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效果分析

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效果分析

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效果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所以不断的关键是新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鉴于中国当前建筑节能的常见技术问题,分析了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评价方法;环境
前言
在全世界追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时候,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被建筑行业关注。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

建筑节能作为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组织。

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因而建立科学的建筑节能评价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筑节能的价值
1、建筑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建筑行业的关注。

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高于能源增长的速度,能源问题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以适应人口增加和能源枯竭的现实赋予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巨大经济潜力。

2、建筑节能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需要。

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

排放碳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二氧化碳积累,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酸化,甚至导致地球产生重大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

随着城镇建筑的迅速发展,采暖和空调建筑、生活和生产用能日益增加,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长,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节能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3、建筑节能减少建筑物的运行费用,提高开发商的竞争实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购房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的质量。

因此考虑多绿化和建筑物理环境中的综合因素,无疑会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为开发商创造强劲的竞争优势。

二、建筑工程的节能措施
影响建筑节能的因素有很多,如建筑物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换气次数等,墙体节能建筑保温分为建筑内保温和建筑外保温两种。

外保温是在外墙外表面上做保温材料,覆以防水层,起到保温的构造方法。

内保温就是在建筑外墙的内表面上加设保温材料。

2、门窗节能
门窗具有采光、通风和围护的作用。

然而门窗又是最容易造成能量损失的部位。

因为玻璃的传热能力比砖墙大许多。

改善门窗绝热性能的首要措施是增加窗玻璃层数,在内外层玻璃之间形成封闭空气层,还可以加设门窗密封条提高门窗气密性。

衡量门窗性能的指标包括四个方面:隔热保温性能、采光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阳光得热性能等。

3、屋面节能
屋顶由于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所以也要进行隔热设计。

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

国内常用的几种节能屋面是:架空型保温屋面、高效保温材料屋面、浮石砂保温屋面的倒置型保温屋面。

隔热设计主要有隔热材料隔热和隔热构造隔热。

现在有一种将空气作为隔热材料的特殊做法,很廉价的隔热方式--空气层的隔热。

其原理是通过降低传热达到隔热,隔热性能良好。

屋顶隔热降温的方法有:架空通风、屋顶绿化、屋顶蓄水或定时喷水等。

4、采暖节能
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中吸收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实现低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新节能技术-水源热泵系统。

考虑到人体对舒适的本能要求,室内应采用吊顶冷辐射和地板采暖技术。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采暖能耗,达到舒适、节能的双重目的。

5、通风节能
良好的建筑通风对于建筑、人和环境都有较大的热舒适作用,空气对流可以有效带走室内的热量,并且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自然方式。

现在的通风节能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地下凉风应用、烟囱效应和风洞效应应用。

三、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1、低能耗建筑技术
(1)、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则
①考虑我国的气候条件、生活方式,②现有的建设材料、资源和技术,③建筑能耗的分配比例,抓住主要的能耗方面比如外墙、外窗、屋面等。

(2)低能耗建筑的技术
①外墙节能:以高效保温材料为外墙保温技术支撑,应用自身具有调温性能的相变储能、蓄热材料对室温进行调节。

外墙保温节能技术能对建筑物所有外墙、所有外立面及附墙部件进行保温处理。

②屋面节能:屋面的保温隔热与防水是其主要功能,常规的屋面保温材料与防水材料存在性能单一问题,防水的不能保温,
保温的不能防水。

③外窗及遮阳节能:外窗是围护结构各部分中热工性能最差的部分。

外窗由于具有高效保温和吸收太阳能的性能,因此,其吸热和放热中的程度是一样的。

如何实现超低能耗改善外窗的性能?以充气、中空、低辐射玻璃为主,窗框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气密性、抗风压性能,配以优质的具有密闭、隔热、通风、防盗功能的外遮阳系统。

④采暖节能:采暖系统中多使用太阳能集热技术。

利用太阳能取暖可既方便又环保还可以省资源。

在夏季宜采用水蒸气蒸发制冷系统。

由于住宅室内外的温度交换被窗户与墙体隔绝了,因此无需采用通过空调的手段强升温或者强降温。

2、环境与环保技术
此技术指在在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环境净化承担能力,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尽可能地减少护环境的污染。

主要的技术有:①建筑物绿化技术(含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②节水综合技术,包括采用雨污水收集回用技术、节水器具、地保水技术。

3、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使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并减少设备的使用,节省能源的同时,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环境负荷。

四、建筑节能的评价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

建造的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因素,合理设计,并严格接受审核。

充分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模拟为工具,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

有助于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是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

评价方法可采用的是模拟其运行状况的方法。

其系统特点归纳起来,这一评价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解决问题
b.数据准确,能给予用户和房地产开发商明确的结论和指导依据;
c.相对灵活,可允许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节能和环境效果;
d.综合机制完善,可操作
五、结束语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是当前建筑的时代潮流,不要再倡导恒温、恒湿的高舒适度概念,人们应该回归自然,符合自然规律的条件,建筑物应该提供给人们适合生活的湿度、温度。

建筑节能一次投资可能比较大,但是带来的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建筑节能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请健康绿色的低能耗建筑能够真正走进我国百姓的生活吧。

参考文献:
【1】刘岩,高伊琳.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辽宁建材.2004.2
【2】唐欢,李进军. 节能创造价值- 谈湖南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外建筑
【3】建筑节能怎么办.中国计划出版社
【4】康艳兵,马志永.建筑节能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J].中国能源,2002(6):37~40.
【5】唐祥忠,舒畅.建筑节能迫在眉睫[J].国外建材科技,2006,27(1):17~18.
【6】李风.建筑节能与高新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04,31(10):96~98.
【7】赵冠群,雷云霞.美国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J].辽宁建材,2003(3):16~17.
【8】马志武.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绿色节能建筑专集)[EB/ OL]. 江西建设科技信息,2007.
【9】孔祥娟,张峰.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J ] . 建设科技,2008,(12):5-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