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课外阅读(一)(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 (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柳村的抱抱树(节选)东山山脚下的水柳村,河道两旁长着成排的柳树,柳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上,干净又漂亮。
最近,水柳村有了大麻烦。
十字河道口的一棵老柳树,不知犯了什么毛病,谁经过他那里,他便伸长柳条,紧紧一抱,直抱到满意了才松手。
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老柳树变成了抱抱树,河道口的交通变得无比拥堵,水柳村的人伤透了脑筋。
终于,人们要去和老柳树谈判了。
村长说:“老柳树,你不能再乱抱了,你知道你惹了多少祸吗?要是你不听,我们就要把你的柳条统统剪掉啦!”老柳树终于忍不住哭起来,柳条乱掀乱舞,吓得村民们都往后退了退。
“我喜欢你们,给我抱抱吧。
你们小时候,不都和我抱得紧紧的吗?”老柳树又哭又笑,“你们都长大了,个个都忙,没时间和我招呼。
但是我喜欢你们,想跟你们抱一抱。
”水柳村的村民们慢慢地靠过来,没一个敢嬉笑,一个一个走过去让老柳树抱一抱。
如今,老柳树开心极了,没事还是抱一抱,它还抱过几个溺水的小孩呢!(1)水柳村的大麻烦是()A . 老柳树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B . 老柳树随意抱人C . 河道口交通拥堵(2)老柳树都抱了谁?造成了怎样的结果?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3)老柳树还会抱谁?请你展开想象力,写一写。
(4)老柳树为什么要抱人们?(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水柳村的人们都很讨厌老柳树。
②听了老柳树的话,人们很害怕老柳树,无奈地过去和他抱一抱。
③一开始,水柳村的人们有些烦恼,后来听了老柳树的话,大家都知道错了,用实际行动——抱一抱来向老柳树道歉。
2. (16分)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年年有鱼①古往今来,“鱼”与春节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春节的“鱼”文化,情趣盎然。
②民间有“无鱼不成席”之说,尤其是年夜饭,家家户户少不了一条鱼。
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象征新的一年里,丰盛有余。
③________:有的地方用鲤鱼,象征“鲤鱼跳龙门”;有的地方用鲢鱼,以示“连年有鱼”;有的地方用鳜(guì)鱼,寄寓“富贵有余”。
◎连年有余◎富贵有余④年年有鱼或连年有鱼,都是“有余”的谐音,只是为了讨个吉祥的口彩而已。
(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无鱼不成席: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如果要给第③段的横线处加一个中心句,你认为下列哪句话合适?()A . 年夜饭,鱼是一道美食B . 年夜饭,鱼这道菜物美价廉C . 在鱼的选择上,各地不尽相同3. (18分)(2019·朝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阳春三月,它来了。
那小巧玲珑的流线型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甜美地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我们江南水乡,春季里雨丝如烟如粉,无声无息地下着。
新拔节的翠竹,清水田里的禾苗,池塘边的柔柳和刚刚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
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妙舞轻扬,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
小燕子更活泼了。
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
瞬间,“唧”的一声,身子似个小黑点窜下来,在明镜般的水面上,横掠着,似乎要跌入水中。
可它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相信了,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又唱不停呢?”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的。
”奶奶在堂屋靠近房梁的墙上,钉上两个小竹桩,小竹桩上放一片新瓦——这是给小燕子筑窝用的。
几天后,两只燕子一前一后,绕着房梁飞了几圈,落在瓦片上,歪着头,小黑豆般的眼睛调皮地朝我们滴溜溜乱转,轻声细语地说:“叽咕、叽咕……”“燕子在说什么呢?”我问奶奶。
“燕子在说,”奶奶告诉我,“不借你们的盐,不借你们的醋,只借你们的屋,给我们来住住。
”我乐极了,对着小燕子喊:“你们住吧!”过一段时间,燕子孵出四只活泼可爱的雏燕。
雏燕贪食,整天张口向爸爸妈妈要吃的。
我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这样欢迎燕子,她只图个吉利吗?在常识课上,我才知道燕子是这样的宝贵。
老师说,一只燕子一个夏天能吃50万到100万只害虫。
消灭了害虫,保护了庄稼,大地披上绿色的春衣。
原来,燕子用汗水打扮春天,保护春天。
(1)阅读短文,把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语句写在下面。
(2)阅读第2,3自然段,写出描写燕子活动特点的词语。
在雨中飞行时:________。
在晴天飞行时: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
(4)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奶奶喜欢燕子的原因。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燕子的诗句,写出两句。
4. (10分) (2019五下·吴忠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棵银杏树在我们楼前,有一棵银杏树。
它高大挺拔,灰褐色的树皮十分苍老,就像一位老人布满条条皱纹的手背,谁也不知道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
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那么银杏树就像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
它耸立在一排水杉前面。
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体保护着杉树。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人加工过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举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银杏树的叶子是美丽的。
春天树上萌发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
微风吹过,眨呀眨的,像少女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
夏天,叶子长成了小扇的模样,片片翠色欲流。
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
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为蓝天描绘一幅美丽的图画。
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的,黄澄澄的,(埋葬埋藏)在(稠密细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发觉),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炫耀夸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而不傲慢;你果实累累,却不居功自傲。
你给人奋进的力量,教人谦虚的美德。
银杏树,我赞美你!(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________ 稠密________(2)用“/”划去第3自然段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3)“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突出地揭示了银杏树的________。
(4)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记叙的。
(5)给短文分段,用“∥”标出,并写出段意。
(6)短文赞扬了银杏树的什么?5. (16分)(2019·三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象和猴子从前,一头大象跟一只猴子吵架。
大象身体壮实,非常自豪地说道:“你瞧,我个子大,体格壮,能推倒一棵大树,你呢?”猴子引以为傲的是会爬树,说道:“我会爬树。
你能爬到树上,用尾巴把自己倒挂在树枝上吗?”他俩互不服气,去找猫头鹰评理。
猫头鹰对他们说:“你们瞧,河对面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果树,你们去把果子给我摘下来,我再评理。
”于是大象和猴子来到河边。
然而,(奔驰奔腾)的河水把猴子吓住了。
“还是站到我的背上来吧!”大象骄傲地说,“我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水)流里游泳,我可不在乎。
”猴子爬到大象背上,他俩很快地过了河。
高大的果树(屹立耸立)在河边,成熟的果子(挂长)在树梢上。
大象想用鼻子够果子,果树太高够不着;想把大树推倒,树太大又推不动。
“这回该看我的了。
”猴子自豪地说,“爬树是我的拿手好戏。
”说罢,敏捷地爬了上去,摘下了树梢上的果子。
他们渡河回来,把果子交给了猫头鹰。
“现在能给我们讲讲,谁比谁强吗?”大象和猴子一齐说道。
“这个问题,谁能答得上来呢?”猫头鹰说,“你们俩谁也不能单独把果子摘回来。
现在你们摘回来了,是你们发挥了各自的特长:一个负责渡河,一个负责摘果子。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词。
(奔驰奔腾)________的河水(急水)________流(屹立耸立)________在河边(挂长)________在树梢(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并写一句话。
引以为傲:________。
造句:________。
(3)大象的特长是________,猴子的特长是________。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读了短文,你能想到哪些谚语?6.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站歌声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
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的,但是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面上贴着个红双喜字。
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行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不会再回来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千里以外桃花盛开的地方,才是他们老师的归宿,他们只能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泪珠洒下。
远处传来了火车的长鸣。
四十多个学生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悲凄地立着。
班长说:“咱们为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
”歌声响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这歌声,低沉而悠扬,热情而悲伤。
夜在颤抖……列车徐徐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随着车跑着,唱着:“好人一生平安……歌声让泪水滤过追诉。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
可是有谁知道,她不是去结婚。
两天前,去县城体检,得知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时间了。
(1)苗老师来到站台为什么会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在文中找出来。
(2)“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把1比作2。
(4)孩子们舍不得苗老师,是因为1,孩子们没张口挽留苗老师,是因为2。
孩子们给苗老师唱了一首《3》,这歌声里包含着孩子们对苗老师的4。
(5)苗老师之所以不把自己患白血病的事告诉学生,是因为她1,表现了她2。
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