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名词解释
1.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活动基本准则的公开性法律文件。
2.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以越过公司的法人资格,直接请求滥用公司的人格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制度
3.有限合伙企业:是指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一起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承担责任的合伙组织。
4.破产:是指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在法院的审理和监督下,对其全部财产清算分配,运用司法程序解决债务清偿,公平清偿全体债权人。
5.破产撤销权:是指管理人对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的法定期间内进行的欺诈逃债或损害公平清偿的行为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
6.抵销权:是指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张抵销的权利。
7.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经协商成立,但因为严重欠缺合同的有效要件且不能补救,而不能被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合同。
8.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指因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内容发生变化或者归于无效的合同。
9.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无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由于一方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另一方因此而享有的拒绝对方要求自己履行相应合同义务的权利。
10.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11.不安抗辩权: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丧失履约能力,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
12.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
13.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力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4.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到期日,向持有票据的人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
15.背书:是指持票人一法定方式在票据的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已实现转让票据权利或法律允许的其他目的的票据行为。
16.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将其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共同意思表示。
17.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