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五篇900字

最新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五篇900字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五篇900字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他是伟大的祖国人民伟大坚强的儿子,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作文1做人当如邓稼先!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伟丈夫!这是我看了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又重读邓稼先传记后,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话。

这一电视连续剧忠实地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最为鲜活出挑的人物是核物理学家邓稼先(1924~1986) 这里,仅采撷邓稼先62年人生历程中最精彩的片断:14岁那年,在沦陷后的北平,少年邓稼先当众撕碎了为日寇庆功的纸旗,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一脚!为了避祸,他随大姐南下四川、云南。

17岁那年,他赴重庆考大学,途中险些被空袭的日机炸死,进一步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志向。

而后进入西南联大,发奋用功,决心“救同胞于水火中”!24岁那年,负笈西渡,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师从著名核物理学家特尔哈尔(Ter Harr),两年完成博士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

26岁那年,他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1950-8-29)搭海轮回国,进入中科院原子能所,在彭桓武先生的指导下,踏上开拓我国核物理学研究及其应用的征程。

34岁那年,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

他的顶头上司钱三强先生问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邓稼先心领神会,立即允诺,出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主任,从此踏上了研制“两弹”的28年艰辛路。

历史正确地选择了邓稼先,而邓稼先则不辱使命,为“放大炮仗”的宏大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从34岁那年开始,邓稼先隐姓埋名,舍弃天伦之乐,成天钻在荒漠、山沟里,甚至有意识地把性格从爽朗外向转为沉默内敛。

风华正茂的邓稼先作为我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率领28个“娃娃兵”(平均年龄23岁),在攻克两弹基础理论方面所向披靡!他们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从基础理论上攻克了三大难关:原子弹核反应关、中子点火关和引爆关。

邓稼先率领他们用简陋的手动计算器和计算尺通宵达旦地进行计算,计算草稿用麻袋来装,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堆满了一房间。

有一次,邓稼先刚休息不久,一听说试验出故障,他冒着风雨,搭吉普车前往,车抛锚了,他下车推行;到了试验场,司机累趴下了,他却精神抖擞地潜心参与排除故障,终获成功。

三年困难时期,他们饿着肚子苦干,他省下自己的口粮,用馒头招待开夜车的“娃娃兵”。

领导不准开夜车,他与伙伴们钻在被窝里打手电筒钻研问题。

在原子弹引爆试验中,装雷管是最危险的事情,邓稼先总是到现场在技工旁边为他们壮胆,为他们遮风挡雨。

为了原子弹试验成功,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40岁那年,1964年10月16日下午,罗布泊上空终于升起了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奏响了凯歌,在现场不远处的邓稼先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

然而邓稼先没有停住脚步。

39岁那年,在聂荣臻的安排下,邓稼先着手为研制氢弹做基础研究,他开始了新的跋涉。

他和他的战友们,群策群力,日夜奋战,经过三年努力,1967年6月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接着,邓稼先为核武器小型化倾注了大量精力。

不幸的是,在一次核试验事故中(事后查出是降落伞问题),邓稼先身先士卒,坚持进入事故发生地区,找到了碎弹,却经受到了超强核辐射,他的身体遭到致命的损伤!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几年,他醉心于二代核武器研究,拼尽全力,奔波于试验场所。

60岁那年,他参加了突破中子弹原理的核试验。

那时他已经精疲力竭,趴在两位年青人身上才到达目的地。

试验成功使他再次忘形地欢呼。

61岁那年,确诊罹患直肠癌,动了大手术。

但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他把病房变成了实际上的办公室。

62岁那年春天,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癌细胞转移到全身,疼痛剧烈。

他深知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却在思索着我国核武器发展的重大问题。

1986年4月2日,他与于敏联合署名,向领导递交了极其重要的建议书,画出了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新蓝图,对国家现代化国防建设做了最后一份宝贵的贡献。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

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民族进步的永恒!他用他的纯真高尚、无私无畏、献身热诚,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做人当如邓稼先!育人当如邓稼先!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作文2“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昨天,中科院发布讣告,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陈能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5月27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陈能宽,湖南慈利县人,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1923年5月生,194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获物理冶金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研究员。

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等职。

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作文3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这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所敬仰.他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敬佩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的崇高形象和象征.他生前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他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同国家荣辱与共的不朽精神让世人更加钦佩敬仰.)钱学森曾讲过一句诙谐而意味深长的话“我姓钱,但我不爱钱.”能够诠释他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1958年他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奖金一万多元,全数捐出,给学生买学习用具了. 2001年,钱学森曾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奖金百万港币与早在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也是百万港元.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学森就让人代他将钱捐给祖国科协沙草产业基金会、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而作为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钱学森,却五十年如一日住在老旧的楼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用了五十多年的破提包,他平时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钱学森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及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荣获如此之多、如此之重的荣誉,谁能想到为祖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容身之屋,竟然还不到百平方米.而钱学森在这里一住就是50多年.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胡世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钱学森生前就是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住在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他一直就是勤劳简朴,专心的研究科学.他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不要忘记艰苦朴素.据媒体多次报道,钱老早就为自己做人定下了“四不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后来,这“四条原则”还有了“升级版”为七不,加多了“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他又说:“我没工夫考虑过去,只考虑未来.”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作文4每个人心里可能都会有一个自己从心底敬佩,崇敬的人,这个人是自己的榜样,是自己学习的目标。

我的心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一个民族英雄,因为邓稼先始终奋斗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让我国在军事方面强大起来,再数十年后,他又为国家创造了氢弹,再次让我国在科学事业上再次飞跃。

为你提供邓稼先造原子弹和氢弹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困难,许多技术上的困境,但他从不放弃,一直抱着坚定地信念坚持到底的研究科学技术,最好把国家的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因为从事的事业让他会常常接触有害物质邓稼先的身体曾遭受过三次的伤害,导致他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

本来他的病是可以好起来的,但他没有好好休息,仍然坚持做实验,要造好原子弹。

因为他的身体坚持不住,所以在第三次的手术中,因大出血而死亡。

他的潜心钻研科学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不已。

我突然想起我自己在困难面前退宿的一件事记得平时做数学作业的时候,总是会遇到难题把我困住,所以我放弃了。

现在想想,自己为什么这么轻易放弃地就被困难吓倒?当我想起邓稼先先生在造原子弹的时候遇到困难都没有轻言放弃,而我却让一道小小的数学题被吓到而放弃对比起来我是多么的渺小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向困难低头,只有少部分人抱着坚定的信念,坚持到底,直到胜利。

所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像邓稼先先生学习,学习他忘我工作,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从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把我们中国的名族精神发扬光大。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作文5漫漫历史长路,华夏民族孕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

中国,因他们而崛起,也因他们而鼎盛。

在我脑海中,最不能忘记的,是一生报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这是因为,这学期语文教材上的第一篇课文就是《邓稼先》,紧跟着,老师又让我们观看了电影《邓稼先》,电影叙述了邓稼先在接受国家命令后,带领一群研究人员秘密为中国自主研发原子弹与氢弹,一直奋战在祖国一线,最后因辐射患癌不治身亡。

可以说,邓稼先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事业,奉献给了祖国!我仍记得那样的一幕:在一次原子弹试爆失败之后,必须得有人去到爆炸现场寻找事故原因,在无人愿意的情况下,邓稼先作为领头人挺身而出,穿上了保护服,踏上了茫茫戈壁滩,广阔无垠的沙漠中,邓稼先迈着坚定用力的步伐,一步步走向爆炸中心。

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四周的植被早已不复存在,就是飞过的鸟儿也不敢降落。

远方,只有邓稼先一人的背影,他到达了爆炸中心,迅速找到了核弹头,他双手轻轻捧起弹头,细细观察,找到了失败原因。

然而,就在接触核弹的一瞬,大剂量的核辐射让邓稼先的身体颤抖起来,脚步也变得慌乱无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