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整套培训体系控制程序文件、相关文件和培训记录对照表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培训管理程序文件一、能力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评审各岗位人员现有能力,为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奠定基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集团培训需求阶段实施前,对每个过程所要求的能力和员工现有能力记录进行的评审。
3.职责3.1各部门负责人通过对本部门人员日常工作的考核及月度综合考评,发现其在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作为培训需求的输入。
3.2各单位培训主管根据各负责人提出的需求,汇总形成培训需求。
4.工作程序4.1依据《岗位职责书》,各部门负责人在每日进行的日清考评工作中,应发现本部门人员存在的工作差距,结合月度的综合考评,对于工作差距较大的,应形成培训需求,提交培训主管,作为培训需求的输入。
4.2各单位管理人员的能力记录由当日的《日清表》来体现,由其上一级领导直接评审。
各单位的日清表,可以根据各自情况自行确定格式,后附参考格式表。
4.3一线所有员工的能力记录由《OEC考核台帐》来体现,由其上一级领导直接评审,每日进行。
各单位一线员工的《OEC考核台帐》可自行确定格式,后附参考格式表。
4.4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的评审:4.4.1本集团新产生的岗位,应在培训实施前形成新的《岗位职责书》。
4.4.2本集团应在每次实施培训前,对准备培训的岗位人员的现有能力进行评审确认,并对其有关记录予以更新。
考虑更新成本的控制,当前可在每年的5-9月间更新一次。
4.5对员工当前能力的评审,应以下列方式之一或它们的组合进行:A)直接与员工面谈;B)直接与管理人员面谈;C)问卷调查;D)到被评审的目标现场直接进行观察、了解;E)相关专家利用有关技术进行能力统计。
结合我集团的现状,建议采用日清工作评价法进行,更能确切体现工作差距,从而提高人员岗位技能。
4.6对同一类岗位人员进行的能力评审,若在培训前已经评审、并被定义的资料或文件,则应借用,则该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评审可以简化或免做。
5.相关文件5.1《岗位职责书》6.培训记录6.1《日清表》(参考格式表)HRU424001F016.2《OEC考核台帐》(参考格式)HRU424001F02二、培训方式和选择准则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培训方式和选择准则的控制,确保确定的培训方式符合本集团的实际情况,进而保证培训效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培训方式确定和制定培训方式选择准则过程的控制。
3.职责培训主管负责根据培训制约排查情况,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
4.工作程序4.1培训主管根据培训需求及培训制约条件排查情况,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编制《培训方式选择表》:4.1.1举办培训的计划日期、开始的时间和地点;4.1.2设施、设备及工具A)培训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教学场地、教室标准;B)照明条件、采光要求、噪声控制、空气温湿度要求标准;C)教学用手提式电脑、拾扩音设备及对它们的技术要求标准;D)投影设备:胶片、多媒体投影机、背投屏幕、激光教学棒及对它们的技术要求标准;E)书写工具;F)教学现场饮水设施及要求标准;G)学员用的纸、笔及其他用具;H)其它必需的用品或设施设备等;4.1.3费用计划额度、支出范围、控制标准和使用时间等。
4.1.4培训(计划达到的)目标:每一课程计划达到的目标;设定的总培训目标。
4.1.5学员情况:计划培训学员的岗位、资质、特长和学历,最大招收数量等。
4.1.6培训持续的时间和(每阶段)实施的顺序要求。
4.1.7评定、评价和证书的形式:如何度量课程计划达到的目标和总目标,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面试、笔试、现场操作、验收结果等)。
证书的式样、数量、颜色及它们的标准。
4.1.8可供选择的培训方式为:4.1.8.1生产(作业)或服务现场观摩式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4.1.8.2非现场的(课堂)课程教学或案例式教学;4.1.8.3学徒(聘请师傅讲解,学员体验操作);4.1.8.4学员边工作边接受辅导(指导)或建议;4.1.8.5培训机构按教学计划提出学习要求,发放有关教材资料,由学员自行安排时间学习,培训机构进行学习结果的考核。
4.1.8.6由学员利用网络或电视手段进行学习。
4.1.8.7培训方式可选择4.1.8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4.2《培训方式选择表》编制完成后,转培训组织实施;特殊情况下由相关领导审批(如外聘顾问公司、安排到培训中心集中脱产培训等)。
5.相关文件5.1《能力差距及培训需求说明》5.2《培训制约排查表》6.培训记录6.1《培训方式选择表》HRU433001F01三、培训过程监督改进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作为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的培训过程,按要求进行管理和实施,以提供在满足组织的培训要求方面过程是有效的客观证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培训过程的四大阶段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3.职责3.1作为集团体系改进牵头部门,质量检测公司负责对整体培训管理体系进行监督、评价,提出纠偏要求或改进建议。
3.2海尔大学作为集团培训牵头部门,有权对各单位培训管理体系进行检查、纠偏,提出改进建议。
3.3根据集团市场链运行原则,集团培训工作不单独设立培训监督改善部门,由质量检测公司和海尔大学、以及各单位负责人在培训工作审核或监测过程中执行。
3.4培训管理者对上述结果进行审阅.4.工作程序4.1质量检测公司按照质量体系审核要求,对各单位培训工作进行审核,也可委托海尔大学进行审核,但对大学的审核必须由检测公司负责。
4.2海尔大学有权对各单位培训工作进行审核、纠偏,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改进。
4.3对各单位培训工作的监督形式如下:4.3.1检查培训策划结果是否可行;4.3.2检查培训支持是否到位;4.3.3检查培训考评是否按策划执行到位;4.3.4检查培训执行是否符合策划要求,包括培训形式等;4.3.5检查培训记录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
4.4培训问题纠偏: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应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的要求建议,必要时形成《纠偏通知单》,并跟踪整改情况。
4.5培训监督改进结果应按下列三种方式处置:4.5.1如遵照程序并满足规定的要求,则应更新人员的能力记录以反映这种增加的合格证明。
4.5.2如未遵照程序而满足要求,则应修改程序并更新人员的能力记录以反映这种增加的合格证明。
4.5.3如遵照程序而未满足要求,则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以改进培训过程或制定一个适当的非培训方式的解决办法。
4.5.4上述三种处置方式汇总后,应在《培训结果评价报告》中予以描述,并呈报培训管理者。
5.相关文件5.1《培训结果评价报告》6.培训记录6.1《纠偏通知单》1282201F02四、培训计划制定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需求、培训的要求和目标,确保培训目标实现。
2.适用范围适用于培训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培训课程计划的制定过程。
3.职责3.1培训主管负责编制《培训课程计划》、《培训实施决定书》,转培训实施。
3.2月度计划、年度计划需报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批。
3.3必要时有关部门参加对《培训课程计划》的评审。
4.工作程序4.1培训课题确定及培训计划制定:4.2根据集团年度方针目标及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培训主管于每年12月份制定本单位下年度的《培训课程计划》。
4.3依据年度培训计划及月度工作重点、干部考核评价等,每月底制定出下月的《培训课程计划》。
4.4培训计划经相关领导审批后,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各责任部门及培训需求部门,各单位须按此计划准备实施培训及考核。
4.5《培训课程计划》应包括或考虑、但不限于下述方面内容:4.5.1培训课目;4.5.2培训总课时;4.5.3培训概要(培训方式和内容概要);4.5.4培训预定效果(培训目标);4.5.5培训对象(接受培训人员的有关情况);4.5.6其他需要的内容。
4.6培训实施前培训主管或培训实施人员编制《培训实施决定书》。
4.7《培训实施决定书》应包括下列内容:4.7.1培训主题;4.7.2培训时间;4.7.3培训地点;4.7.4培训教师;4.7.5参加人员;4.7.6内容大纲;4.7.7培训要求;4.7.8培训监督;4.7.9资源和财务要求按《培训方式选择表》执行。
4.8用于评价培训的准则是:课堂效果评价----培训结束后,由参加培训的学员现场评价,按《培训效果调查表》实施,其评价最终得分80分(含)以上为培训有效。
4.9上述过程的结果完成后,所有培训资料交由相关人员存档,并将培训情况反馈培训教师、培训主管,便于改进、提高。
5.相关文件5.1《培训方式选择表》6.培训记录6.1《培训课程计划》HRU434001F016.2《培训效果调查表》HRU434001F026.3《培训实施决定书》HRU434001F03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及要求,按集团培训方针目标的要求,结合培训计划,依据对相关人员能力差距分析确认的培训需求,决定对人员进行培训,以解决目前存在的能力差距。
本次培训管理由全权负责。
一、培训主题:二、培训时间:三、培训地点:四、培训教师:五、参加人员:六、内容大纲:五、培训教师选择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培训教师选择和评价的控制,确保培训教师具备满足达到培训结果和目标能力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对培训教师的选择和评价过程。
3.职责3.1内外部教师资格的认定由各培训主管牵头实施。
3.2外请教师或与顾问公司合作时,由相关单位负责人与外部的培训教师或顾问公司签署《培训合同》。
4.工作程序4.1海尔大学作为人力中心下属专门负责培训的部门,负责对大学安排授课的教师的资格进行认定,依据其业绩进行等级确定,并对有关标准进行解释,海尔大学负责建立起全集团的教师人才库,并每年动态考核。
4.2各单位及部门依据内部员工所从事的专业,按附件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认定办法进行推荐,审核相应的见证性资料,对内部教师资格组织进行认定,同时建立起内部的教师人才库,实施动态考核认定,考核结果报海尔大学备案。
4.3各级获得资格认定的教师依据大学或所在单位、部门的安排,事先进行备课,制订培训大纲、培训教材,从事授课活动,并接受学员的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改进。
4.4内部教师资格认定要求:4.4.1内部教师资格:4.4.1.1内部教师必须是公司相关业务的主要骨干;4.4.1.2本岗位工作2年以上;4.4.1.3获得相关专业创新奖:海尔希望奖、海尔奖、源头奉献奖或市级以上科技奖;4.4.1.4参与的创新模式在两项以上,且模式在事业部范围内推广;4.4.1.5科级以上管理人员或集团自主管理以上班组成员;4.4.1.6获事业部级以上先进个人奖励;4.4.1.7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4.4.1.8与企业同心同德。
其中4.4.1.1,4.4.1.2,4.4.1.7,4.4.1.8四条为必备条件,4.4.1.3—4.4.1.6为选择条件,符合必备条件和任一项选择条件的,均可申报教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