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pptx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pptx
方法(对照法):通过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 生成的色泽比较,从而控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
3.易碳化物的检查 检查易被硫酸碳化的小分子有机杂质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一). 杂质来源 ①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间氨基酚 ②对氨基水杨酸钠遇热受潮生成间
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醌型化合物
(二)检查 1.双相滴定法及原理 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 酚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提取后,在乙醚 中加水适量及指示剂后,用盐酸滴定,滴定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 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该方法胃双相滴定法, 生成的盐酸盐不溶于乙醚而转入水相。
九、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其高的分离效能,消除辅料的干扰, 供试品色谱图中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 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一). 杂质来源 原料残存或水杨酸脱羧(酚类); 副反应产物(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乙 酰水杨酸苯酯); 乙酰化不完全或水解产物(水杨酸及其氧 化产物)
苯甲酸及钠盐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剂反 应生成赭色沉淀;含硫的苯磺舒受热分解成亚 硫酸盐。这些性质可用于鉴别。
二 水杨酸类 (一)典型药物
贝诺酯
F
COOH
F
OH
二氟尼柳
(二)主要性质 基本结构为邻羟基苯甲酸,由于邻位的羟
基取代,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争强了羧基中氧 氢键的极性,使其酸性较苯甲酸增强。可采 用酸碱滴定法测含量。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取代苯基的一类羧酸化 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酸类、水杨酸类(邻羟 基苯甲酸类)及苯乙酸等芳酸类
多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除钠盐溶于 水外,一般难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等 有机溶剂,但含游离羧基的药物可溶于氢氧 化钠溶液。
羧酸 芳酸
一、典型药物的分类与性质 二、鉴别试验 三、特殊杂质检查 四、含量测定
第一节 典型药物的分类及性质
一 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
丙磺舒
COOH
CH3 CH3
NH
甲芬那酸
(二)主要性质
结构中羧基与苯基直接相连,具较强的酸 性,可用于含量测定。Ch.P(2005)以乙醇为溶 剂,用氢氧化钠直接滴定含量。
结构中的苯基及其取代基,具紫外和红外吸 收光谱, Ch.P(2005)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氯贝丁酯为苯氧基丙酸酯衍生物,易水解, 可用两步滴定法测含量,羟肟酸铁反应鉴别。 具有特征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第二节 鉴别试验
根据芳酸类药物性质,采用的鉴别方 法有:显色反应、沉淀反应、以及红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
一、FeCl3反应(呈色反应 ) 1.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
苯甲酸(钠) FeCl3 碱性或中性赭色
丙磺舒 NaOH 钠盐 pH 5.0~6.0 FeCl3 米黄色
3. 异羟肟酸铁反应
氯贝丁酯 KOH乙醇饱和溶液 盐酸羟胺乙醇饱和溶液 异羟肟酸盐 FeCl3 弱酸性 紫色异羟肟酸铁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的药物
E1% 1cm
=730~760
氯贝丁酯: max=226nm;288nm
羟苯乙酯: max=259nm
丙磺舒: max=249nm ;A=0.67
布洛芬: max=265nm~ 273nm
甲酚那酸: max=279nm~350
七、红外分光光度法
3000
2000 1800 1600
1000 800
υO-H 3100~2500 cm-1
水杨酸酯类药物水解生成游离水杨酸,游离 水杨酸受热易脱羧降解生成酚类。 Ch.P(2005) 收载的该类药物规定检查游离水杨酸及酚类杂质。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
CH3 CHCH2 CH3
CH COOH CH3
布洛芬
氯贝丁酯
(二) 主要性质
布洛芬为苯乙酸衍生物,酸性较弱,溶于 中性乙醇,可用氢氧化钠滴定含量。具有特征 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橙红色沉淀
三、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 Na 2CO3 水杨酸钠 醋酸钠 稀硫酸水杨酸(白色 ) 醋酸臭气
双水杨酯 NaOH 稀盐酸 水杨酸白色 (测定熔点), 可溶于醋酸铵
分离沉淀物,可溶于醋酸铵;于100105℃干燥后,熔点为156-161 ℃
四、分解产物反应
苯甲酸盐
苯甲酸钠 H2SO4 苯甲酸
生成的苯甲酸在试管壁上凝成 白色升华物
丙磺舒
丙磺舒
高温加热
发生SO
特臭
2
Hale Waihona Puke 丙磺舒 NaOH Na2SO3
HNO3
SO
2( 显硫酸盐反应)
4
五、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硫酸溶液 显黄色且有绿色荧光
六、紫外分光光度法
按照Ch.P(2005)的配制方法,各品种 的最大吸收及吸收度或吸收系数为:
贝诺酯: max=240nm
酯 υc=o 1760 cm-1
羧基υc=o 1690 cm-1
芳环υc-c 1610, 1485 cm-1
芳环邻二取代δC-H 750 cm-1
δO-H 920 cm-1
八、薄层色谱法
对于制剂的鉴别,由于辅料对某些鉴别 方法(如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可采用 TLC法进行鉴别,制剂的主斑点颜色与位置 与对照品的应一致。
(二). 检查
1. 溶液的澄清度
检查碳酸钠溶液中的不溶物。
检查的杂质:酚类醋酸苯酯,水杨 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原理:阿司匹林溶于碳酸钠溶液, 而杂质不溶。
方法:取阿司匹林样品0.50g,加热至 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 液应澄清。
2. 水杨酸的检查
原理:有游离酚羟基,阿司匹林无。 在弱酸性溶液中水杨酸与高铁反应呈紫堇色。
的药物的呈色反应
Ar OH FeCl3 pH4~6 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阿司匹林加水煮沸,铁盐反应 紫堇色 二氟尼柳乙醇溶解,铁盐反应 深紫色 对氨基水杨酸钠加稀盐酸,铁盐反应 紫红色 双水杨酸酯稀溶液,铁盐反应 紫色 贝诺酯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水解,加盐酸至微
酸性,铁盐反应 紫堇色
2. 苯甲酸盐与丙磺舒与三氯化铁试液 的呈色反应
Ch.P(2005)即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用氢氧化 钠滴定液测定水杨酸、阿司匹林、二氟尼柳 和水杨酸酯的含量。
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中含有游离的芳伯 氨基,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贝诺酯的取代苯环在紫外光区的特征吸收 可供含量测定;其乙酰化芳伯氨基,经水解 后显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
本类药物在弱酸性溶液中可与三价铁离子生 成紫色配位化合物,作为本类药物的特征鉴别试 验,亦可用于水杨酸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