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异同点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异同点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异同点
择提供参考。

投资者在具体运用时应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方可实现效用最大化。

【王津朔】:应用技术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王津朔】:应用技术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指标的背离:指标的走向与价格走向不一致
指标的交叉:指标中的两条线发生了相交现象,常说的金叉和死叉就属这类情况
指标的位置:指标处于高位和低位或进入超买区和超卖区
指标的转折:指标的曲线发生了调头,有时是一个趋势的结束和另一个趋势的开始
指标的钝化:在一些极端的市场情况下指标已失去了作用
人们在使用技术指标时,常犯的错误是机械地照搬结论,而不问这些结论成立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意外。

首先是盲目地绝对相信技术
指标,出了错误以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技术分析指标一点用也没有。

这显然是错误的认识,只能说是不会使用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是有用的,出问题的是使用的人。

每种指标都有自己的盲点,也就是指标失效的时候。

在实际中应该不断地总结,并找到盲点所在。

这对在技术指标的使用中少犯错误是很有益处的。

遇到了技术指标失效,要把它放置在
一边,去考虑别的技术指标。

一般说来,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众多的技术指标,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几个能对我们进行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了解每一种技术指标是很必要的,但是,众多的技术指标我们不可能都考虑到,每个指标在预测大势方面也有准确程度的区别。

通常使用的手法是以四五个技术指标为主,别的指标为辅。

这四五个技术指标的选择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不能事先规定,但是,随着实战效果的好坏,这几个指标应该不断地进行变更。

更多详情请可腾讯在线咨询搜索【王津朔】,为您解决黄金、白银投资路上的一切忧愁与困难,为您的投资带来更多实质性,有效的帮助。

投资金融类公司注意什么?
金融企业上市,将构造一个市场举足轻重的蓝筹板块。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金融企业比一般企业资产规模大、收益稳定,更由于行业
本身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金融企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大。

与此相应的是金融企业在证券市场的特殊地位。

在海外证券市场中,金融股以其回报稳定、股本规模大等特点,成为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美国的JP摩根,日本的富士银行,还是香港的汇丰控股,对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和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香港,汇丰控股的股价涨跌,直接影响到港股的人气。

金融类上市公司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相比具有规模大、服务内容特殊、负债比率高、运作的金融资产风险大、经营区域分散、电算化程度高、大量涉及普通居民的切身利益等特点。

与国际金融类上市公司相比,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还存在着法规不健全、资本充足率过低、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

同时,我国的会计、审计有关制度呆坏帐分类不细,准备金率不高,致使我国金融企业在动作中存在着不良资产得不到及时化解、审计准则不健全、注册会计师的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准不高、提供的审计报告可信度不强、各种风险不能充分揭示等问题。

现行会计、审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尚不能充分反映金融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投资者难以据此正确判断投资风险,因此投资金融类上市公司有着特殊的风险。

为了从金融机构的复杂性出发,强调金融企业上市信息披露的准确、完整和充分,特别是对资产质量、内控机制和一些与一般上市公司不一样的会计科目加强了解,
目前,中国证监会已经制定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1-6号,主要的披露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质量状况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资产质量是衡量一家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申请发行上市的金融企业,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的一般性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如此,所有的企业都要按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的要求,对各项资产的可能损失,提足各项损失准备,即应收款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

对金融企业来说,还要严格按照各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2)敏感性会计信息。

金融企业的敏感性会计科目,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反映公司资产质量与经营状况、揭示潜在风险的科目。

这些科目的内容对投资者的判断和投资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

(3)内控机制的建立。

一个健全的金融企业内控机制,涉及其稳健经营和防范风险,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以往我国许多金融企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内控机制不健全有关。

金融企业申请发行上市,应该向投资者披露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状况。

如,以往产生许多问题的制度性原因是否已经改变,违规操作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当年公司盈利性如何,以及如果保证盈利等。

只有把这些都向投资者进行充分披露,才能树立起投资者的信心。

为了保证申请上市的金融企业很好的遵守上述重要内容的信息披露,除要求金融企业自觉履行相应义务外,还要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

在一段时间内,还可以考虑是否有必要让企业聘请境外中介机构,出示验证报告,以做备考。

投资者在对金融类上市公
司尤其是其中的商业银行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同时关注收益性及其成长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各个方面。

银行发行上市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是投资者是可靠和最全面的资料来源,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以考察该银行的投资价值所在。

主要分析以下要点。

(1)收益及其增长情况。

首先根据公布的财务数据看银行的收益情况,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

(2)安全性状况,主要是银行的资产状况。

由于商业银行目前仍然以信贷业务为主,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的状况基本上决定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这也是我国所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流动性状况。

一般情况下,银行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

但流动性危机一旦发生,则可能引发挤兑,造成商业银行信誉受损。

因此,银行总是把流动性管理作为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除息价格_除权除息价格计算
上市证券发生权益分派、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交易所在股权登记日(B股为最后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对该证券作除权除息处理,除权、除息参考价格的计算公式为: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配(新)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除权除息价格计算
股票的除权除息参考价的计算公式有两种,沪市、深市各不相同。

沪市:
除权参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率-派息率)/(1+送股率+配股率)(结果四舍五入至0.01元)。

例:某上市公司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3股,派2元现金,同时每10股配2股,配股价为5元,该股股权登记日收盘价为12元,则该股除权参考价为:(12+0.2×5-0.2)/(1+0.3+0.2)=8.53(元)
深市:
与沪市有所不同,其计算方式以市值为依据,其公式为:
除权参考价=(股权登记日总市值+配股总数×配股价-派现金总额)/除权后总股本(结果四舍五入至0.01元)。

其中:
股权统计日总市值=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除权前总股本。

除权后总股本=除权前总股本+送股总数+配股总数。

例:深市某上市公司总股本10000万股,流通股5000万股,股权登记日收盘价为10元,其分红配股方案为10送3股派2元配2股,共送出红股3000 万股,派现金2000万元,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放弃配股,实际配股总数为1000万股,配股价为5元,则其除权参考价为:
(10×10000+1000×5-2000)/(10000+3000+1000)=7.36(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