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操重点

体操重点

一,现代体操的概念: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力,并具有一定要求的体育项目。

二,对体操不同的理解:1.竞技层面上的体操,竞技体操。

2.基础层面上的体操指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利用器械的体操及被简化了的竞技体操内容。

3.拓展层面上的体操,及类别体操,包括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蹦床及体育舞蹈项目。

三,队列队形练习分为队列练习和队形练习两部分。

四,徒手体操;是根据人体各部分的特点,由举,踢,摆,振,蹲,转体,绕体,绕环,屈体,跳跃等一系列徒手动作,以不同的方向,路线,幅度,频率和节奏,按照一定的编排所组成的身体练习,包括单人动作和双人动作。

五,轻器械体操:通过手持哑铃,实心球,体操棍,跳绳,火棒,沙袋等轻器械所进行的身体练习。

六,器械体操:单杠,双杠,吊环,鞍马,平衡木,高低杠。

七,艺术体操:女子特有的。

九,目前的体操分类:1.根据练习的形式不同,可以将体操分为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及专门器械体操三类。

2.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表演体操三类。

十,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健美操,蹦床运动,艺术体操。

十一,竞技体操:男子竞技体操6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

女子竞技体操4项,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十二,体操课程教材内容重新设定为以下三类:1.基础类体操,2.实用类体操,3.技术类体操。

十三,体操的特点: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能全面而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

3.广泛运用帮助与保护。

4.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5.技术不断创新。

十四,体操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有何意义和作用。

意义:1.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

2.它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手段和途径。

3.是体育教育者必备的基本。

作用:1.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培养良好品质,提高思想素质。

3.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运动技术掌握提高。

十五,依据运动学与动力学的主要特征,对技巧,器械体操和支撑跳跃等项目进行分类。

十六,技巧动作分类:技巧动作主要指自由体操中的技巧动作。

根据人体肌肉工作的特点,技巧动作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两大类。

十七,器械体操动作分类:根据动作的运动形态和肌肉的工作特点,可以把器械体操分为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动作两大类。

十八,支撑跳跃项目:跳马,跳箱,山羊。

支撑跳跃动作包括: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七个阶段。

十九,体操教学中常见的基本技术有:平衡与慢用力技术,翻滚技术,摆动技术,起跳与推手技术,落地技术。

二十,影响人体平衡稳定度大小的因素有两个:重心的高低和支撑面的大小。

二十一,认为控制平衡的方法:1.在人体解剖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支撑面积。

2.合理的调整人体重心的位置,使其投影点落在支撑面内,避免产生使人体失去平衡的倾倒力矩。

3.在控制平衡的过程中,注意力应集中在支撑面上,靠本体感觉器官感觉中心位置。

4.做平衡动作时应注意缓慢均匀地浅呼吸,有利于重心位置的相对稳定。

二十二,技术类体操的教学特点:1.教学中广泛运用保护帮助。

2.教学中常需要排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3.动作复杂与教法多样。

4.教学过程的规范化。

二十三,示范法:是指示范者通过自身完成动作,将动作全貌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动作的一种方法。

示范的种类:1.完整示范法。

2.分解示范法。

3.分解示范法。

4.慢速示范法。

4.对比示范法。

二十四,示范的运用:1.示范动作应准确优美,精神饱满,具有感染力,起到既能给学生建立起正确清晰的视觉形象。

2.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

3.正确地选择示范位置和示范面。

二十五,体能的概念:是指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既能积极适应运动训练,比赛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

二十六,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运动素质训练,身体技能训练和专项所需的身体形态训练等。

二十七,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静力力量。

二十八,力量素质训练主要手段:负重抗阻力训练,对抗训练,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的练习,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克服自身重力的练习,电刺激二十八,体操运动员力量练习的重点部位:上肢及肩带力量,躯干的腹肌,背肌和侧腰肌,下肢的快速力量等。

二十九,柔韧性训练的注意事项:1.发展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相结合。

2.注意柔韧性练习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3.柔韧性练习应经常保持。

4.柔韧性练习应循序渐进。

5.采用多中手段发展柔韧性。

6.儿童少年柔韧性练习的注意事项:儿童少年柔韧性易练,应多用缓慢式主动活动,儿童在13——16岁圣战发育快,要注意训练负荷。

三十,体操术语概念,意义,要求:概念:是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门术语,其文字简单,且含有特定的信息,是传播交流体操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

意义:正确地运用体操术语不仅有利于体操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体操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体操科学研究,体操理论的规范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要求:正确,简练,易懂。

三十一,体操术语分类体操术语分为:结构术语《完整术语,简化术语》,命名术语《形意术语,国名,地名,人名术语》结构术语:是描述动作形式及其本质特征的专门用语。

完整术语:指结构完整,书写规范的用词。

完整术语是典范的体操术语,它是其他术语的基础。

完整术语的结构包括开始和结束姿势,动作部位,动作方向,动作形式和动作做法。

简化术语:指为了便于平时教学,训练而使用的将某些结构术语简化了的专门用语。

命名术语:指根据动作形态或国名,地名,人名对动作进行描述的专门术语。

形意术语;用形象,形意来描述体操动作的一类术语。

国名地名人名:指国际体联依照动作形式和创造该动作并在世界体操大赛中率先成功使用的国家,地区和运动员的名字命名的一类术语。

三十二,人体运动轴: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人体的旋转运动而假设的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

纵轴: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连线。

横轴: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

前后轴:通过身体重心前后的连线。

三十三,器械轴:器械最长的工作部分两端的中心连线称器械轴。

三十四,身体部位与器械关系术语:正:肩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姿势。

侧:肩轴与器械轴垂直的姿势。

前后:胸向器械为前,背向器械为后;但身体倒置时则相反,背部所向为前,胸部所向为后。

左右:肩侧对器械的方向。

左右不是固定的,是按照人的位置来确定的。

内外:指人与双杠,高低杠之间的关系。

远近:指身体与器械的距离。

纵横:人体前后轴与器械轴成平行时为纵,人体前后轴与器械轴成垂直时为横。

斜:人体前后轴与器械轴约成45度角时为斜。

三十五,动作关系术语。

同时:单个动作中身体不同部位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时或两个动作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时。

依次:在单个动作中,身体某些动作部位有先后动作时。

接:两个单个完整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

经: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必须达到某一指定位置。

成:在做完动作之后的结束姿势。

三十六,握器械的方法。

正握:两臂平行,两手虎口向内握。

反握:两臂平行,两臂旋外,两手虎口向外握。

正反握:一手正握,另一手反握。

扭臂握:两臂平行,两臂旋内,两手虎口向外握。

反扭握:一手反握,另一手扭臂握。

交叉握:两臂交叉握杠。

应指明哪一臂在上面。

深握:在靠近腕关节的掌跟上握杠或环,通常在吊环上使用。

从内握:两手从两杠的内侧握杠,手臂相对。

从外握:两手从两杠的外侧握杠,手掌相对。

全握:大拇指与四指并拢的握法,通常在女子高低杠上使用。

也称合握或钩握。

窄握:两手距离小于肩距的握法。

宽握:两手距离明显大于肩距的握法。

三十七,器械体操和技巧动作术语。

摆动:是指悬挂在悬垂或支撑中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钟摆式的摆动动作。

摆荡:是指身体和器械一同摆动的动作。

转体:是指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作。

回环:是指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的连线转动一周或一周以上的动作。

腾跃:是指整个身体腾起后从器械上越过。

摆越:是指腿从器械的上面或下面越过的动作。

全旋:是指腿做一周或一周以上的绕环式动作。

滚动:是指身体不同部位依次接触地面或器材械,但不经过头部翻转的弧形动作。

翻滚:是指身体的不同部位依次支撑器械或地面并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

上:是指由悬挂转为支撑或由较低的支撑改为较高的支撑以及由地面跳上器械成支撑的动作。

下:是指由支撑转为悬垂或由较高的支撑转为较低的支撑以及从地面到器材的动作。

其中,肩部由上而下做弧形运动称为倒下,肩部由上而下做垂直运动称落下。

三十八,队列队形术语。

列:左右排成一条直线称为列,一般由右至左按高矮顺序排列。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称为路,一般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

横队:按‘列’组成的队形称为横队,一般横队的宽度大于纵深。

纵队:按‘路’组成的队形称为纵队,一般纵队的纵深大于宽度。

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者称为排头。

排尾:位于纵队最后或横队左翼者称为排尾。

绕:是指关节某环节做大于180度且小于360度以下的弧形动作。

绕的方向由动作的开始姿势与身体的关系而定。

绕环:指身体某部位做360度或大于360度的圆形动作。

绕环方向由动作的开始姿势与身体的关系而定。

三十九,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完整记写法,缩写法,图解法。

四十,可以省略的术语:1.术语体操基本姿势的术语可以省略。

2.做徒手体操四肢运动,路线较短时,可省略表明路线的术语,如果经过路线较长时,必须说明。

3.完成动过的速度和肌肉紧张程度与平时相同的可省略。

4.做器械体操动作时,‘正’的部位在单杠,鞍马和吊环上就可以省略不用,只指出‘侧’的部位。

但是在双杠上则可省略‘侧’的部分术语。

5.在鞍马各个不同部位上做双腿全旋时,‘腿’‘双腿’可省略,如果单腿全旋则必须说明。

6.做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时,团身空翻可以省略‘团身二字。

7.纵轴转体度数一般都要指明多少度。

四十一,徒手体操的记写方法:徒手体操一般采用‘节’计分,各节的单个动作,应写出以下内容,预备姿势,动作部位,动作方向,动作形式,动作方法,结束姿势。

四十二,记写一节动作的方法:1.该节动作的名称。

2.预备姿势。

3.按节拍的顺序记写动作内容,说明动作方向,路线,方法,最后一拍要指明结束姿势。

四十二,保护:在体操技术类动作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为防止练习者发生意外事故,同时给予心理支持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四十三,他人保护:当练习者因技术不熟练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保护者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摆脱险境的措施,维护练习者的安全。

四十四,自我保护:练习者由于技术上的失误发生意外时,独立运用特定的技巧和自救动作摆脱危险的方法。

四十五,帮助:在体操技巧,跳跃,单杠,双杠技术类动作练习中,帮助者及时给与练习者助力,信号,或放标志物,限制物等,可使练习者更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好地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措施叫帮助。

四十五,直接帮助:在体操练习中,帮助者为了使练习者更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感应,更好的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质量而直接助力于练习者的措施叫直接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