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辛亥革命博物馆-Revolution-Museum--Wuhan---China
辛亥革命博物馆-Revolution-Museum--Wuhan---China
建筑外墙采用湖北产的红色砂岩,既暗示着革命的流血牺牲,又与红楼的建 筑色彩相得益彰,在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与首义文化区和武昌老 城区的整体景观相和谐。
弘扬首义精神
运用建筑 语言体现 首义精神
建筑从整体造型上抽象地概括了辛亥革命的贡献,表达 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意味。以“破土而出”的气势, 体现了求新求变、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规划结构
按照资源整合、空间渗透的空间处理 手法,以“一心、一轴、三区”的规 划结构,来整合首义南轴线空间序列,
03 构建“座拥山水、背山面水”的景观
格局,凸现首义文化的重要地位。
一心——以博物馆、纪念碑为核心,突 显首义主题。
北区(纪念广场区) 中区(博物馆新馆区)
一轴——直线形态的时间轴 三区——北区(仪式空间)
祠 工程
能。
营
起义 门
楚望 台军 械库
空间布局 ——突出首义轴线的生态性
首义南轴线中轴对称布局,空间序列自 北向南依次为蛇山、红楼、首义文化 园、景观水池、纪念广场及纪念碑、 博物馆(新馆)、纪念公园、紫阳湖。 充分利用蛇山、紫阳湖良好的自然山
03 水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进一
步恢复山水景观的自然生态特征。同 时,打开视线通廊,实现绿化景观向 城区渗透,形成了 “轴线——黄鹤 楼”、“轴线——蛇山炮台”两条景 观视廊,使整条首义南轴线更为突出。
按照《首义文化区规划设计方案》, 辛亥革命博物馆与首义南轴线规划用
01 地位于文化区首义板块内,为区域城
市轴线“首义人文主轴线”的中心。
空间布局
红楼
——突出首义轴线的纪念性
十八 星广 场
充分依托首义文化区周边相对集中的
首义历史遗迹和纪念物,深入挖掘首
义文化内涵,突出展现武昌首义的历
烈士
02 史必然性,强化首义文化区的纪念功
建给筑人形们体带犹来如视象觉征上胜的利震的撼远旗和帜精神,
上的冲击,营造庄严肃穆的纪念 氛围。
特色
空间层 次
粗中糙的表面肌理,塑
造出建筑的沧桑感和 雕塑感。
近
建筑缓坡以黑色为基 调,以浮雕、石刻为 细节表达,增强建筑 的表现层次,创造出 步移景异的观感效果。
参观流线
作品欣赏 谢谢观看!
01
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南侧,
02
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
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
坊等串联成首义广场炫目的文化符号。
辛亥革命博物馆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复 杂程度高,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研究创新,
03
克服系列困难,完整的实现建筑创意。
3
1911 Revolution Museum
1911 Revolution Museum, Wuhan , China
辛亥革命博物馆
Du AnG
1911 Revolution Museum, Wuhan , China
2
1911 Revolution Museum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 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
全功能 辛亥革命博物馆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 ],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 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 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
4
? 怎样的建筑
1911 Revolution Museum
中区(纪念空间) 南区(休闲空间)
南区(纪念公园区)
设计之初
构思立意
建筑外观汇聚“旗帜”、“自由”、“飞翔”“人”、“V”(胜利)、“闪 电”、“历史峡谷”等造型元素交相呼应,塑造出步移景异的视觉盛宴。总之, 建筑造型体现了东方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北广场的主入口两边的墙面如同自由的旗帜引领觉醒的民众冲破封建专制的 桎梏。中间的折面造型象征着历史的峡谷,地面的折行天窗则象征则划破黑夜 的革命闪电。 南面广场高高翘起的部分形成“人”字的造型,揭示了辛亥革命成功后,人民 成为了历史的主人及以人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