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结合使用一、基本面分析师和技术分析师互相攻击对方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期货、外汇以及股市分析的理论主要有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两大门派,这两大门派互相攻击对方的缺点。
一般在介绍技术分析的书籍中,前几页往往是攻击基本面派,语气很尖锐,借此树立起技术分析的权威,以技术分析代表大师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为代表;而在介绍基本面分析的书籍中,作者一般都不直接指出技术分析的缺点,而是包含在书的内容中间或者后面,语气比较委婉,以基本面分析大师罗杰斯的《热门商品投资》为代表,其中罗杰斯在书中有一句话:坦率地讲,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还从没有见过有人从技术分析中致富(他们大多数是靠出售技术分析的书籍而赚了很多钱)。
这两大理论互有优缺,不能绝对地说谁好或者谁差,要看具体的资金规模、投资策略、应用场合等方面,如果能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那么对行情分析判断的成功率将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技术派攻击基本面派的两大主要理由是:第一,供求规律在具体应用时,要求操作者具有极高的专业理论修养,这属于经济学家的工作范畴;第二,基础分析要求拥有完备的即时资料,最新的市场信息迅速就被价格消化,操作者听到的信息都已经是过时信息,毫无价值。
其实技术派并没有真正去了解基本派所研究的内容,当然对于比较高深的逻辑演绎、影响因子、量化研究等相关内容,确实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但这些对于行情的判断来说,只能提高比较小的成功率,或者近期来说没有太大价值。
对于小资金投资者来说,对这些知识的研究投入较大,对近期收益难以带来多大好处,成本收益不合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资金投资者不能够去研究基本面,实际中,对近期行情走势影响比较大的往往是那些并不难理解的国家政策、经济消息、供需信息等,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并不需要很深的专业背景,略微有一些相关知识的投资者,都能够做出定性化的判断,能极大地提高行情判断的成功率,对这些信息的研究投入少,收益却很大,成本收益是合理的,所以值得普通投资者去研究。
另外,最新的信息确实很快就体现在商品价格中,但不能被迅速消化,至少有跌停板和涨停板的限制,一个重大的信息往往对行情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月两月,甚至一年两年,普通投资者虽然不能第一时间入场,很容易错过很小一段行情,少赚一点,但可以赚后面的行情,收益并不小,所以普通投资者很有必要追踪即时信息。
当然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对基本面的研究就更不可缺少了,他们管理的资金较大,哪怕对行情判断能提高一小点的成功率,总收益便可增加不少。
所以技术派对基本面派的攻击是站不住脚的。
基本面派攻击技术派的主要理由有两个:第一,技术分析的预言自我应验,第二,到底能否用过去的价格资料来预测下一步的价格方向?其实基本面派并没有深层次地了解技术分析理论,技术理论有十几种,仅技术指标一项,就在80种以上,对每个理论或者每个价格现状,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以形态理论为例,价格形态是客观的,而研读形态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具体以M(双头)来说明,M 形在完成之前,颈线的确定不是固定的,对交易量和持仓量变化程度的认识也不是固定的,所以对是否是M形会存在较大的争议,很可能被一些分析者认为是对称三角形,误认为是持续形态,等等,总之,图表形态机会从来没有清楚得能让有经验的分析师们意见一致的时候,即便大多数分析者预测差不多,但他们也不一定在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入市,可能提前入市,也可能确认后入市,也可能反扑时入市。
图表形态例如M形绝对不是某个人首次异想天开地提出来,然后全球的投资者都跟从,形成M形就看空,然后M形就成了日后的价格规律,除非这个人是上帝,为人类规定好了一切规律。
实际中,图表形态在开始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后来被某个人发现了,并且提出来,其他人就用过去的历史数据来检测这个形态,发现吻合率比较高,在预测未来走势的时候,也是屡屡得手,于是图表形态就形成一个基本理论,被传播开来。
技术分析的其他理论派别和形态理论是一样的。
基本面派觉得技术分析不靠谱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其实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群体规律,大致意思是指,个体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但群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就如同量子力学的理论,在微观世界中,单个粒子的运动是不确定的,测不准是准则,但多个粒子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够发现并利用这些规律。
这些规律的发现和解释是基于历史数据和心理学,一些技术理论是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的,只不过在介绍技术分析的书籍中,大都是直接把技术理论提出来,而没有去解释背后隐藏的理论基础。
另外,关于第二点疑问,过去的价格数据能否预测未来,这其实也是基本面派面临的问题,基本面派大量研究过去的历史数据,无非就是希望从这些历史数据中判断出未来的走势,所以在这一点上,基本面派攻击了技术分析派,其实也等于攻击了自己。
二、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差异技术派和基本面派相互攻击对方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是站不住脚的,所以现实中总有基本面分析师,也有技术分析师,这也说明两者都有优点,如果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各自的缺点,那投资的成功率将极大地提高。
我们现在探讨一下两种理论的差别。
1、市场的正确性技术分析者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所以技术派的第一条准则是:顺着趋势走,或叫顺势而为。
基本面派认为,市场并不是永远是正确的,市场犯错误的机会对于基本面研究者来讲,就是最大的机会。
索罗斯是寻找市场犯错误的机会来获取巨额利润的高手,巴菲特也是通过寻找被低估的企业来进行投资。
市场犯错误,本质上就是趋势追逐者,或者技术派在犯错误,技术派导致市场出现被低估和高估的机会,基本面研究者才能利用这样的机会建立足够的仓位。
而当基本面派建立了仓位,价格开始向基本面回归时,形成了趋势,技术派便有了进仓的机会。
可以说成,技术分析派为基本面派创造了建仓的机会,而基本面派也为技术派提供了盈利的机会。
2、机会的来源性对于技术分析来讲,机会是等出来的,有效的机会是用止损换来的。
市场突破、交易信号的出现就是他的交易机会,所以技术分析派讲究不要去预测市场,市场也根本不可预测。
对于基本面分析来讲,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研究出来的,他们挖掘历史数据,分析现在状况,找出市场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机会。
3、投资对象的一致性对于技术分析者来讲,任何投资对象都是一样的,商品之间,以及商品和股票之间,或者和外汇之间,都是一样的,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都是由K 线、时间、价格组成,没有区别,技术理论可以毫无变化地用来分析任何一个投资对象。
但对于基本面研究来讲,铜就是铜,大豆就是大豆,他们之间的差别很大,研究的资料和工具是不同的,不是一个符号。
5、价格趋势变化的时间前后性供需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市场的价格,所以任何价格趋势的变化都是由基本面决定的,基本面的变化才会导致价格趋势的变化,所以基本面具有前瞻性,在价格变化之前发生。
而往往市场形成趋势之后,技术分析才会产生进仓信号,在价格趋势变化之后发生,所以技术分析具有滞后性,可以看成对基本面的确认。
6、确定性基本面分析的因果关系明确,从最基本的理论出发,经过科学的逻辑推导和演绎,能得出确定性的结论,所以基本面的分析具有科学性,结论是确定的(至少从理论上是如此)。
但技术分析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不具有强有力的因果关系,最多属于统计学,所以它分析的结论具有概率性。
三、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如何完美地结合起来单纯的基本面操作具有很大的风险。
如果说股市可以纯粹用基本面来分析的话,那么期货市场则万万不可,因为基本面的变化和价格趋势变化之间往往存在一段时间的间隔,可能几天,也可能几周甚至几个月,也就是说价格趋势的变化滞后于基本面的变化,而期货市场是10倍放大效应,没能等到价格趋势发生变化,这段时间就足以把你赶出这个市场,没有翻身的余地。
另外由于基本面的复杂性,对基本面的变化,不同的经济学家都可能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
可能因为以上两点,到目前为止,国内的期货投资机构一般比较偏重于技术分析,对基本面的研究投入较少。
单纯的技术性交易具有很高的成本。
由于技术分析的结果不具有确定性,做的是概率事件,虚假突破大量存在,无效交易信号经常发生,回避和改正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止损。
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交易就是不停地用止损去寻找机会,用赔的钱去寻找正确的方向。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大量的资金消耗在止损里,获得的利润也被止损抵消;重要的是,多次止损,可以把一个人的自信心打消,投资决定变得犹豫不决,从而错过了许多机会。
我们结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优缺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两者可以结合起来:1、投资策略投资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的投资策略就是跟趋势走。
约翰墨菲有一句期货的至理名言: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一个中等规模的趋势,少则能持续几个月,大则能持续几年,大规模的趋势能持续几十年。
基本面分析师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指出,从上个世纪以来,商品已经经历了三个牛市,每个牛市的持续时间为17年多一点,目前我们这个牛市是从2000年开始,少则能持续到2013年。
罗杰斯另外也指出,商品的熊市大约也是经历18年左右。
当然罗杰斯所说的趋势是较大规模的趋势,我们看一个中等规模的趋势,跟随经济周期而波动。
通常所说的经济周期是指8-10年左右的时间,每一轮经济周期中,上涨的时间占多大半,下跌的时间较短,一旦进入上涨趋势,行情会持续大部分的时间。
所以罗杰斯说的第一句话:除非商品价格出现难以置信的高昂,否则就不要轻易做空;第二句话是:除非你能给自己找出充分的做空理由,否则不要轻易做空。
罗杰斯说的话和约翰墨菲类似,都是指跟随趋势而走,不过罗杰斯指的趋势是上涨趋势。
当然趋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除非基本面发生重大的变化。
多大级别的基本面变化,就会引起多大级别的趋势,重大的基本面变化,会引起较大的趋势,小的基本面变化会引起小的趋势。
当然如果小级别的基本面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不断加重,当积累到较高的程度时,其能力就足以影响到这个趋势,虽然上一级别的基本面没出现变化,但聚集巨大能量的小级别基本面就可以改变这个趋势。
例如,虽然某个商品的库存一直持续下跌,但由于外部的不利环境致使商品的价格连续下跌,等到商品库存的绝对水平低到一定程度,例如历史最低水平,商品此时会出现单边的逼空走势,价格一路上涨。
在跟随一个趋势时,首先要判断导致市场形成这个趋势的最重要的基本面是什么,是多大级别,一般来说,除非这个基本面或者更大级别的基本面发生变化,否则这个趋势会一直延续,小于这个级别的基本面出现不利的变化时,会引起小幅度的反弹,形成波段,但波段完成后,又会按照原有趋势进行。
做趋势的投资者,是不关心这些小级别的基本面,他们只关心这个级别的基本面和更大一级别的基本面。
级别越大或约重要的基本面,约难以变化,持续的时间越长,于是跟随这个趋势的时间便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