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职责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衔接工作制度
1、安置帮教办公室收到《刑满开释人员通知书》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应当在一周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乡镇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站)。
2、中心司法所接到通知后,应当在三日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所在村安置帮教小组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并动员家属尽可能亲自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必要时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可与家属随同前往。
3、中心司法所在刑释解教人员“回来”后五日内,应详细把握其服刑在教期间的情形,记录在案,并与村、组填表归档、签订安置帮教工作责任书。
4、协助和督促刑释解教人员在一周内到原户籍所在地办理入户手续。
5、刑释解教人员“回来”后应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到入户,如果不报到入户时刻超过二十日的,应在耐心动员的同时,必须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二、帮教对象登记建档工作制度
1、县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收到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后应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并在五日内将通知书发到中心的安置帮教工作站。
2、中心安置帮教工作站从接收刑释解教人员之日起三日内,应摸清其服刑在教期间的表现情形,同时填写本人差不多情形登记表。
3、建档要求:一人一档。
档案要紧内容有:a通知书b本人差不多情形登记表c回访、谈话记录d跟踪考察表e安置帮教工作责任书
三、谈心谈话记录制度
1、安置帮教小组(村)每季度找刑释解教人员谈心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转变,生产劳动及生活等情形,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教工作。
2、中心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每季度要与村安置帮教小组一起召开一次有关刑释解教人员座谈会,了解他们开释后的情形,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四、政治法律学习制度
1、建立政治学习制度。
村安置帮教小组每月许多于半天,认真组织两劳开释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时事政治以及涉及安置帮教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规章,持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加大对两劳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每月许多于半天,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防止和杜绝重新犯罪。
3、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使他们把握一、两门有用技术,为其就业制造条件。
五、安置帮教目标治理制度
1、通过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使刑释解教人员逐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改好率达到95%。
2、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主动因素,进一步加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安置,使他们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安置率达到90%。
3、通过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重新犯罪率操纵在30%以下。
六、家访回访制度
中心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季度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家访,村安置帮教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家访关于重点人员随时进行家访,并认真做好记录。
家访回访的内容和任务:a了解把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状况b听取他们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c尽力关心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对重要咨询题的处理情形和重点人员的监控情形进行回访,并做好记录,以使汇总上报。
七、帮教治理制度
1、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道德观。
2、普遍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
3、组织帮教与家庭帮教相结合。
4、正面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帮中教、教中帮,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
5、个别谈心与集体对话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及稳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