料,有用没用一起上,这样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

所以,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主题。

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课文题目,培养审题技能以外,还可采用一些具体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

如,让学生把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浓缩为一句简短的文字,即提炼出“主题句”。

采用这种浓缩法,对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要选取典型材料,即那些反映事物本质,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材料。

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2、立意要深刻,创意要新颖。

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需要通过材料烘托主题。

因此,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地,即立意要深刻。

其次,在立意深刻的基础上,还要看作者的创意是否新颖,即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见解,
所抒发的感受,不落俗套,否则人云亦云,则没有新意。

因此,在写作训练中,应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这样就会抓住读者,给人一种新鲜醒目的感觉。

要做到创意新颖,关键是写作的角度要新。

因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人物千姿百态,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人物或同一景物,只要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面。

因此,角度新也就是立意要新,观点要新,构思要新。

三、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文能力一般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

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

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讲提纲,可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如,可采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

否则七嘴八舌,前后无序,虽训练了说的能力,却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2、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书面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应首先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和记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有益于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有效地解决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的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写真事、说实话的好文风,以及快速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

因此,它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

其次,可进行模仿性写作练习。

因为我们的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在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法、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题。

如,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可让学生模仿其笔法,写一些抒情性文章《烛火赞》、《粉笔赞》、《雪》等等。

如学习了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模仿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或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后,写成说明文。

像这样类型的写作训练,既结合了教材、范文,又可跳出教材范文的框框,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所学的文体能做到较好的掌握和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