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划分(使用版)
句子成分作用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 ——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主谓宾,定状补
主要成分主谓宾
顺 口 溜: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
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 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 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 句例:[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 地][同他]交谈。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 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四、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 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 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 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 ‖ 谓语 定︱ 中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 语 ‖谓 语︱ 宾 定︱ 中 定︱ 中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 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 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 的〉。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 处所的名词 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 动词很少作状语,介 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 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 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 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 补 牢牢记住别忘记!
1、主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 人”或“什么事物”,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 “什么”等问题。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 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例如: (1)中国人民 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 群众的切身事业。 (3)今 天 晚 上 特 别 冷。 (4)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5)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6)公正廉洁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 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 ‖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 ‖今年十六岁。 (4)鲁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 星期日。 (6)什么书‖ 他都看。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1、主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 “什么事物”,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 题。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 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例如: (1)中国人民 ‖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 众的切身事业。 (3)今 天 晚 上 ‖ 特 别 冷。 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 (4)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主语(代词) 谓语 (5) 笑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 谓语 (6)公正廉洁 ‖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并列短语)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六种成分
三种主要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枝叶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谓语:“—— ” 宾语:“~~~~” 定语:“()” 状语:“[ ]” 补语:“〈〉” 划在主语下面 划在谓语下面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用在状语前后 用在补语前后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 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 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 今年十六岁。 (4)鲁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2、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1)他只答应了一声。 (2)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3)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独立成分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 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例如: 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 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 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 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 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 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 意,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 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 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 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 更好地连接起来。 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 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 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 是全句所必需 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 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 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 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 在句中。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 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 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 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 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 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 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 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 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 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 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 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 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明天教师节。 她 大眼睛,红脸蛋。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 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 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 谓语(名词) 她 ‖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例如: 你来啦,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 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例如: 嗯,我这就走。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 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如: 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砰,砰, 门外响起了枪声。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 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 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 骨峰战斗。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 语、定语、状语、补语。
3、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 行为涉及的人或事 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服务的手段。 (1)什么‖叫信息? ~~~~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 ~~~~~~~~~~~~~~~~~~~~~~~~ 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说话要简洁些。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