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在口岸大通关中的应用PPT(26张)

信息化在口岸大通关中的应用PPT(26张)

海关信息化支持扩大内需 为企业快速通关服务
海关总署 杨国勋
2008年12月
内容提要
一、当前进出口发展形势和海关应对态度 二、信息化在口岸大通关中的应用原理 三、海关当前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四、国际海关现代化和贸易便利化简介
一、当前进出口发展形势和海关应对态度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并已影 响到实体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内经济增长放 缓趋势明显。
·信息化用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既对合法进出的低风险货物简化手 续,加快通关,又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到刀刃上, 是海关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思路。通过应用信息系 统的数据挖掘、分析、共享功能,可以全面推行 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开展以企业为单元的诚信 管理,对各个加工合同、各批进出口货物自动评 估风险,突出重点,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理。
·海关对进出口发展形势的分析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进出口可能增速放缓甚至 下降,但也要注意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我国扩大内需有基础、有条件,而投资、出口和消费
三方面都涉及原料、半成品、制成品进出口; --美欧亚各国出台救市措施,力图阻止危机在产业链中
传递,并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金融危机下奢侈品销量会下降,我国中低档产品则可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重大 调整,研究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推进 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投资力度,保持进出口 稳定增长,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退税率,增 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以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海关对进出口发展形势的分析
海关为国家把守经济大门,一直把自身工作放在 国家经济发展大格局下审视,根据国家对口岸物流管理 的要求和通关管理的特点,在信息化基础上不断深化业 务改革。因此海关十分关注当前形势下进出口的发展变 化动向,分析业务量是否会萎缩,对通关效率是否要求 更高,研究海关应做些什么努力。
·信息化用于政策调整和通关流程改革
信息化使数字化的政策法规调整方便、快捷,对集 中式数据库一处修改,全国统一执行。
同时,通过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克服时空鸿沟, 可进一步对通关流程进行“前推”、“后移” 等合理 改造。例如“提前申报,货到验放”、“预约通关”、 “加急通关”、“集中申报”、“属地申报,口岸验 放”、“无纸通关” 等,既方便了企业,也减少许多
能受青睐; --加工贸易向它国转移趋势也可能放缓;……
·海关对进出口发展形势的分析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更激烈,零售和供货 商为减小风险,会更倾向见订单才进货,这就要求 大大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供应链物流的可预见性。 口岸物流的效率将进一步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 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加快口岸物流大通关速度和便 利化的要求势必更加强烈。
·AA类企业优惠措施
--提高登记审核效率,缩短A 、AA类企业评 定时间,并开发企业动态管理系统,向企业 动态管理转变;
--对A、AA类企业提供提前申报、预约报关、 门到门服务、降低查验率、优先办理验放和 其他有关手续…
--对AA类企业予以免担保通关待遇。
·提供个性化政策法律支持服务
·信息化用于法制管理
口岸大通关监管本质上是法制管理。通过信息化 的数据存储、查证功能,并通过联网申报、数字签名 落实法律责任,可充分发挥法制的威慑力。而依靠法 制来规范企业进出口和市场行为,避免事事都要采用 审批、查验的繁琐手续,又可极大地简化通关程序。 今后对于各类服务产品和无形产品的网上交易或电话 交易,依靠法制进行监管更是必由之路。
·信息化用于综合治理
通过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使得口岸各管理单位之 间、一个单位内的各部门及前后各管理环节之间,实现 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在不改变管理组织和分工格局的情 况下,就能使管理部门利用互通信息形成整体合力,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一方面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又使 企业避免重复办理手续和接受重复查验,促进了贸易便 利化。特别是使出口退税、收付汇大大简化手续,加快 资金到位,对外向型企业保增长有重要现实意义。
·海关应对新形势挑战的态度
海关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当前促进经济平 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决心充分发挥海关工 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范围内, 利用信息化的强大功能,提出了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 济发展的《十项措施》,并务求落实到位,产生实效。
二、信息化在大通关改革中的应用原理
--加快推动电子口岸“单一窗口”等口岸大通关建设。
·实行担保通关
--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海关内部网为企业提 供担保登记,实施“先放后税”的快速通关模式;
--对提供银行担保确有困难的企业,经总署批 准后也可登记实施资产质押担保,采用“先放后 税”通关;
--大型中央国企可在系统内登记银行总担保, 使其分公司、子公司一并享受“担保放行”待遇。
海关提出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 许多政策,都是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防范走私违 法和恐怖活动前提下,基于风险管理、综合治理、法 制管理,及合理调整通关作业流程等先进的管理理念 和思路,为合法进出口提供通关便利。海关的信息化 系统,特别是集中式数据库和面向系统整合的体系架 构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改进通关作业模式和流程
--通过采用集中式数据库和异地海关操作授权联网, 落实“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应转尽转”。
--对确认拥有自主品牌、 核心技术的,或有竞争力和 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 及国内需要的设备、能源 原材料等进口,实行便捷通关。
--增加子系统间数据交接功能,实现特殊监管区、保 税监管场所、口岸监管现场间的联动通关;
三、海关当前促进贸易便利化的主要措施
口岸物流大通关的便利化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将增强我国企业在今后更为复杂激烈的国际 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在 当前形势下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又将使海关在面临 更复杂繁重的业务量时能够从容应对。
海关提出的《十项措施》已正式分布,根据实 际需要对目前试点或局部地区做法扩大应用范围, 或提出的新政策措施,都将在信息化的支持、保障 下尽快予以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