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及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
一、知识讲解
考点1:分子和原子
1、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________。
(2)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__________,温度________,运动速度________。
(3)分子等微粒间有___________。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原子的定义:原子是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
2.特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
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①错误。
改正: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②错误。
改正:二氧化硫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其次是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其次是______。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
[提问] 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
[讲解] 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
请看下列表格:
元素原子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原子→构成
考点3: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来源:
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如:氧:________ 氢:__________ 碳:_______
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铜:________ 钙:_________ 氯:_________
2.元素符号读法
如:C读_____,S读____,Cu读______,等等。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即表示_____________,又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 元素周期表简介
见附录: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共_____个横行,_____个纵行。
每一横行叫做一个____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在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A.氧元素B.碳元素C.铝元素D.铁元素
【答案】B
【解析】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几千万种物质。
其中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的种类最多;因此,含碳元素的种类最多。
【例题2】
【题干】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______构成的。
(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构成的
【答案】(1)汞原子(2)二氧化碳分子(3)钠离子和氯离子
【解析】原子、离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在构成物质时,它们的关系是:
在常见的物质中:
【例题3】
【题干】若要烹饪出味道鲜美的鱼,厨师通常是将鱼煎过后,再依次加入少许食醋与酒,这是因为食醋中的乙酸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是一种混合物
B.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乙酸乙酯分子是由中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乙酸乙酯是一种纯净物,属于有机物。
乙酸乙酯是宏观物质,应从宏观角度叙述它的组成,即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而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是乙酸乙酯的分子,所以,在叙述物质组成时,要注意层次,注意宏观叙述和微观叙述的不同。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氢原子B.氢分子和氧分子C.水分子D.氢元素和氧元素
2.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化合物的分别是
( )(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酒精的挥发和酒精的燃烧没有本质区别
4.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B.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
数目增多
5.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
A.木材制成桌椅B.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
C.花店周围有较浓的花香D.夏天水分蒸发比冬天快
6.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A.O B.Si C.Al D.Fe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 B.该元素的名称为镁
C.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 D.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为24.31%
【巩固】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往下图试管
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2.某物质经分析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则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不是单质D.一定是混合物
3.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选项:
A.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
B.分子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改变。
①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是因为______。
②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天蓝色的钢瓶中,是因为______。
③“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______。
④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
完,是因为______。
⑤夏天的水比冬天蒸发快,说明______。
⑥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______。
⑦糖水可以透过滤纸,说明______。
⑧食盐放入水中,整杯水都有咸味,说明______。
4.据《生活报》报道,目前中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
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和氯气组成的
B.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C.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一个氯分子组成的
D.二氯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组成的
5.元素是具有____________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中共同含有的是______元素。
6.二氧化碳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
【拔高】
2.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
3.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