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地 B.太阳 C.运动员
.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质点在第2秒内做减速运动
D.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零
1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图象如右上图所示,则A.在B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在C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在BC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D.在AB时间内火箭加速度
最大
1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6m,则可知
A.第1 s内的位移为3 m B.第2s末的速度为12m/s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3m/s2 D.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14.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内行驶540m,那
么它在最初10s行驶的距离是()
A. 90m
B. 45m
C. 30m
D. 15m
15.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
为1.5 m/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 mm ,则此人的心率为
A.80次/ min B.70次/ min C.60次/ min D.50次/ min
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其中16题8分,17题12分。
1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
器,它使用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
作电压为__________。
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__s打一
个点。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__V。
17.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 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两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8、我国空军科研人员在飞机零高度、零速度的救生脱险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成功.由于飞机发生故障大多是在起飞、降落阶段,而此时的高度几乎为零高度.另外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突然停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脱险非常困难.为了脱离危险,飞行员必须在0.1 s的时间内向上弹离飞机,若弹离飞机的速度为20 m/s,试判断弹离飞机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大.
19、汽车以2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4.0m/s2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则刹车后4s末和8s末的速度各是多少?
2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
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B时的速度为多少?
灵寿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速度v B v C v D v E v F
数值(m/
s)
0.479 0.560 0.640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BC C CD BD C D A D AB D C C
二、填空题(共20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8、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飞行员弹离过程中的加速度
a=
v-v0
t
=
20-0
0.1
m/s2=200 m/s2.
19、解:由题以初速度v0=28m/s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加速度a=﹣4.0m/s2,
刹车至停止所需时间t=(v t﹣v0)/a=(0﹣28)/(﹣4.0)s=7s。
故刹车后3s时的速度v3=v0+at=28m/s﹣4.0×4m/s=12m/s
刹车后8s时汽车已停止运动,故v8=0
13 14 15
A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