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作文指导《写出人物的精神之外貌描写》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作文指导《写出人物的精神之外貌描写》课件 新人教版
要求: 1、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作为描写对象。 2、要注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绘。可以采用集中一处描写, 也可以在时间、情景变化中作逐步加深式的描写。 2.人物的外貌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爱好相联系,和情节的 发展结合在一起,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
22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个 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 一把马尾辫,黑里透红的 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 一件粉色的上衣和与褪色 的牛仔裤相映成趣,裤子 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眼睛 似的窟窿似乎在张扬主人 的个性。“我叫李华请多 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 她被分在我的旁边,以后 我们17 成了同桌。
观察图片,抓住外貌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 尽量运用适当的修辞。
9
外貌描写三板斧
第一招:抓住主要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 描写人物外貌时要选取最能反映 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征,而无需 面面俱到。
10
例:最是我难忘的,是我 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 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 她那是有十八九岁,右 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 颗黑痣,在我的印象里, 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 人。
15
例:《父亲》一张古铜色 的老脸上,满是艰辛岁月 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 皱纹。在这张刻满皱纹的 面孔上,微笑显得那么勉 强和无助。他的手中端着 一个破旧的茶碗,那犁耙 似的手啊,曾经创造出了 多少大米白面、多少大豆 高粱!
16
比较文段
门一开,班主任 领进一个女生。 她长得很好看, 衣着朴素。“我 叫李华请多关 照。”简单的开 场白后,她被分 在我的旁边,以 后我们成了同桌。
正直、严肃、倔强。
7
示例二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 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 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 十分爱他,怕他死去, 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 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 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 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 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8
名著中的外貌描写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如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 堂堂,威风凛凛.胯下 赤兔马,手执一柄 青龙偃月刀。
作用
对于刻画人物性格, 展示人物精神世界
5 有着重要作用。
示例一
“黄里带白的脸, 瘦得教人担心, 头上直竖着寸把 长的头发,牙黄 羽纱的长衫,隶 体 一字似的胡须,
左手里捏着一枝
黄色烟嘴,安烟
的一头已经熏黑
了。”
6
黄里带白的脸,ຫໍສະໝຸດ (1).写的是谁?从哪些方面写的?瘦头得上教直人竖担着心寸,把
写的是鲁迅,从脸、头发、长衫、胡须、烟 嘴这几个方面写的。
18
评改标准
1、有没有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 2、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 3、能否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4、有没有使用形容词或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19
20
外貌描写
1、抓注主要特征 2、按照顺序
3、运用修辞征
21
学以致用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 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敬佩,有的让 你感动,请以“让我 的人”为题 写一篇作文。
3.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 2
与众不同的
他
——写出人物的精神之外貌描写
新博初中702班 陈庆柏
3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人物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2.了解外貌描写及其作用 3.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个性
4
对人物的外貌特征,
包括容貌、衣着、
外貌描写
体型、姿态等进行
描写,以揭示人物 的作读思 者 者想 的 对性 爱人格 憎物,,的表加印达深象。以在确貌“写的特形作抓征”过住加传程人以“中物描神,的画”准外,
11
猜猜这是谁?
12
外貌描写三板斧
第二招:按照顺序 一般先整体后局部,局部 描写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13
身穿一件跑偏了 的苏格兰裙子, 白白的小脸,三 七开的油油的分 头,跟牛犊子添 了似得,一双小 耗子眉配一双小 耗子眼,小鼻子, 薄嘴唇。
14
外貌描写三板斧
第三招:巧用修辞
如果能适当运用一些形容词、准 确的比喻、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 会使人物更加鲜明生动。
长的头发,牙黄 羽纱的长衫,隶
(2)特点分别是什么?
脸:黄里带白,很瘦很瘦。 头发:寸把长, 直竖着。 长衫:牙黄色,羽纱做的。 胡须:隶书“一”字形 烟嘴:安烟的一头 己经熏黑了
体 一字似的胡
须,左手里捏着 一枝黄色烟嘴, 安烟的一头已经 熏黑了。
(3).从鲁迅的外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个 具有什么个性的人?
请你破案
该窃贼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 瘦,脸呢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 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 看到此人,请速与警方联系,必有重赏。
1
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人物的方法: 外貌、语言、 动作、神态、 心理
注 1.抓住典型细节 意 2.运用适当的写作手法, 事 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 项: 和侧面描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