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总论(一)练习二参考答案

民法总论(一)练习二参考答案

大一法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练习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C )A、李某就出卖自己的旧汽车与张某达成协议B、王某将李某打伤C、小张每天坚持踢一个小时的足球D、80岁的老张因病去世2、撤销权的性质是( C )。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3、张家为其孙子张明的出生日期犯愁。

由于是超生,张明出生时没敢报户口。

其母记得是8月27日,邻居家李婆婆说记得清清楚楚是8月28日那天下午,当时一声雷响,乡医疗所传来孩子响亮的哭声,而乡医疗所的接生记录簿上却记载着孩子出生于8月29日,乡医疗所的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

依法张明的出生日期应为(D )。

A、8月27日B、8月28日C、8月29日D、8月30日4、8岁的小刚的父母离异,协议小刚随父亲生活,后其父母各自再婚,小刚在奶奶家居住,由奶奶照看,此时小刚的法定监护人是(D )A、其生父B、其生母C、其奶奶D、其生父生母5、甲因为意外事故于1996年5月9日下落不明,则其利害关系人最早可于(B )起申请其为宣告死亡人。

A、1998年5月9日B、1998年5月10日C、2000年5月9日D、2000年5月10日6、李某单位今年盖了一批房,他估计自己可分到一套三居室,于是就按房间的面积事先购置了地毯,但最后分房时他未分到。

李某购买地毯的行为是:( D )A、无效行为B、可撤销行为C、效力未定行为D、有效行为7、甲厂业务员邓某带该厂空白委托书与乙厂订立了一份购销合同。

货到后,甲厂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甲厂业务员邓某的行为属于( A )A、无权代理,合同有效B、无权代理,合同无效C、有权代理,合同有效D、有权代理,合同无效8、下列关于我国民法适用范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民法通则》中关于自然人的规定,适用于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C、我国自然人、法人在国外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一般也应适用我国法律。

D、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一般没有溯及力,但司法解释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9、下列权利中属于相对权的是:(D )A、人身权B、知识产权C、所有权D、债权10、关于自然人的出生时间的有关证明文件,根据其优先效力,下列排列或表述正确的是( B )A、医院的出生证明、户籍证明、其它有关证明B、户籍证明、医院的出生证明、其它有关证明C、其它有关证明、户籍证明、医院的出生证明D、以上所列各类证明文件具有同等的证明力11、宣告自然人失踪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自然人下落不明满( B )A、1年B、2年C、3年D、4年12、法人、个体工商户享有人身权,在法律上表现为他们可以享有( D )A、姓名权和荣誉权B、名称权和债权C、名誉权和经营权D、名称权、荣誉权和名誉权13、某印刷厂的法定代表人是(B )A、党委书记B、厂长C、副厂长D、职代会主席14、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有( C )A、甲请乙吃饭B、甲依法纳税C、甲乙签订租赁合同D、甲被罚款15、甲把自有的三间房租给乙,双方商定协议时,甲提出:合同签订后,待本年冬季儿子能参军走了,再将三间房交付给乙住用,这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性质是( A )A、肯定延缓条件B、肯定解除条件C、否定延缓条件D、否定解除条件16、《民法通则》规定,具有限制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是(D )A、满7周岁B、满8周岁C、满9周岁D、满10周岁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机关法人的是(B)A、水利部B、某派出所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某省高级人民法院18、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 A )A、经立法程序系统编纂的民法典B、由民法专家编写的著作C、最高司法机关关于民法的解释性文件D、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大百科19、2002年湖南发洪水,甲为救助自家和邻居被突然到来的洪水所困的财物,未经乙同意,使用了乙的小船。

事后,乙要求甲支付使用费不得,为预防甲逃脱,遂扣下甲的一辆摩托车。

乙的行为是(D)(甲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不承担责任)A、自助行为B、紧急避险行为C、正当防卫行为D、侵权行为20、下列民事权利不属于形成权的是( A )A、抵押权B、追认权C、D、权二、多项选择练习题1、一般人格权是以民事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的概括性权利,通常包括(ACD )A、人身自由B、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D、人格独立与人格平等2、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况,应当及时向登记机关登记并进行公告的是(ABCD )A、分立B、合并C、增加或减少注册资金D、变更名称3、下列客观现象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有( ACD )。

A、试管婴儿出生B、失踪人下落不明C、病人死亡D、克隆羊的出生4、《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可以做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 ABD )A、配偶B、父母C、子女D、其他近亲属5、《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 ACDE )A、配偶B、叔、伯C、父母D、兄弟姐妹E、孙子女6、甲因所在单位给其行政记大过的处分而离家出走,音讯全无已满2年。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享有申请甲宣告失踪资格的人有:( ABCE )A、甲妻B、甲的父母C、甲的成年子女D、甲的原所在单位E、甲的债权人7、下列属于实质民法的有:( AB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B、《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D、司法审判实践中采用的民事习惯规则8、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有:( ABD )A、情势变更原则B、严格责任原则C、公序良俗原则D、合同自由原则9、意思自治的基本点包括:(ABCD )A、自己参与B、自主选择C、自己责任D、过失责任10、下列属于形成权的有:( CD )A、人格权B、著作权C、债权人追认权D、债权人撤销权11、下列术语中,哪些术语中的“责任”不是指义务主体违反法定的或约定的民事义务,侵害民事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依民法之规定而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 ( ACD )A、举证责任 B、违约责任 C、有限责任 D、岗位责任12、下列可成为民事主体的有:(ABD)A、国家主席B、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天平律师事务所D、中华人民共和国13、监护权与亲权的区别有:( ABD )A、亲权是身份权,监护权不是身份权B、监护权和亲权保护的对象不同C、亲权的主体可以是近亲属,监护权的主体可以是父母D、监护权和亲权的产生不同14、对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哪些?(AD )A、宣告死亡制度重在保护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宣告失踪制度重在保护失踪人的利益。

B、宣告死亡的法定下落不明期间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下为1年;宣告失踪的法定失踪期间一律为2年C、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都是1年,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都是3个月D、宣告死亡后,被宣告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丧失,产生与自然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

宣告失踪后,被宣告人的民事主体资格并不丧失,仅发生设置其财产代管人的法律后果。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D)A.法人是公司的一种,法人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B.公司是企业的一种,合伙企业不是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C.英国的女王属于法人D.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社团法人,也是公益法人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BD )A.合伙组织中合伙人对外承担的是无限按份责任B.法定代表人不属于法人的机关C.不同的法人有不同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D.法人的责任与出资人的责任不同,是一种无限责任17、下列属于负担行为的有:( AD )A.赠与行为B.抛弃所有权的行为C.债权让与行为D.租赁行为18、甲将自家一幅宋代名画卖于乙,乙在付款收货后得知甲还未满16岁。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BD )A.甲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无效合同B.甲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效力未定的合同C.乙可催告甲的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其未作表示,视为同意该买卖D.该买卖合同被追认之前,乙有撤销的权利19、甲借用朋友乙的自行车数月。

期间,甲因急需用钱,将自行车以200元卖给同事丙,但丙不知此自行车非甲所有。

现问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D )A.因丙不知甲无处分权,故适用善意取得,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B.因甲对自行车无处分权,故甲丙的买卖行为是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乙有权撤销C.甲、丙应共同赔偿乙的损失D.应由甲单独赔偿乙的损失20、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是正确的? ( C )A、无效B、有效 C.、效力待定D、可变更或可撤销(本题应放在单项选择中,位置放错了)三、法条分析练习题:民法通则第24条第2款规定;“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请分析该条的含义。

回答要点应是:说明被宣告死亡所及于的空间效力,仅及于被宣告死亡人住所地为中心的法律关系。

四、简答练习题1、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作为民事主体的一种法律资格,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平等性,不因为民事主体参与的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民事权利作为利用这种资格而获得的结果,因为参与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自然人因为从事不同的民事活动而取得不同的财产所有权,但并不因此而否定其财产权利能力的平等。

(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并不包括民事义务,而是相对立而存在。

(3)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的,反映了国家与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范围也是由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产生的,反映了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范围一般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

(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生享有,民事权利通常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民事权利多具有期限性。

要说明的是,有些民事权利也终生享有,如人身权,财产所有权等。

(5)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得移转或抛弃,自然人的民事权利除了人身权外一般是可以转让或抛弃的。

2、简答无效的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三者间的区别。

效力未定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的区别(1)无效的行为从成立之时起就无效,可撤销法律行为在撤销前是有效的,而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在追认权人追认或拒绝前,其有效与无效是不确定的(2)无效的行为不存在撤销的问题,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是使其已发生的效力消灭;而对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之拒绝,则是使其确定地不发生效力。

(3)无效的行为自始不发生效力,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承认,是使其已发生的效力得以继续;而对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的追认则是使其确定地发生效力。

(4)无效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主张无效,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权人为行为人本人,而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的追认权人为行为人之外的第三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