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技术入门
五 胶卷的使用常识
1 注意胶卷的保存条件 防热 防潮
2 注意及时启封和冲洗 拍摄前不能过早启封胶卷,否则胶卷容易 受潮。即使放在相机里面也不能防潮。 拍摄后尽快冲洗,否则潜影会衰退。
五 胶卷的使用常识
3 注意胶卷装卸方式 • 避免强光 • 防治空拍 • 倒片均匀,防治静电,产生树枝状花纹。 • 不要把片头倒进暗盒。
第一节 摄影用光
侧光的优点 1. 有利与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 2. 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清晰轮廓。 3. 有利于影调和反差的层次表现。 侧光的缺点 1. 不利于表现质感和景物细部。 2. 色彩表现也不如顺光效果好。
侧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逆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前侧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侧逆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顶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底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光源
自然光 现场光 人工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自然光:拂晓和日出
曝光与曝光量
第二节 曝光与测光
曝光过度 曝光准确 曝光不足
第二节 曝光与测光
宁多勿少与宁少勿多 彩色负片的曝光过度宽容度大约为3挡,曝光不足的宽容度
光的作用
第一节 摄影用光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 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 3.营造气氛 4.特殊的光影效果
光的性质
第一节 摄影用光
亮度
– 能量强弱的指标
色温
– 色光组成的指标
光质
– 光线的软硬程度
光位
– 光线的方向与角度
光质分析
第一节 摄影用光
硬光
能使物体产生明显阴 影的光线。
直射光源:阳光、闪 光灯、聚光灯
第一节 摄影用光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 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 3.营造气氛 4.特殊的光影效果
第一节 摄影用光
光的作用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 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 3.营造气氛 4.特殊的光影效果
光的作用
第一节 摄影用光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 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 3.营造气氛 4.特殊的光影效果
五 胶卷的使用常识
4 注意彩色胶卷的最佳使用期 正常保存条件下,离标定有效期还有6-10 个月的业余型彩色胶卷,往往能取得最佳 彩色效果。称为彩色胶卷的最佳使用期。
5 注意机场安全检查对胶卷的影响。 400以下的胶卷一次照射不会产生危害, 但是会积累。 1000以上的超高速胶卷一次就可以产生破 坏。
四 胶卷的照相性能
7 保存性 • 保存性是指胶卷保持照相性能基本稳定的
所能存放的时间长短及对存放条件的要求。 保存性好意味着能存放时间长,对存放的 条件不严格,反之,则意味着保存性差。 • 胶卷包装盒上的有效期是指黑白片在20度 以下,彩色片10度以下而定的。
四 胶卷的照相性能
• 胶卷主要照相性能的内在规律 感光度高——反差性小——宽容度大—— 颗粒度大——解像力小——灰雾度大—— 保存性差 感光度低——反差性大——宽容度小—— 颗粒度小——解像力大——灰雾度小—— 保存性好
• 顺光,光线来自景物前方,景物受光面积最 大,受光均匀。 • 曝光容易把握,可以准确测光。初学摄影者 喜欢这种布光方式。 • 顺光缺乏表现力,拍摄的照片呈现两维平面。 缺乏立体感。
顺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侧光 •侧光来自被摄景物的侧面,因此景物一侧受光,另一 侧处在阴影当中。根据受光面积和阴影的不同,侧光 分为斜侧光和侧光。 •斜侧光被摄景物受光面积大于阴影部分,强烈的明暗 对比,使景物呈现出立体感。 •侧光景物受光面积和阴影面积整体相当,整个景物明 暗分明,呈现出强烈的立体形态和三维空间感。
一、光圈
前后景都有效 对运动物体有效
二、速度
前后景有效 对运动物体相对有效
三、ISO
对前后景都有效
四、闪光灯
对前景有效
五、测光方式
中央测光
五、测光方式
中央测光
五、测光方式
中央测光
五、测光方式
点测光
五、测光方式
矩阵测光
摄影用光
光的作用 光的性质 光位分析 光源
第一节 摄影用光
光的作用
曝光过度,光线在乳剂层中扩散,造成影像 轮廓线被柔化而显得不够清晰。会引起乳剂的颗 粒增粗,影像表现的细节清晰度下降。
曝光不足,缺乏构成影像的必要密度,也就无 法清晰再现景物。
快门速度也对影像清晰度产生影响。
控制曝光的必要条件
影响曝光量的客观因素。 1. 光圈 2. 胶卷的片速 3. 快门速度 4. 闪光灯 5. 测光方式 6. 显影条件
四 胶卷的照相性能
4 颗粒度 黑白影像由黑色金属盐组成,这种金属盐 的颗粒大小在不同的黑白胶卷上大小不一。 彩色影像由黄、品红、青染料组成,这种 染料分布的均匀性在不同的胶卷上是不同 的。这些都是指的胶卷的颗粒度。 胶卷颗粒度的直观效果与影像的放大倍率 密切相关。
四 胶卷的照相性能
5. 解像力 胶卷的解像力又叫分析力、分辨力。它是 指胶卷对景物细部的表现力。能把景物细 微部分清晰记录下来的,称为解像力高, 反之,解像力低。从理论上讲,解像力是 指胶片在1毫米内能分辨多少线条的能力。 21定一般是100-170线。
思考题
1. 专业型与业余型胶卷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2. 全色片、分色片和色盲片的含义和用途是
什么? 3. 胶卷照相性能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第三章 曝光原理的基础知识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1. 曝光与密度 对负片来说,曝光过度,密度就大。俗称“底片 厚”,曝光不足,密度就小,俗称“底片薄”。
2. 曝光与影像的清晰度 曝光过度或过少都会影Fra bibliotek到影像的清晰度。
四 胶卷的照相性能
6. 灰雾度 • 胶卷上未经曝光的感光乳剂经显影后产生的灰雾称
为灰雾度。任何胶卷都有一定灰雾度,有些大,有 些小,这是因为氯化银本身性能不稳定性产生的, 这种灰雾也称为乳剂灰雾。
• 此外还有显影灰雾、空气灰雾、摩擦灰雾、漏光灰 雾等。
• 灰雾度大会影响细部表现,导致反差下降,影像给 人沉闷的感觉。适量的灰雾对影像质量无明显影响。
阴影浓郁、反差强烈 、影调明朗
表现刚强、坚毅、爽 朗等题材
柔光
不产生明显阴影的光 线
扩散柔光、反射柔光 等
反差较弱、影调柔和 、层次丰富
表现细节、温柔、典 雅等题材
硬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柔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
光位分析
第一节 摄影用光
逆光 侧逆光 侧光
顶光 平光
顺光
前侧光 光源位置 照射角度
底光
第一节 摄影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