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闵一行政管理学第三次计分作业一、多选题1、行政决策的陷阱与障碍有()A.决策者的过度自信B.框架效应C.忽视性偏差D.难以权衡不同层次的目标E.没有找到对策的问题2、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A.以组织的信息需要为依据的原则B.利用性原则C.成本最低的原则D.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E.高效原则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A.以顾客关注为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原则D.持续改进原则E.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4、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A.时效性B.准确性C.行政信息的效用性D.行政信息配置的权威性E.行政信息传递的规范性5、行政财力资源配置的功能有()A.积极发展生产B.改善经营管理C.加速技术改造D.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效率E.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6、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有()A.制定目标前的准备工作B.目标制定C.目标的实施D.检查结果,信息反馈和处理E.赏罚分明7、行政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A.社会调查法B.统计分析法C.心理测评法D.政策分析法E.现场观察法8、知识管理应用的主要领域有()A.政府知识管理B.组织的知识管理C.教育知识管理D.图书馆知识管理E.个人知识管理9、定性决策法有()A.头脑风暴法B.德尔菲法C.列名小组法D.时间序列分析法E.SWOT分析法10、标杆管理的特点()A.标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B.标杆管理更具体,明确,可行C.标杆管理注重实践D.标杆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E.标杆管理更注重科学11、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A.岗能匹配B.优势定位C.内部为主D.动态调节E.合理分配12、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程序()A.信息的收集B.信息的加工C.信息的传递D.信息的反馈E.信息的落实13、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有()A.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B.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C.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D.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E.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14、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为()A.制定计划B.初步调查C.管理控制评估D.详细评估E.撰写评估报告15、实施战略管理的限制因素()A.战略制定主体的片面性B.战略客体的疏忽C.战略弹性问题D.传统战略推行过程的限制E.战略环境的影响16、实施目标管理的原则()A.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B.督促检查必须贯穿始终C.严格成本控制D.考核评估必须公平,到位E.赏罚必须分明17、行政物质资源配置的特点()A.服务性B.技术性C.事务性D.复杂性E.合理性18、提升私人行政创新能力的策略()A.管理创新型组织B.创新的战略定位C.创新管理的执行D.向市场学习E.企业从合作中学习19、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A.全面性B.质量第一C.顾客至上D.预防性E.科学性与先进性20、行政绩效的特点()A.导向性B.联系性C.社会价值观念性D.相对性E.绝对性2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限制因素()A.对全面质量管理认识不够B.组织的惰性C.组织成员的学习程度或认可程度D.组织对理论的盲目崇拜E.缺乏勇气,不重视执行22、行政管理者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A.直线管理人员B.参谋人员C.高层管理者D.中层管理者E.基层管理者23、行政绩效评估的原则()A.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B.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C.现实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结合的原则D.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E.战略与战术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4、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A.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B.统筹全局的原则C.当前与长远兼顾的原则D.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E.综合平衡的原则25、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分类()A.行政信息资源的数量配置B.行政信息资源的时间配置C.行政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D.行政信息资源的质量配置E.行政信息资源的成本配置26、行政财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有()A.生财有道B.聚财有度C.用财有效D.统筹兼顾E.综合平衡27、行政物资资源配置的原则()A.依据规则管理的原则B.公私分开的原则C.分配过程中的节约原则D.集中管理的原则E.自动化的原则28、行政绩效评估的标准有()A.行政活动的质量标准B.行政活动的数量指标C.行政活动的时效标准D.行政活动的费用指标E.行政活动的产出标准29、行政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方法()A.人岗关系型B.移动配置型C.流动配置型D.固定配置型E.岗位分析30、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有()A.行政环境因素B.行政组织因素C.行政人员因素D.科学技术因素E.行政战略因素二、判断题1、行政人力资源的配置仅是静态地对人员岗位的配置。
()√×2、企业发生职位空缺时,应以外部招聘为主。
()√×3、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物质激励。
()√×4、目标管理看重的是目标,不以结果来判定和评价一个人。
()√×5、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6、绩效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
()√×7、社会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
()√×8、行政绩效是效果与消耗之比。
()√×9、SWOT分析法是实施战略管理的众多方法之一。
()√×10、知识管理强调按“知”分配。
()√×11、优势定位,即要根据组织中每个人的优势来确定人员的职级,将员工安排在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12、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对行政绩效的评估和测定没有影响。
()√×13、行政信息资源是未经加工的数据。
()√×14、人力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5、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成为最大的资产和推动力。
()√×16、行政信息资源配置注重时效性。
()√×17、行政监督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行政监察,行政纠错和行政防护三个方面。
()√×18、目标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管理。
()√×19、岗能匹配是要求任职者的能力和其所任岗位的能力要求相一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0、标杆管理由美国施乐公司首创。
()√×一、多选题1、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A.行政责任的主体B.行政责任行为C.行政责任结果D.因果关系E.行政责任客体2、行政决策的陷阱与障碍有()A.决策者的过度自信B.框架效应C.忽视性偏差D.难以权衡不同层次的目标E.没有找到对策的问题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A.以顾客关注为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原则D.持续改进原则E.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4、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A.时效性B.准确性C.行政信息的效用性D.行政信息配置的权威性E.行政信息传递的规范性5、行政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包括()A.对应关系B.交换关系C.融合关系D.影响关系E.制约关系6、行政财力资源配置的功能有()A.积极发展生产B.改善经营管理C.加速技术改造D.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效率E.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7、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有()A.制定目标前的准备工作B.目标制定C.目标的实施D.检查结果,信息反馈和处理E.赏罚分明8、行政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A.社会调查法B.统计分析法C.心理测评法D.政策分析法E.现场观察法9、知识管理应用的主要领域有()A.政府知识管理B.组织的知识管理C.教育知识管理D.图书馆知识管理E.个人知识管理10、定性决策法有()A.头脑风暴法B.德尔菲法C.列名小组法D.时间序列分析法E.SWOT分析法11、标杆管理的特点()A.标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B.标杆管理更具体,明确,可行C.标杆管理注重实践D.标杆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E.标杆管理更注重科学12、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A.岗能匹配B.优势定位C.内部为主D.动态调节E.合理分配13、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程序()A.信息的收集B.信息的加工C.信息的传递D.信息的反馈E.信息的落实14、目标管理的特点()A.强调组织成员的参与B.强调个人的自我控制C.强调分权和权力的下放D.重视绩效看重实际的效果E.注意总结经验15、按照监督的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A.政党监督B.国家监督C.社会监督D.公民监督E.外部监督16、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有()A.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B.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C.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D.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E.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17、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为()A.制定计划B.初步调查C.管理控制评估D.详细评估E.撰写评估报告18、实施战略管理的限制因素()A.战略制定主体的片面性B.战略客体的疏忽C.战略弹性问题D.传统战略推行过程的限制E.战略环境的影响19、实施目标管理的原则()A.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B.督促检查必须贯穿始终C.严格成本控制D.考核评估必须公平,到位E.赏罚必须分明20、行政物质资源配置的特点()A.服务性B.技术性C.事务性D.复杂性E.合理性21、提升私人行政创新能力的策略()A.管理创新型组织B.创新的战略定位C.创新管理的执行D.向市场学习E.企业从合作中学习2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A.全面性B.质量第一C.顾客至上D.预防性E.科学性与先进性23、行政绩效的特点()A.导向性B.联系性C.社会价值观念性D.相对性E.绝对性24、行政管理者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A.直线管理人员B.参谋人员C.高层管理者D.中层管理者E.基层管理者25、行政绩效评估的原则()A.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B.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C.现实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结合的原则D.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E.战略与战术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6、实施标杆管理的原则()A.事前规划原则B.动态管理原则C.全员参与原则D.运用反馈原则E.持续改进原则27、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A.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B.统筹全局的原则C.当前与长远兼顾的原则D.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E.综合平衡的原则28、行政绩效评估的标准有()A.行政活动的质量标准B.行政活动的数量指标C.行政活动的时效标准D.行政活动的费用指标E.行政活动的产出标准29、行政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方法()A.人岗关系型B.移动配置型C.流动配置型D.固定配置型E.岗位分析30、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有()A.行政环境因素B.行政组织因素C.行政人员因素D.科学技术因素E.行政战略因素二、判断题1、行政人力资源的配置仅是静态地对人员岗位的配置。
()√×2、企业发生职位空缺时,应以外部招聘为主。
()√×3、提倡目标管理就必须相信“社会人”理论和X理论。
()√×4、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物质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