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漫画写作六年级

漫画写作六年级


寓意:讽刺批评了生活中那些“嫉贤 妒能”的人。
14
4、看夸张处
弦外之音
夸张处
寓意
现实
观点
寓意
①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 架子的人; ②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 慎的人; ③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 士颐指气使。
返回
牛刀小试
认真审读下面的两幅漫画,弄清其寓意, 联系现实,确立最佳立意。
标题
寓意
观点
习 惯
寓意:讽刺不接受新事物的人。
9
2、看画面 画面
细节
寓意
现实
观点
寓意: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要脚踏实 地,在摸索中前进。
观点:?
3、看画中字
画中字
寓意
现实
观点
寓意:讽刺了社会生活中“名人效 应”的泛滥和“ ‘商’风败俗”的
13
武大郎开店
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
确定立意的思路
• 1、由结果推原因 (揭示事件的本质) • 2、由图画到生活 (把握漫画的寓意) • 3、选角度定立意 (符合题意彰显个性)
返回
你 能 看 懂 这 些 漫 画 吗?
练习
请阅读漫画,完成习作。
引:
这幅漫画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幅图的左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右边是幼小的 儿子,母子共同进餐.在母子俩的面前分别放着一个饭碗. 年轻的母亲微笑着将鲜鱼的腹肉夹给儿子,而自己的碗 有一幅漫画叫“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画 里只剩下鱼头和鱼背骨.儿子张着大嘴幸福无比.
训练目标
1、了解漫画的特点,掌握解读漫 画的步骤、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审图立意的能 力。
3、会由漫画延伸开去,结构成文。
㈡漫画的构成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 提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面各 “因素”构成的情 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 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3
漫பைடு நூலகம்的特点
你 能 看 懂 这 些 漫 画 吗?
解读:
这幅漫画发人深思。画中的人全身 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着一张脸, 从他的神态上看,一幅很满足的样子。 标题“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点出了 这人的病态心理,因为惧怕摔跤,便甘 愿“永不走路”,这是十足的逃避主义。 联系现实人生,因惧怕失败和磨难,就 “因噎废食”,不再敢去进取和斗争, 这样的人事还少吗?
析(画)、提(观点) 析(画)、提(观点): 这幅漫画讽刺了不 关心他人,不知恩图报的人。
证、联:
关心别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 墨子就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而我们今天,却有不少人淡 漠了,忘记了,不要 说素不相识的人,就是自己的亲戚,甚 至父母他们也漠然视之,更有甚者,虐待、折磨年迈的父母 亲,这样的例子,时有所闻。漫画中那位让母亲吃鱼头的儿 子,可是真够“孝顺”的了。
1.有针对性、批评性 2.能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3.运用变形、夸张、比喻等手法
4.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一、观察漫画
二、确定立意
三、结构成篇
观察漫画
• 1、看图时切不可草率 草率常易看偏。 • 2、看图贵在无所遗漏 画中无闲笔,一枝一叶总关情。
观察漫画要学 会“四看”。
1、看标题
漫画内容 现实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住小楼、开汽车,顿顿 鸡鸭鱼肉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普遍,可是为什么老父老母遭虐 待,小孩落水围观者云集却无人救援,拄拐杖的残疾人摔倒在路 上行人漠然,老人艰难地站在公共汽车上却无人让座……雷锋 精神哪里去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尚哪里去了?
结: 回扣画面内容,点出画面给人什么启示来收束全文。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该紧随时代步伐,让 关爱他人的雨露撒遍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学会关心 别人”成为社会的主流,流遍大地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绝不能让我们的妈妈也感受那幅漫画的辛酸和苦泪。
18
寓意
批评社会上“重钱轻 文”的现象。
19
教 子
思路提示
根据写作要求,必须先全面分析、理 解画面含意。两位家长文化水平不同, 经济状况也不同,他们都凭着自身主观 感受,对子女进行教育。这种错误的教 子方法,就在于没有长远的目光。教育 孩子树立人生目标,不单要考虑自己的 小家,也要考虑到国家的发展。像漫画 中这样片面而肤浅的教子,只会误导孩 子的发展,其后果令人担忧。
的是吃鱼时,母亲总是自己仅吃鱼头,吮鱼刺,鱼肉全 让儿子吃;等儿子长大后,吃鱼时,他就把鱼头和鱼刺夹 第二幅图仍然是母子俩共同进餐,只是母亲已年迈, 给母亲,自己则吃最好吃的部分。 儿子已成人.这回是儿子给母亲夹鱼 ,可他夹的却是鱼头
和鱼背骨,把鲜鱼的整个腹肉留在了自己的碗里.母亲的 脸上现出了惊愕的表情. 画的下面写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