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
一、流行性感冒的定义: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
流行性感冒:流行、传播
共同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不同点:流行性感冒病毒,甲乙丙三型,主要是甲型:
甲1型(H1N1,1957、2009大流行)
甲2型(H2N2,1968大流行)
甲3型(H3N2,1977大流行)
二、流行性感冒的特点
1、流行范围广,传播能力强:每年平均有1/10的成人和1/3的儿童感染流感 最严重一次流感:1918-1919年,历时1年多,全球累计7亿多人,2000多万人死亡,欧洲几乎城市瘫痪、生产停顿、学校停课,影响正常生产生活。
我国流感形势与全球一致,形势严峻:2005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09年甲流
2、周期性传播:3-4年小流行,10-15年大流行(主要是甲型)
3、病毒抗原性变异快,人群普遍易感
4、人-人,动物-人传播
三、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谈话、咳嗽、喷嚏)、餐饮用具、玩具
(一)控制
1、个人卫生:洗手、口罩、饮食: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30分钟可以灭活,在0-4℃可存活数周,-70℃可存活数年。
2、隔离病人
3、远离人流密集场所
4、一般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正规医院就诊,正确服药(老年人不宜扛病)(二)预防
1、吃:富含维生素C\E、B族维生素的食物,大蒜
2、穿:“春捂秋冻”,冷暖适宜
3、住:室内常通风、保持一定湿度
4、注射疫苗,注射一次半年-1年有效,注射最佳时间为流感高峰前1-2个月(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常锻炼、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