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分类和原则二、胃肠道毒性l 粘膜炎——抗真菌治疗(念珠菌很常见)l 坏死性肠炎(绝大多数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万古霉素(125mg,4次/天,10-14天)三、皮肤反应药物外渗——皮肤坏死——糖皮质激素局部侵润注射,冰袋包扎,4 -5次/日,3天全身过敏反应(尤其是泰素):地塞米松 20mg,PO或IV,治疗前14h和7h苯海拉明 50mg,IV,治疗前30分钟雷尼替丁 50mg,治疗前30分钟西米替丁 300mg,治疗前30分钟四、肝脏毒性——不常见五、间质性肺炎——阿霉素、烷化剂和亚硝基脲剂量的计算(体表面积计算的剂量较体重更佳)Mostellar公式(m2)=wt×ht/3600 (wt:以kg计算的体重;ht:以cm计算的身高)以mg/kg表示的剂量×40=以mg/m2的剂量常见化疗药物用药注意事项一.烷化剂:CTX:1.在室温中稳定,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
水溶液不稳定,故应在溶解后短期内应用。
2.可由脱氢酶转变为羧磷酸酰胺而失活,或以丙醛形式排出,导致泌尿系统毒性,故应用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大剂量用时得配合美司钠解毒。
IFO:1.一般用盐水配伍,因代谢产物对泌尿系统有毒性,轻者可表现为血肌酐升高,高剂量可导致肾小管坏死,故必须用尿路保护剂美司钠解毒。
2.用法及用量:美司钠与IFO的代谢产物结合,因而避免了膀胱炎的发生。
其静脉注射排出较慢,所以每4小时给药一次。
其剂量是IFO总剂量的60%。
于IFO静滴的0、4、8小时静推。
3.神经毒性:肾功能不全和既往用过DDP的患者可有神经毒性,是由于IFO的代谢产物氯乙醛引起的。
病人表现为昏睡、意识不清,常在药物治疗期间内或停药后短期内出现。
故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及麻醉药物同时应用。
二.抗代谢药:5-FU:1.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合成。
2.一般用糖水配伍。
3.由肝脏代谢分解,经肾脏及呼吸道排出,在治疗前后应监测肝肾功能;监测尿量,成人每天1500ml以上,以免蓄积毒性发生。
4.5-FU不能与草酸铂同时用,因为草酸铂与碱性溶液存在配伍禁忌,也不能通过一条静脉给药。
健泽:1.一般用盐水溶解,已配置的溶液在室温下可稳定24小时。
2.用100ml或250ml的溶液30分钟或40分钟滴完。
延长药物滴注时间和增加用药频率可增加药物毒性。
3.GEM和DDP联用时,应先用GEM,再用DDP。
如果在DDP后应用GE M可加重骨髓抑制。
三.抗肿瘤抗生素:PYM:1.对鳞癌有较好疗效,而肺毒性较低。
2.与博来霉素成分相近,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纤维变的机会较小。
ADM:1.其代谢产物配氧糖基与心脏毒性有关。
目前认为总剂量不宜超过450mg/㎡。
2.辅酶Q10、维生素C、E等由于可清除自由基,可降低心脏毒性。
3.防止外渗,外渗可致组织溃疡、坏死,最好中心静脉给药。
化疗时应进行心脏监护,应告诉患者尿液可变成红色。
EPI:1.和ADM相似,但代谢产物配氧糖基产生少,心脏毒性小。
四.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VCR:1.盐水或糖水配伍均可。
2.仅用于静脉注射,渗出后可导致局部坏死;防止药物溅入眼睛;使用时要避光。
注意观察有无便秘、腹胀等肠梗阻迹象。
3.对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较大而周围神经系统毒性大。
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
注射局部有刺激作用,不能外漏。
NVB(盖诺、长春瑞滨、诺维本):1.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
2.必须溶于生理盐水。
于短时间内即15-20分钟内静脉滴注,用生理盐水100ml+激素5mg前后冲管。
对静脉有刺激性,宜用中心静脉注入,避免外渗。
也可用利多卡因50mg在NVB输注前后进行冲洗,减少血管刺激。
3.骨髓抑制较明显,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多在7天内恢复。
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腱反射减低(约25%)及便秘(17%-40%)。
羟喜树碱:(HCPT)1.作用机制为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
2.一般用盐水配伍。
应缓慢注射,滴速快可引起心律失常。
用药期间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减轻膀胱刺激性。
3.主要对肝癌、大肠癌、肺癌和白血病有效。
PTX (紫杉醇):1.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对头颈癌、食管癌、胃癌等有效。
2.盐水、糖水溶解均可。
和DDP联用时先用PTX,可减轻骨髓抑制;与ADM联用时,先用ADM,后用PTX,可降低黏膜炎发生率。
PT X滴完3小时后用ADM,500ml液体不少于3小时。
3.必须用玻璃瓶来配,不能用塑料瓶和塑料管,否则紫杉醇有效成分会吸附在塑料瓶壁,降低效价。
4.为预防过敏反应,在PTX用药前12小时和6小时分别口服地塞米松10mg,在静脉滴注前30分钟口服或肌内注射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300mg。
5.给药期间尤其输注开始的15分钟内应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五.其他抗肿瘤药几辅助治疗药:DTIC(达卡巴嗪、氮烯咪胺):1.主要用于霍奇金病、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肉瘤。
2.为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可用5%葡萄糖液25ml稀释后快速静脉注射。
联合用药时,每次200 mg/㎡,静脉点滴30-60分钟,连用5天,3周重复一次。
DDP:1.一般用生理盐水溶,500 ml需两小时内滴完。
必须根据DDP的剂量进行水化利尿,记出入量。
2.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肾脏毒性、骨髓抑制及听神经毒性,注意患者有无耳鸣,并及时停药观察。
L-OHP、OXA(草酸铂、艾恒):1.不与氯化和物同用,在其输液前后应输葡萄糖溶液。
250 ml-500m l5%GS溶液要输注2-6小时。
2.严禁用冷水洗漱和进冷食;禁止与碱性溶液配伍输注;在配置药液及输注时应避免接触铝制品。
3.对大肠癌、卵巢癌有较好疗效,对胃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肿瘤有一定疗效。
对5-FU治疗无效的大肠癌病人,对铂耐药者仍有效。
去甲斑蝥素:1.对肝癌、食管癌等细胞株的形态、增值有破坏或抑制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合成。
对骨髓细胞无抑制作用,并能升高白细胞。
2.可用于联合化疗,与其他化疗药物联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化疗临床需注意细节总结1 化疗药物的配伍1.1 必须用糖水配伍的:L-OHP、CBP、THP。
(CBP和L-OHP据说在盐水中不稳定,可以变成cddp,所以必须用糖)1.2 一般用糖水配伍的:EPI、5-FU、CF (EPI我看书时好象EPI在生理盐水里更稳定,但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总说盐水里难溶解,一般还是在糖水里用,有人能给个解释吗)1.3 必须用盐水配伍的:VM-26、DDP(在盐水中稳定,有提倡用高盐配的)1.4 一般用盐水配伍的:VP-16、CTX、IFO、DTIC、HCPT、Gemzar 1.5 盐水或糖水配伍的:ACNU、VCR、VDS、BLM、Taxol、Docetaxel 顺铂用NS而不用GS并不是难溶或者不稳定。
如果细胞外Cl离子浓度偏低,会有一部分顺铂分子的Cl代谢发生在细胞外,荷有氧自由基的顺铂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内,进而形成二聚体,从而造成脏器损害,尤其是代谢其的肾脏,因此最好是高氯环境,即3%的NaCL溶液配伍顺铂。
L-OHP与盐水可以形成沉淀,使L-OHP迅速分解,所以必须用糖!2 预处理2.1 紫杉醇类:如特素,泰素,安泰素等。
目的为抗过敏处理。
2.1.1 化疗前12小时口服10mg地塞米松(国产地米一般为0.75mg,所以一般口服13片,即9.75mg),化疗前再用10mg地米静脉冲入,然后静滴400mg西米替丁,紫杉醇半小时前还需苯海拉明20mg,im。
为防止过敏反应,在给药12小时和6小时前服用DXM20mg,给药前30 -60分钟苯海拉明 50mg 口服及西米替丁300mg iv2.1.2 紫杉醇类:如特素,泰素,安泰素等的脱敏处理至关重要,对于预处理我们常这样做:地塞米松 10mg iv泰胃美 0.2 iv凯特瑞 3mg iv苯海拉明 10mg im (PTX输入前半小时给)2.1.3 泰素(紫杉醇)必须用玻璃瓶来配,不能用塑料瓶,否则紫杉有效成分会吸附在塑料瓶壁,降低效价。
2.2 多西紫杉醇:如泰索帝,紫杉特尔,艾素。
目的为预防液体储留综合征。
于TXT药前1天开始使用,连用3天(地塞米松,8mg,口服,q12h)2.3 提到NVB这一类,我们是用利多卡因50mg在NVB输注前后对血管进行冲洗,减少血管刺激2.4 CPT-11如果第一次出现腹泻,第二次化疗前预先给予阿托品皮下注射0.25mg。
年轻一点的病人可以第一次就预先给予阿托品。
伊立替康,CPT-11:易出现乙酰胆碱综合征,需用阿托品0.25mg,皮下注射;延迟性腹泻,需用洛派钉胺(易蒙停),且用法为首剂4mg,以后2 mg,每2小时一次,直至末次水样便停止后继续12小时,但最长不超过48小时.我们这里的习惯,在第一次CPT就打阿托品。
其发生腹泻后会很危险。
最大量用过360mg/天。
2.5 长春瑞宾,NVB:应快速滴完,10~15min,滴完后再用NS 20ml+DXM 5mg静推,减轻血管刺激。
2.6 异环磷酰胺,IFO:需用美施钠,用量为IFO的60%,于IFO静滴的0,4,8小时静推.2.7一个一般状况很好的病人,住院后接受检查过程中本是没有必要输液的,当然免疫支持除外,在这种状况下若不给些药物有些病人会感觉对其不是很关注,我们的处理办法是给予高糖加胰岛素输上几天,原因是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进入细胞, 这样对于化疗有增敏作用,当然具体效果很难说。
化疗前我常常给病人半量激化液和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似乎病人更好耐受化疗,没有统计。
3 化疗药物顺序MTX后6h再用5-Fu疗效好、毒性低;CBP后4h后用GEM疗效更好;DDP、GEM联合用药,GEM安排在d1、8,DDP放在d8,副反应少;PTX、DDP联合用药,先用PTX,后用DDP,否则骨髓抑制加重;PTX、ADM联合用药,先用ADM,后用PTX,可降低粘膜炎发生率。
P TX、ADM 间隔4-24小时。
VCR 后8h再用CTX、BLM、MTX;先用5-Fu、VP-16或VM-26、紫杉类,后用DDP均可增加疗效,反之则减效。
CPT-11和VP-16协同效应的机制为: CPT-11可以增加细胞内拓扑异构酶2mRNA的含量,导致肿瘤细胞内拓扑异构酶2过度表达,使用拓扑异构酶2抑制剂(VP-16)的细胞毒性增强,因此临床上要求CPT-11的使用先于VP-16,两者若同时使用则表现为拮抗效应。
根据化疗药物的细胞动力学原理来安排的,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序贯化疗对生长比率较小、增值较慢的肿瘤,先用大剂量有效的CCNSA,大量杀灭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总数减少后,驱动更多的G0期细胞进入增值周期,继而选用CCSA以杀伤重新进入增值周期的细胞,重复治疗则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