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空间设计PPT课件
交通空间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如走道、走廊等)、垂直交 通空间设施(如楼梯、电梯、坡道等)及枢纽空间(如门 厅、过厅以及门厅、过厅与楼电梯组合的枢纽)等。
.
9
交通系统中的面要素:门厅
交通系统中的点要素:楼、电梯间
.
10
交通系统中的线要素:走道
.
11
4.2.2.3 交通空间
① 交通空间中的点要素——垂直交通
12
4.2.2.3 交通空间
垂直交通部分
位置 数量 形态
设计要求 主要可 控变量
.
基本功能要求 结构构造要求 防火要求 无障碍设计要求 空间艺术要求
13
4.2.2.3 交通空间
1. 基本功能要求 楼梯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人和搬运家具的正常通行和紧急疏散的要求,
因此要求楼梯通行顺畅,行走舒适。楼梯的数量、位置、单个梯段的宽 度以及整个建筑物中楼梯的总宽度都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辅助流线 它是人与物的结合。如餐馆中的食物供应流线,火车站中 的行包流线,医院中的器械药品供应线等。
根据具体情况,内部流线与辅助流线有时是可以合二为一 的。
.
6
.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8
4.2.2.3 交通空间
3. 交通空间的三种要素
从直观的角度看,一个完备的交通系统包含着各种形态的 交通要素,如具有“点”特征的楼梯(电梯)间,具有 “线”特征的走道,具有“面”特征的入口枢纽空间等。
.
23
4.2.2.3 交通空间
封闭楼梯间适用建筑物及条件为:
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超过三层的地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高层建筑裙房,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 建筑;
防烟楼梯间适用建筑物及条件为:
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高层车库以及塔式高 层住宅(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
成竖向井筒,产生烟囱效应,因此,楼梯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要求。对楼梯间的形式、楼梯间距、通行宽度、楼梯间墙体材料的耐
.
14
4.2.2.3 交通空间
4. 在某些建筑的楼梯设计中,除了考虑正常的使用人群外,
还要考虑到特殊使用对象如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要求,在 楼梯踏步尺度、踏面材料、栏杆扶手等设计时要满足无障碍 设计的要求。
a) 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由墙柱围合限定,在通向走廊的出口处设 有能够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乙级防火门)。
a) 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封闭楼梯间的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专 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以排除烟雾,从而确保楼梯间的防火 安全。
.
22
(a)非封闭楼梯间;(b)封闭楼梯间; (c)、(d)防烟楼梯间
动线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
公共流线 它是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活动路线,具有开放性。如车站中
的旅客流线,展览馆中的参观流线等。公共流线具有方 向性多、流量大、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因而是公共建筑 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5
4.2.2.3 交通空间
内部流线 它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即通常只允许在建筑内日 常工作的人员通行。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楼梯,坡道,走廊,门 厅,过厅等等。
.
3
4.2.2.3 交通空间
1. 交通联系 部分的设 计要求
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 流线简单明确,不曲折迂回 能对人流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 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重视安全防火问题 紧急情况下利于疏散
.
4
4.2.2.3 交通空间
2. 动线的分类
在本质上,交通空间设计,或者说交通流线组织反映了建筑 中的人和物的活动和移动路线,称为建筑中的动线。
1. 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
2. 动线的分类
3. 交通空间的三种要素
① 垂直交通
② 水平交通
③ 交通枢纽
4.2.2.4 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
.
2
4.2.2.3 交通空间
空间的使用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主要使用 部分与次要使用部分之间;辅助部分与辅助 部分之间;楼上与楼下之间;室内与室外之 间,都离不开交通联系部分。
5. 空间艺术要求 楼梯除了要满足上述的各项要求外,还要满足造型美观的要 求,因为楼梯是建筑空间和造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公共建 筑的主要楼梯,其梯段形式、栏杆扶手样式及装修的好坏直
除此之外,楼梯还应满足施工和经济等要求,尽量做到降低 造价,缩短工期。
.
15
4.2.2.3 交通空间
楼梯的类型
① 按使用功能分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2014级环境设计专业
.
1
第四章 建筑方案设计原理与方法
4.2 建筑平面图设计
4.2.1立体空间的平面化表达
4.2.2平面秩序的建立
4.2.2.1功能模型与动线分析
I.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II. 公共建筑的动线分析
4.2.2.2转译的两种典型途径
4.2.2.3交通空间
2. 结构构造方面的要求 楼梯属受力构件,除承受自重外,还担负各种使用活荷载,因此,
它要经过严格的结构设计,以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结构要求。在 地震区,楼梯又是建筑震害较为严重的部位之一,在设计中应尽量选择 有利于抗震的楼梯间位置,在结构和构造上具有一定的加强措施,以保 证抗震安全。
3. 防火要求 楼梯是人流疏散的主要通道,同时在建筑遭受火灾时,楼梯又会形
.
17
主要楼梯
.
18
.
19
② 按楼梯的平面形式 分类
a) 单跑楼梯 b) 双跑楼梯 c) 三跑及多跑楼梯 d) 其他形式楼梯
如剪刀楼梯,交 叉楼梯等
.
20
③ 按楼梯的受力方式 分类
a) 板式楼梯
b) 梁板式楼梯
c) 悬挑式楼梯
d) 悬挂式楼梯
.
21
4.2.2.3 交通空间
楼梯间的类型
a) 非封闭楼梯间 非封闭楼梯间是指由柱子或墙体限定,其通向走廊的出口是 开敞的楼梯间形式。
a) 主要楼梯 它是联系建筑的主要使用空间,供主要人流交通疏散使用的
楼梯,常常使用在出入口附近或直接放在门厅内。
b) 辅助楼梯 它是考虑次要使用空间的联系或疏散要求设置的楼梯,
常常设在建筑次要入口或建筑转角处。
c) 消防楼梯 为紧急疏散设置的楼梯,一般设在建筑的端部,常常
.
16
(a)主要楼梯;(b)、(c)辅助楼梯;(d)消防楼梯
楼梯间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基本手段,对它的设计往往要以 平面的因素为依据,大致包括形态、位置和数量三种变量。
楼梯与建筑中的其他空间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楼 梯具有两种使用状态:
一是正常使用状态 二是在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下的紧急使用状态。 前者是满足“联系”的要求,后者是满足“安全疏散”的要
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