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施工方案教学文案

电气施工方案教学文案

电气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适用范围:油泵房自控污水处理站、变配电室、35千伏变电站及全厂供电外线等区域电气安装施工,主要包括变压器、低压盘柜、电容补偿装置、保护屏、电缆线路、照明、接地等电气装置的安装,是作业指导性文件。

未尽事宜或施工中有特殊要求,须遵照国家标准规范或设计要求及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二、工程概况2.1.概况2.1.1、本工段承担该项目的电气安装、调试任务。

2.1.2、本项目中由我部负责施工的电气安装及调试部分如下:净化工段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30)干吸工段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40)转化工段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50)循环水工段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110)排渣工段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70)污水处理站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120)变配电室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130)35千伏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21)全厂供电外线电气安装工程(图号:08001-000-H-150)三、施工技术标准3.1、施工中除按施工图设计、厂家设备技术文件外,还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施工技术标准。

3.2、本工程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3.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49-20023.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43.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02 3.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023.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043.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20053.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28-963.2.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43.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3.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5-963.2.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259-963.2.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2.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3、本工程参照的国家标准图集如下:3.3.1、钢、导管配线安装 03D301-33.3.2、电缆敷设 D101-1~73.3.3、电缆桥架安装 04D701-33.3.4、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 D701-1~23.3.5、管内穿线安装 D301-1~23.3.6、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 04D702-1四、施工组织、施工计划及措施4.1、施工技术准备4.1.1、工程施工前应先进行图纸资料的熟悉和自审、会审并编制工程施工方案。

4.1.2、编制质量计划及特殊、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报业主批准后实施。

4.1.3、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及进场计划交业主物资部门。

4.1.4、编制安全及质量技术交底,对施工班组以书面形式进行安全及质量技术交底。

4.2、施工机具准备提交施工机具配备计划及进场计划,按要求进行调配,提前进行必要的检修,保证完好率,以确保按施工进度的要求按时进场。

4.3、施工组织4.3.1、管理体系施工组织机构和施工程序(见图1、2)施工组织机构(图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技术方针、政策、规范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且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在工程师的领导下,建立本工程由项目经理主管,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包括施工员、质检员、工长、班组长的技术管理体系,并以此开展技术工作。

4.4、劳动力计划各阶段现场所需施工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安排表(表2)4.5、技术工作管理4.5.1、接到图纸后,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会审记录。

4.5.2、技术人员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到科学、正确并有针对性,保证工程以此为指导进行施工。

4.5.3、根据施工进度分段进行预检。

由技术人员组织质检员、监理、及工长、班长参加。

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4.5.4、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跟随施工班组进行检查,监督并指导施工,保证按施工工艺、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4.5.5、技术人员负责编制本工程的材料计划,计划编制要准确及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进场材料要组织设备材料部及质量管理部一起进行工程设备及材料的检验工作,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附件、备件、质量合格证及技术文件齐全,并按程序向监理、业主报审,合格后方可使用。

4.5.6、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处理,若发生变更及时调整方案,制订相应措施。

4.5.7施工前组织与土建专业进行工序交接,核实土建工程是否达到电气施工要求,内容如下:4.5.7.1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4.5.7.2室内地面的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出地面标高;4.5.7.3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4.5.7.4配电室门窗安装完毕,具备封闭条件;4.5.7.5设备安装后不能再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的装饰工作;4.5.7.6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设备支架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5.7.7施工设施及杂物须清除干净,并有足够的安装用地,施工道路畅通。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要领:5.1 变压器的安装5.1.1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的条件:5.1.1.1 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5.1.1.2 室内地面的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出地面标高;5.1.1.3 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牢固;5.1.1.4 具有足够的施工场地,道路通畅。

5.1.1.5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作验收检查,检查结果要符合有关规定。

5.1.2变压器本体安装5.1.2.1 当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管中心线应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符。

5.1.2.2 设备就位后,应加以固定。

5.1.2.3 油位指示器指示真实油位,无假油位现象。

5.1.2.4 瓷陶管表面无裂缝、伤痕,并擦洗干净。

5.1.2.5 变压器整体安装完毕后,经检查应无漏油及渗油现象。

5.1.3变压器在试运行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符合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试运行。

5.1.4变压器试运行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5.1.4.1 接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变压器,在进行冲击合闸时,其中性点必须接地。

5.1.4.2 变压器第一次投入时,可全电压冲击合闸,如有条件时应从零起升压,冲击合闸时,变压器宜由高压侧投入。

5.1.4.3 变压器进行五次空载全电压冲击合闸,应无异常情况;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min;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

5.1.4.4 变压器并列前,应先核对相位。

5.1、预埋 工艺流程图(图3)混凝土中的预埋管,外壁不需要防腐。

按图纸设计要求,在土建底筋扎完后开始预埋。

钢管之间的连接使用套管焊接,套管长度大于2.2倍钢管直径。

钢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能大于钢管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预埋管出口处位置一定要准确,各处管口均要封堵严密,以免混凝土或杂物进入钢内,造成整根预埋管报废。

照明管与接线盒连接处要满焊。

5.2、电缆桥架安装 5.2.1、工艺流程(图4)5.2.2、主要施工方法5.2.2.1电缆桥架的支架采用成品支架或现场制作安装。

安装要尽量美观,桥架螺丝要上齐上全支架要连接紧密、牢固、横平竖直,明设成排支架间高低差不超过10mm ,桥架支架间距为 1.5m ,支架一部分采用成品的托臂,一部分在现场制作,制作用L50*50*5或10#槽钢作成“一” 字型、“U ”字型、“∠”型、“L ”字型,支架上的油漆要完整,如有损坏处应及时补刷。

桥架接地线采用Φ10镀锌圆钢沿上层桥架敷设,桥架要可靠与接地线连接。

5.2.2.2、电缆支架的安装5.2.2.2.1、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5.2.2.2.2、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5.3、电缆敷设5.3.1、工艺流程(图5)5.3.2、主要施工方法 5.3.2.1、施工准备:敷设前应仔细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电缆的相相间及相地间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5.3.2.2、电缆敷设:本工程电缆敷设采用人工敷设方式。

敷设时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电缆严禁有绞拧、护层断裂、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的上面和下面平行敷设。

电缆在转弯和分支处不得紊乱,走向整齐清楚。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电气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分开摆放,仪表的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摆放于电缆桥架中间隔板的两侧。

动力及控制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大于或等于10D (D 为电缆外径),动力及控制电缆要分开敷设。

引至各电机及阀门、限位、现场操作箱的电缆要采用金塑软管保护,软管两端采用镀锌接头固定。

电缆盘的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

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图6)图6电缆开始敷设时应严格控制敷设速度,敷设电缆的速度过快会出现电缆盘翻倒,造成损坏电缆。

5.3.2.3、挂标识牌:由于为了防止电缆接线错误必须及时准确的挂好标识牌。

每敷设完一根电缆应同时施工准备电缆敷设挂标识牌电缆绝缘耐压试验临时电分合闸校核线将标识牌挂在电缆的起始位置,标识牌的填写应清晰、内容齐全无误。

5.3.2.4、直埋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5.3.2.5、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5.3.2.6、直埋电缆应符合直埋电缆安装规范,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再回填土。

5.3.2.7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5.3.2.7.1 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练工艺的人员进行。

5.3.2.7.2 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5.3.2.7.3 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5.3.2.8、电缆耐压实验:电缆敷设完成后每做一个终端接头或中间接头前、后都应对电缆及终端接头或中间接头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以控制接头的制作质量及电缆的敷设质量,电缆的高压实验工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调试人员进行,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