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小学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计划-最新范文

实验小学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计划-最新范文

实验小学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计划工作目标:1、一颗爱心: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涵,以关爱“留守儿童·潜能生”教育活动为载体,实现从学校播撒爱到学生传播爱的纵向线性延伸,实现从部分学生感受爱到全体学生营造爱的横向面的扩张,让学生从中学会爱的表达方式、方法。

2、二种精神:特色攻关精神和终身学习精神,这两种精神是我校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构建学习型团队,打造充满幸福感的省市特色窗口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三大建设:从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和养成教育三个层面进行作风建设,真正体现”抓作风、带教风、促学风、兴校风”这一主题。

工作思路:一、一颗爱心:让留守家园的花朵都得到爱“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和谐”是我们学校永恒追求的目标。

我们认为:“没有爱心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认为学校中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最缺失爱,他们的教育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凸显。

基于此,我们学校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潜能生”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已制定了《*实验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和潜能生阳光计划》(见附件1),将在11月份举行启动仪式。

具体内容阐述如下:1、播撒爱——将爱撒向最需要爱的人学校是爱的播种机,“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涵,把爱撒向社会的传承者,撒向最需要爱的花朵——“留守儿童·潜能生”,这学校教育应承担的功能。

计划开展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落实一名爱心妈妈、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写一封亲情书信等10个一活动。

同时搭建“留守儿童·潜能生”校园吉尼斯风采台、书画作品展览等等,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沐浴着爱的阳光,勾勒出一生的幸福轮廓。

在活动过程中,并且要求教师十分注重“留守儿童·潜能生”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做到因人而异,要求用真挚的爱对待他们,用赏识的目光善待每一个他们。

同时以此为载体,使全体学生感染到这份浓浓的爱,从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个完整的关爱网络。

2、传播爱——发自学生内心的感恩这项工程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实际行动使“留守儿童·潜能生”乃全体学生感受到爱,从而使学生学会怎样去爱别人,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利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写关爱活动感受日记,为父母做一件事等形式,使学生学会表达或传播爱的方式、方法,进而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祖国、感恩家乡、父母及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

二、二种精神:让教师拥有特色攻关和终身学习的精神(一)特色攻关精神——大兴特色品牌建设我们要学习西门片区拆迁的“亮剑精神”,与困难狭路相逢时,要有勇气、毅力、方法、技巧去突破难关,突破发展的瓶颈,才能带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天地。

根据我校“打造一所幸福感的省市特色窗口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开展了“幸福童年”体育——艺术普及教育,目前所开展的“快乐艺术”、“阳光体育”、“大课间”在内容、形式等“面”上已初步成型,但如何进行“点”的深入,如何顺应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梳理活动方法和形式、提高活动质量和技术,使体艺普及特色真正成型,素质教育之花真正开放,实小特色教育品牌真正铸成,这是我们目前乃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攻关点、突破点。

具体阐述:1、梳理特色教学的内容目前,我校已利用中午时间,开展笛子、口琴、书法、古诗文诵读、经典阅读等为主体的“快乐艺术”教学活动,2000多名学生参与,普及率达80%以上,利用大课间开展了以“跳绳、球类”等为主体的“阳光体育”运动。

基于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如何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等问题的思索,我们将计划以普及班与提高班相结合的形式。

“快乐艺术”将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邀请艺术专家来校开设特色班,进一步开设口风琴、横笛、葫芦丝、古筝、扬琴、武术、京剧等艺术活动项目;“阳光体育”活动内容是:低段以跳绳为主,以球类、踢毽子等项目为辅,高段以球类为主,以滚铁环、跳绳等项目为辅。

2、提升特色项目的技术与质量如何提升特色项目的技术含量与整体活动质量,这是打造特色品牌的关键点。

我们将采取三种策略:①培训教师:为特色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我们已开展口琴、竖笛培训,计划邀请社会艺术专家和校内教育资源,开展口风琴、葫芦丝、横笛等项目培训,开展跳绳、球类、踢毽子、滚铁环等项目专题技术讲座。

②纳入课堂教学:为特色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

分年级段确定出“快乐艺术”和“阳光体育”的主攻内容,编制出相应的校本教材,分别纳入音乐、体育和语文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教学任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同时将以“公开课”、“观摩课”、“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交流,充分利用媒体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③加强质量监控:为特色教育深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方面加强特色教学过程的检查,另一方面活动质量的评估,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口琴、竖笛等项目的质量抽测,落实古诗词、经典阅读的考级活动,计划开展跳绳、球类、踢毽子等项目的质量抽测,并将抽测结果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

3、创新特色教育的推进策略特色教育活动时空主要有中午班、大课间、艺术周及课堂教学等,中午班活动项目采取交叉循环推进,大课间采取分年级段、分区块主题式推进,具体见《“幸福童年”体育——艺术专项工作规划》(附件2),使特色项目在有限的时空中有序、有效地实施。

(二)终身学习精神——大兴学习研究作风学习是平凡生活的“保鲜剂”,是新知识的“催化剂”。

我们提倡教师个体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形成整个实小团队终身学习的氛围,进而构建学习型学校。

1、构建行政、学术交互并进的管理体系(如右图)学校行政形成校长室、中层处室、年级段三层管理体系,学校学术形成学术委员会(专家群体),语、数研究小组(骨干群体),教研组、备课组(学科群体),自然式的合作学习小组(民间群体)的“礼花式”的运行体系。

而两大体系在人员上是交互的,从中体现出两点:一是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成为一支专业化的人力资源队伍,在教学巡查、教学调研上要发挥富有专业内涵的指导和表率作用;二是年级段是一个融业务决策、执行、操作于一体的新型业务团队。

基于此分析,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以下几个方面做法:①学校学习活动安排。

每周安排两个晚上,单周周一晚上为集中业务学习,双周周一晚上为分年级段分学科集体备课,单周周四晚上为政治学习,双周周四晚上为特色项目学习。

要精心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认真记好专门的学习记录,做到有计划、有记录,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②个体理论学习要求。

领导班子要经常阅读1-2份与其专业对口的学术杂志,每学期细读一本理论专著,结合自已管理与教学实践写出1份读书体会(3000字以上);其它教师不能低于此标准。

③教学检查要求。

每周二早晨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巡视校园,周二上午推门听课,下午第1节检查相应教师的备课、改作情况,第2、3两节召开诊断会,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剖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④听课要求。

在今后二个月的作风建设中,校级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中层干部不少于20节,中老年教师不少于15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不少于30节。

⑤讲座要求。

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每学期至少作1次专题学术讲座。

⑥考核规定。

每学年对中层处室、年级段进行专项考核,评选出作风建设示范文明岗,并予以上牌,着力培养年级段这一新型的业务团队。

⑥聘任意见。

进一步落实《*县实验小学中层、段长、完小校长聘任意见》,程序为:教师推荐——资格审查——竞选演说——专家评定——校长办公会议审核等。

2、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机制坚持科教结合,将教学实践、理论学习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等紧密联系,这样从根本上保证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和操作性,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今后,我们将着力以下四个平台深化建设:①集体备课平台。

重在提升教学内容整合和探究程序设计等能力(教务处负责);②专题培训平台。

以精品课题推广为载体,组织教师专题讲座,论坛及经验交流会等(教科室负责);③专题实践锤炼平台。

以语、数大练课为载体,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研究小组负责);④专著学习与文本交流平台。

重在专业理论提升(教研组负责)。

3、建设“结对、论坛、研讨”的学习共同体立足于开放、汲取、提升的思想,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结对,开展论坛和专题研讨,依托于整体联动、系统的发展中,优化功能,和谐推进。

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校际结对。

与省市名校、本县兄弟学校结对,在校际学术联动中谋求学校、教师共同发展。

②牵手工程。

新教师、新进实小教师制定三年专业发展规划,要与校内名师培养对象结对,签订“牵手合同”,明确牵手目标,对新教师、新进实小教师实行三年跟踪考核,此考核结果作为带教教师的考核项目之一。

③名师工程。

学校名师培养对象要制定五年发展规划,要与省市县名师、教研员结对,并进行三年跟踪考核,主要观察其提升度。

在学校评优、评先、职评等方面对名师培养对象予以倾斜。

三、三大建设——让全校形成校风、教风、学风三个梯次的建设(一)学校管理层面作风建设1、学校思想作风建设①集中学习与个体自律相结合。

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导班子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完成五个自律:一是读一本反腐书籍;二是看一部反腐倡廉内容的影视电教片;三是开好一次廉政承诺会;四是进行一次两个《条例》的学习活动;五是谈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活动体会。

②签订师德有关协议。

每学年和教师签订了《*县实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承诺书》、《*县实验小学师德师风责任状》、《安全责任状》、《带生协议》等。

③积极推进师德建设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师德论坛”、“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廉洁从教”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

同时通过小组座谈、专题论坛等形式澄清认识,找出教职员工在师德规范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德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④建立师德行风考核制度。

严格执行《县实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核制度》、《*县实验小学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每学年考核一次,坚持学校考核和学生、教师、家长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师德十佳标兵”,坚持把师德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考核,与教师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等切身利益挂钩。

⑤强化师德行风监督机制。

第一以教代会组织、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校长信箱和校务公开栏等为校务监督渠道,虚心接受来自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民主管理水平。

第二强化动态管理,学校采用明查暗访等形式,临时深入教师家或各班突然袭击 ,检查教师带生情况或体罚学生情况等,使师德行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