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肝病毒检测和论文

乙肝病毒检测和论文

乙肝病毒检测和分析探讨
摘要:乙肝病毒是传染病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我国是乙肝病发率较高的国家。

乙肝病毒的传染随时威胁到身边的人,要对乙肝病毒做好检测及预防,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危害。

本文就乙肝病毒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乙肝;病毒;检测
【中图分类号】r8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4-0115-01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是指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dna病毒,也称丹氏颗粒,简称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是乙型肝炎病毒的简称。

乙型肝炎病毒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直径为42纳米,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由丹娜在1965年发现,因此也被称为丹娜颗粒(dane)。

1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危害
1.1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乙肝病毒有多种传播方式,例如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

医源性传播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

母婴传播是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

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
学技术的进步,血液传播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2 乙肝病毒的危害:感染乙肝病毒不仅会引起急性肝炎,还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发生。

尤其是已婚育龄妇女,孕育是每个已婚妇女的天职,但是患有乙肝的患者却不能像健康的女性一样,可以随时孕育宝宝,因为会传染给后代,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 乙肝病毒的检测治疗
2.1 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必须要做好乙肝病毒的检测工作,才能有效的预防、治疗乙肝疾病。

用于乙肝病毒基因检查的常见方法主要有:竞争pcr法、荧光pcr法、pcr酶联免疫吸附法、pcr酶联化学发光和荧光标记物法等方法。

乙肝病毒基因检查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elisa)检测和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检测。

elisa方法一直是临床诊断hbv感染的传统手段,反映机体hbv感染的免疫状态。

elisa法的试剂盒为酶联免疫试剂盒,酶标仪为博日6800酶免分析系统。

而hbv-dna检测则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特异性扩增乙肝病毒基因组保守的c基因区上270bp基因片段,以近于2n的指数(n为循环次数),在数小时内可将极微量的hbv-dna特定的分子片断扩增至1×107至1×108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hbv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hbv是否感染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irma的检测方法,试剂盒为肝炎类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

以1ng /iiil的hbsag标准血清设定检测的标准,当hbsag的浓度>lng
/iill时候,可以证明判定为乙肝阳性。

elisa与irma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肝炎血清情况的重要方法,稳定且有效,两者在检测患者血清样本上,重复性较好。

2.2 乙肝病毒案例分析探讨
2.2.1 目的:年龄阶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也会不同。

对20岁至30岁之间的已婚育龄妇女,对其抽血化验发证,健康查体,并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和分析探讨。

得到正确的乙肝病毒检测、诊断依据,为搞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做出新的前提条件。

2.2.2 对象与方法:从2010至2012年一月,郯城县17个乡镇及辖区内县直单位23876例已婚,有生育意向年龄的妇女,年龄
20-35周岁。

其中对未婚女青年152025例,已婚128149例受检者均静脉采血2ml,37度恒温箱水浴箱内放置20分钟,离心后放置零度以下的环境内保存备检。

2.2.3 结果:未婚女青年152025例,hbsag阳性率占
3.2%,hbsag+3.2%例,hbsab+6.5%例,hbeag+占2.0%,hbeab+占1.5%,hbcab+占2.1%,总阳性率为15.3%。

已婚育龄妇女128149例,absag 阳性率占8.9%cong,总阳性率20.13%,hbsag+占6. 21%,hbsab +占5.32%,hbeag+占2.0%,hbeab+占3.5%,hbcab+占3.1%。

2.2.4 讨论: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非细胞毒性病毒.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伤,而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造成的。

母婴传播(mtct)也可以称为垂直传
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最重要来源,也是传播的最常见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对已婚育龄妇女来说,极有可能通过乳汁传播等传染给新生婴儿,威胁新生婴儿的身体健康。

因此,已婚育龄妇女应做好身体检测,及早预防乙肝病毒的侵害及威胁,为孕育新生婴儿做好健康、良好的身体准备,也为优生优育的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的优秀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处理对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上世纪90年代末,经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对多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均很敏感,常用的含氯制剂如0.5%的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环氯乙烷、碘制剂及戊二醛等,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灭活作用既肯定又确切,极大地充实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的治疗最有效的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的病情应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是指在治疗乙肝患者疾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的药物制剂来抑制病毒复制,并最终清除乙肝病毒,控制病情进展的一类药物的统称。

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

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才能采用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也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单纯的抗病毒药物仅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也
就是说它能够控制病情进展。

任何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甚至有少数患者对某种药物不敏感,需换用另一种。

因此,患者应当在专科医生处定期查访,防范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的事件。

4 结语
乙肝病毒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及身边的人,应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的配合、接受检测、治疗,及时将做好预防、治疗工作,保持身体的健康。

在未来的乙肝病毒检测、治疗过程中,医学在发展进步,检测的方式和治疗的新药也在不断的推出,相信病例的治愈率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何佳英,张迎华,张永乐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乳汁中
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1):1004-1006
[2] 周俊卿.母乳喂养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及临床和社
会学意义[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0):97-98
[3] 王建宇.elisa法与irma法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8):164-165
[4] 刘冬梅,彭莲红.1120例儿童和妇女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7):197
[5] 杨名松.656例乙肝病毒检测与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j].健康必读(下半月·学术版).2010(2):1-2
[6] 蔡高术,池晓玲,蒋俊民等.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1):19-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