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论文高一

生物论文高一

现代生物技术一、序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在21世纪现代生物技术以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根据金融学家的估计这项技术可以给人们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的是现代生物技术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

举一个典例:青霉素。

青霉素的使用使人类的平均年龄增加了十几年,人类的生活因而大有改善。

从而看出现代生物技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小组决定深入调查一下现代生物技术的三大物质。

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生物论文大家能多了解一些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

二、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三大物质1、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蛋白质1)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是具有复杂化学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

它的基本结构是氨基酸。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是由数百甚至数千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

多个蛋白质可以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

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生某一定的特定功能。

而核糖体是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的参与,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16.3%,就是一个60kg的成年人体内约有蛋白质9.8kg。

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

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

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

蛋白质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

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

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

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是蛋白质的一种——白蛋白的功能。

蛋白质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

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

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

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

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

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蛋白质激素的调节蛋白质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

生长激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

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

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

蛋白质是很重要的能源物质,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3)蛋白质的现实运用保持健康所需要的蛋白质含量因人而异。

普通健康男性或女性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0.8克蛋白质。

婴幼儿、青少年、怀孕期间的妇女、伤员和运动员通常每日可能需要摄入更多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积。

一旦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血液的酸性就会提高,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钙质,结果储存在骨骼当中的钙质就被消耗了,使骨质变脆。

肾脏要排泄进食的蛋白质,当分解蛋白质时会产生大量的氮素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蛋白质摄入过少:会使代谢率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退,易患病。

蛋白质的缺乏,往往又与能量的缺乏共同存在即是热能营养不良,分为两种,一种是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称加西卡病。

另一种是“消瘦”,指蛋白质和热能摄入均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

2、现代生物技术中的糖类1)糖类的概念糖类一般指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碳水化合物分单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类。

主要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是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

它的的分子式通式为Cn(H2O)m。

2)糖类的生理功能糖类可以供给能量。

碳水化合物的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

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

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它营养物质。

而摄入单糖或双糖时,能补充热量,但不能补充其它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能构成细胞和组织。

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脑膜、细胞器膜、细胞浆以及细胞间质中。

使用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省蛋白质。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

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适宜的。

因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样机体组织将用蛋白质产热,对机体没有好处。

所以减肥病人或糖尿病患者最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于150克主食。

碳水化合物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

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碳水化合物生成抗酮体。

当人体缺乏糖类时,可分解脂类供能,同时产生酮体。

但酮体导致高酮酸血症。

所以食用糖类可以生成抗酮体,避免产生酮体导致高酮酸血症。

糖类也可以解毒。

糖类代谢可产生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体内毒素结合进而解毒碳水化合物可以加强肠道功能。

这与膳食纤维有关。

如防治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防治痔疮等。

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润滑作用。

另外它可控制细脑膜的通透性。

并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前体。

3)糖类的现实运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身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当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

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由于血糖高和血糖低对人体来说都是有害的。

为此,有关科学家为了保证人体内糖类的正常供应,对低血糖人群提供含有浓缩糖的含片和糖果。

开发出浓缩糖技术,保证他们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而对高血糖患者,则用降血糖药物加以控制。

在临床上静脉滴注葡萄糖过快,也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

所以对于血糖过高的病人点滴速度不应过快,而这些也都基于一定生物技术基础上。

从而保证了人们身体的健康。

3、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脂质1)脂类的概念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也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

脂类是机体内的一类有机小分子物质,它包括范围很广,其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异,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其共同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可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的聚集体。

脂类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是细胞内各种膜的结构的重要成分(磷脂),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也是人体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植物蜡)。

2)脂类的生理功能脂质是能量储存的最佳方式。

如动物、油料种子的甘油三酯。

通过如下数据对照,可以得出结论:脂类可作为生物膜的骨架。

在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磷脂双酯层,胆固醇,蛋白质,糖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中也有它的存在。

脂类还是电与热的绝缘体。

动物的脂肪组织有保温,防机械压力等保护功能,植物的蜡质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脂类还还可以信号传递(固醇类激素);参与信号识别和免疫(糖脂);可以作为酶的激活剂(卵磷脂激活β-羟丁酸脱氢酶);还可以作为糖基载体、激素、维生素、生长因子、抗氧化剂和色素的前体。

3)脂类的现实运用正常人一般每日每人从食物中消化的脂类,其中甘油三脂占到90%以上,除此以外还有少量的磷脂、胆固醇及其酯和一些游离脂肪酸。

胆固醇是由体内储有的脂肪转化而来的,而胆固醇又能合成乳汁、皮脂以及类固醇激素,保证人们内、外分系统的正常运转。

胆固醇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但是,胆固醇过多压迫血管,使血液的径流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淤血等,严重的会导致人死亡。

面对这些现象,生物学家采用现代溶脂技术除去多余脂肪。

通过一种溶解药物,舒缓血管,溶解多余胆固醇。

面对因肥胖而造成心力衰竭的病人,科学家还采用强心剂等生物化学药物经行急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发病率,降低了死亡率,使人们的健康得以延续。

三、总结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它们共同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在论文中我们提到了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身体的具体作用和对身体的生长,身体器官的功能的影响都一一列出。

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如果缺少了这些物质,将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然而这些物质都来源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所以合理膳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唯一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家已经将着眼点放在人的身体营养健康上,科学家研发新的现代生物技术来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减轻许多人身体上的痛苦和伤害。

作为青年的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我们以后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生物》必修一高一生物论文范文杨愉欣陈珍妍撰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