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学设计【引言】本课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教材内容包括多巴哥钢鼓合奏等五个声乐、器乐作品。
建议安排一课时。
执教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选择和补充……【教学理念】本课选定拉丁美洲音乐旨在通过欣赏拉美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乐、器乐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其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认识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开拓世界音乐文化的视野。
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
这节课的教学我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放在首位,通过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评价、表现和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每一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活动:1.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整理有关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地理概况与文化背景。
2、互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收集整理的资料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评价:学生间、师生间各抒己见,对各小组的展示做一评价小结。
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年级】高二A部【主备人】陈华【教学重点】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①播放拉美著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②播放拉美著名歌手詹妮弗﹒洛配兹演唱的《Let’s get loud》③观看拉美短片④听赏乐曲《激情桑巴》片段。
(以上四种种方案可任选其一)思考:1、歌曲的曲名和演唱者?2、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具有浓郁的拉美音乐风格)3、根据片中出现的国家及民俗风情等说出该大洲的名字及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拉美音乐成因讨论交流1、课代表主持,请同学们按小组简介展示课前搜集准备的有关拉丁美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课代表及小组代表归纳评价作业情况。
3、教师小结: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
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族。
古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
音乐在当时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
16世纪后,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拉美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量欧洲音乐传入拉丁美洲,再就是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也带来了非洲音乐文化,因此,长期以来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的不断融合混血,便形成了如今拉丁美洲音乐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新格局。
教学意图:此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并增进同学之间学习情况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意识。
三、器乐赏析乐器特点:印第安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为发达,几乎没有弦乐器。
16世纪后从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弦乐器。
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欣赏内容:1、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2、器乐合奏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3、秘鲁乐曲《飞驰的鹰》4、多巴哥钢鼓合奏(一)聆听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辨听音色及演奏形式,感受节奏及旋律特点。
)(二)聆听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辨听乐器音色,感受乐曲情绪。
)乐曲特点:这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
采用五声音阶,乐句多下行趋势。
使用排萧、盖那笛、恰朗戈等民族乐器演奏。
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
(三)秘鲁乐曲《飞驰的鹰》方法建议:①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暴风雨来临、狂欢节之夜、飞驰的雄鹰)②亨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
③背景及乐曲介绍:(请学生简介秘鲁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见背景资料Ⅰ)④欣赏全曲(作品着重运用哪些音乐语言要素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⑤讨论分析: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排萧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 i | 5—| 5这样带有大调色彩的音调,此外速度的变化也使人感到振奋和力量。
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哼唱、欣赏、分析中,了解音乐语言是如何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
(四)欣赏多巴哥钢鼓合奏(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乐器及乐曲特点:钢鼓乐队以其强烈的节奏、激奋的情绪和强大的音响与狂欢节欢乐炽热的气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鲜艳夺目的色彩遥相呼应,十分精彩。
背景介绍:(见背景资料Ⅱ)方法建议:①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②问题讨论,了解该乐器的有关资料。
四、歌曲赏析民歌特点: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具有旋律美妙、节奏独特、和声浓郁、色彩丰富的特点,连续的切分音带有非洲音乐的痕迹。
旋律多采用近代欧洲大小调式。
拉美民歌虽千姿百态,但其多样性在文化本质上又是同根同质的。
尽管有着不同地区、不同族源音乐风格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拉美民歌有着惊人的整体性。
如同它的语言一样,其音乐特征的统一化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大陆,此外,载歌载舞的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欣赏内容:1、牙买加民谣2、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3、巴西民歌《在路旁》(一)听赏牙买加民谣方法建议:①能记住并模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旋律或节奏并说出其特点。
②感受、讨论乐曲情绪特点(牙买加是西印度群岛上美丽而富饶的国家,这里人民喜好音乐,歌舞风格多样。
这首民谣具有幽默、风趣、情绪热烈等特点。
)(二)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简介墨西哥:墨西哥位于北美洲西南部,拉丁美洲北部。
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
墨西哥是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国,古玛雅、阿兹台克文化就渊源于尤卡坦半岛,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之一。
首都墨西哥城是著名的文明古城,在政府大厦、学校、戏院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鲜艳的壁画。
鼓墨西哥城又称“壁画之都”。
音乐歌舞体裁“松”(见背景资料Ⅲ)1、欣赏《美丽的小天使》(男声重唱)歌曲特点:歌曲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
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歌词用西班牙语演唱,美声唱法。
墨西哥民歌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血缘关系。
“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
该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旋律流畅、切分节奏多。
表现了对聪明、美丽的墨西哥姑娘的赞美。
方法建议:①体验感受歌曲音乐特点?②说出其演唱形式?(吉他弹唱)③跟音乐哼唱旋律、讨论发表自己对该曲音乐特点的看法。
2、欣赏《美丽的小天使》(录像)①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西藏之行演唱实况。
②三大男高音演唱的录像(以上可任选观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巴西民歌《在路旁》歌曲介绍: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拉美民歌情调。
曲调轻松活泼,节奏明快,在我国广为流传,周总理十分喜爱这首歌。
方法建议:①听赏“马可波罗男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②听赏“黑鸭子女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③观赏视频歌舞演唱版本(以上三种可任选其一欣赏,也可将两个版本进行分析比较)教学意图:此环节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原则。
五、拉丁舞及音乐赏析欣赏内容:分别欣赏桑巴、伦巴及探戈三种拉丁舞蹈拉丁舞特点:拉丁舞是国际标准舞当中的一个舞系:其中包括:探戈、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等舞种。
拉丁舞热烈奔放,充满激情,风格各异,动感十足。
舞者忘情投入,如音乐中不断跳跃的音符,令观者如痴如醉,心情激荡。
因此,拉丁舞风靡世界,散发恒久魅力!六、评价总结:学生与教师对今天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自己体验感受作品的表现进行综合评议。
结束语:古典音乐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号召乐坛,流行音乐也以其猛烈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无法取代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越是民族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也越具有生命力。
尽管,拉丁美洲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与激情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