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务知识竞赛试卷

党务知识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一题1分,共50分)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____。

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____”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A.和平统一B.和平共处C.民主协商D.一国两制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____。

A.土地改革B.文化建设C.政权建设D.党的建设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是____,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无产阶级专政B.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C.工农民主专政D.人民民主专政5.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国营经济,也为了发挥其他经济成分的重要作用,党提出了____的经济建设方针。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有些地方停下来、有些地方收缩、有些地方发展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D.重点建设、稳步前进6.1953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可以概括为“____”。

A.一大二公B.一化三改C.一平二调D.三改一加强7.____年5月,《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署。

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西藏从此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A.1949B.1950C.1951D.19528.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____。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方针C.国家主权和安全第一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原则9.1953年至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A.官僚资本B.制造业C.大资产阶级D.资本主义工商业10.1956年9月,党的八大确定“____”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____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A.新社会阶层B.中华民族C.知识分子D.农民阶级1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____;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实现民族复兴1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____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A.以人为本、尊重科学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C.扶危济困、救死扶伤D.团结协作、克服困难14.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必须坚持____,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A.真实性原则B.党性原则C.时效性原则D.权威性原则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____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改善民生B.发展经济C.社会保障D.扩大就业16.按照____、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A.和平共处B.互相支持C.共同协商D.独立自主1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____。

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____。

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A.脱离群众B.骄傲自满C.形式主义D.经验主义19.____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A.民主制B.集中制C.民主集中制D.民主协商制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____。

A.香港海员大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C.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 ,为中华民族____。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谋幸福,谋未来B.谋生活,谋复兴C.谋幸福,谋复兴D.谋生活,谋未来22.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23.____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

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瞿秋白24.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____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____会晤、亚信峰会。

A.北京南京B.杭州厦门C.南京北京D.厦门杭州25.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_。

A.未来方向B.未来方位C.历史方向D.历史方位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需要和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B.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D.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27.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社会主义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中级阶段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28._____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9._____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____。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D.中国共产党领导31.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____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C.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32.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依法治国B.全面从严治党C.全面发展经济D.全面可持续发展33.___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34.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的开放战略。

A.互利共赢B.互相合作C.包容互信D.开放共赢35.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___。

A. 决战期B. 决胜期C. 关键期D. 攻坚期36.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____,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A.创新型国家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D.世界一流强国37.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_____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创新B.改革C.发展D.开放38.我国经济已由______阶段转向______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高速增长高水平发展B.高速发展高水平发展C.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D.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39.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_______为主线。

A.转变发展方式B.优化经济结构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转换增长动力4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实体经济B.共享经济C.虚拟经济D.国民经济41.___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改革B.创新C.开放D.科技42.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_____ 年。

A.二十 B.三十 C.四十 D.五十43.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要以_____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A.“金砖机制”B.自贸区C.“一带一路”D.区域合作4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____,是中华民族 ____所在。

A.一致愿望根本利益B.共同愿望本质利益C.一致愿望本质利益D.共同愿望根本利益45._____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A.“九二共识”B.反对“台独”C.一个中国原则D.和平统一4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是。

A.民主、文明、和谐、正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友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道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7.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__ __,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共产党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D.社会发展规律48.党章规定,可以申请入党的年龄为年满(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