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刷子李公开课教案

刷子李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3课23、刷子李教学设计高县双河小学张琳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与随文学习,认读6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了解“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冯骥才文章的兴趣,课外继续走进作家笔下的人物。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自读课文3次,标出课文段序,自学文中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课题入手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

刷子李是一位手艺人的绰号,通过这个绰号你明白了哪些信息?生他是刷浆的。

(强调生字“浆”的读音)师你知道了他的行当。

生他姓李。

师你知道了他的姓氏。

生他粉刷技术肯定很好,才会得到这样的绰号。

师: 听听,他说得有理有据。

是的,在当时的天津,人们用行当加姓氏来称呼在这一行技艺高超之人。

比如,要是他在厦门蛋糕做得最好,我们就可以称呼他为蛋糕——侯。

通过预习,大家发现没有,整篇文章就是围绕——刷子李技艺高超来写的。

二、出示要求,明白要求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阅读提示,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弄明白学习要求。

熟读课文,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再把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

师弄清楚要求了吗?生弄清楚了,先让我们想想刷子李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师好,我们就按要求学习。

五年级了,我们应该学会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的句子。

生默读、勾画、批注。

(4分钟自主读书)师同学们,来读读你勾画的句子。

生我从第一段“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中他刷出的房子如升天一般美,刷浆时身上没有白点看出他技艺高超。

师勾得准确,读得正确、流利,说得有理有据。

老师还发现,大家听得认真,有些同学开始没勾画这句,现在同意了他的观点立即勾画了下来,这样交流才有意义。

生我从第五段“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中粉浆稀溜溜的,可是刷子李身上却没有白点可见他的厉害。

师语气语调很不错。

生老师,我能给刚才的这位同学补充一下吗?师老师最喜欢你这样的发言了,来吧!生此处可以看出刷子李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果然身上没有白点。

师讲得太好了。

生我从第五段“啪啪声里……”中的“天衣无缝”和“雪白的屏障”可以看出他娴熟高超的技艺。

生我帮他纠正,“衔接”应该读“xian”,而不是“连接”。

师一起读读这个词“衔接”。

生我也是从第五段“只见师傅的手臂……”中动作的“悠然自得”和“啪的声音”感受他的技艺高超。

师你不但关注了从哪里看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还隐隐约约体会到作者是如何写的了,如果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就更棒了。

生我从第二段中“行内的人……”的“生气、愣说”感受到这些同行知道自己的技艺不如刷子李,愣说不信。

师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羡慕、嫉妒、恨。

(生接,笑)生我从第六段的“每一面墙刷完”中的“居然”看出技术高,前文说粉浆稀溜溜的,现在徒弟检查他身上真没有白点。

师请坐下,这位同学厉害呀,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

生我从第一段“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看出他大胆承诺充满自信。

师你读出了规矩背后的东西。

师大家刚刚交流到的是第六自然段,是吧?后面还有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吗?生我找的是第八自然段“这时候……”体会出刷子李充满自信。

师同学们,文章写的是天津人、天津事,刚刚这位女同学就读出了天津味。

这样吧,把勾画的句子读一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一会儿通过朗读展示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生练习朗读。

(3分钟)师来吧,用你们的朗读展示刷子李的技艺之高。

生我想读读第五段的这个句子:“只见师傅的手臂……”师此处应该有掌声。

(全场鼓掌)读得可谓极是好听。

要不,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生齐读“只见师傅的手臂……”师大家朗读时,我仔细观察了他的表情,他的表情,还有后面几位同学的表情,你们肯定看见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

生我想朗读第5段……生我想朗读第1段……师你们感受到了升天一般美的效果了吗?(感受到了)这就是技艺高超的刷子李。

同学们,你想读哪一句就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放声朗读。

三、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知道了刷子李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呢?同桌相互讨论,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同桌讨论。

(3分钟)师来吧,把你们同桌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们两个是从第一段中“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声黑,干完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这里是通过刷子李刷浆时的外貌和衣着显示他的技艺高超。

师看来以前你对人物描写的文章有所了解,一下子就抓住了要点。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的“只要师傅的手臂自由的摆来摆去……”发现作者通过刷墙的动作、声音等细节写出他的技艺高超。

师你善于发现这些细节呀。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中他干活前的一身黑衣服,说明刷子李很自信,相信自己身上不会弄上白点。

这也是衣着描写。

生第五段的2、3两句对比别人刷墙都会是一身白,可是刷子李没有,写出了他技艺高超。

师蘸浆,老师要提醒你,再读,蘸浆。

他发现了对比的方法。

生我从第六段“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通过曹小三看他师傅的动作,写出他技艺高超。

师有没有同学给他补充,这个地方是怎么写的?生这里通过曹小三的反应,侧面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居然”这个词,体现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师你的发现很重要。

老师也有发现了,我们五二班的同学特别善于从重点词语中去体会文章,真是一个好习惯呀!四、师同学们到现在我们通过朗读见识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你们信不信呀?生齐声回答信。

师我们是读文章信了,文中的有一个人曹小三他也信了,他为什么信?一开始他信吗?生从刚才那个同学的话,每一次刷完墙,他都搜索一下,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白点也没有找到,他信是因为,他发现师傅身上没有白点。

一开始他半信半疑。

师行了,我们信了,曹小三也信了。

按理说写到这里就应该是一篇很漂亮的文章了,但是作者还写了一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热烈讨论中。

(约5分钟)师来吧,同学们把你们的发现谈一谈。

生后面曹小三发现师傅身上有一个白点,在师傅的提醒下,曹小三发现这个白点其实是裤子的小洞。

师请坐下,说得很完整。

老师已经把他讲的简单的写下来了。

无白点——有白点——一个小洞。

对应的曹小三相信情况呢?生无白点是相信,有白点是不信。

师很棒!等发现那个是洞后呢?生深信不疑。

师还有什么发现?生我觉得不仅是深信不疑,还有敬佩师是啊!如果一开始是刷子李的技艺是高,到现在用一个字来形容?绝。

师不够自信。

生大声说:绝师我把这个字写上。

大家请看这篇文章:一开始是——半信半疑,然后是——相信,接着发现了白点就——不信了,最后发现那是一个洞——深信不疑;人物一开始是技艺——高,此刻是技艺——绝。

(师生配合总结文章写法)这样写,文章就怎样呢?生是留一点悬念。

师我把他们的表述写上。

你们喜不喜欢读这样的文章?生喜欢!师那我们再来一篇这样的文章。

要求浏览,不许出声。

生浏览《泥人张》。

师想说点什么?生在困境的时候,泥人张用自己高超的技艺征服了别人。

生别人说了他,他没有动口,捏了一个泥人,来让人信服。

师这个故事流传至今,这是原因之一。

生我还想说这个泥人张非常大度。

大人有大量,不和这些人计较,用高超的技艺征服别人。

师老师给你换一个词,把大度换成智慧。

这个故事有意思吧!生有意思。

师泥人张的技艺高吗?高!(生接)文章到此未完(学生惊讶),接着看!生继续浏览《泥人张》。

师好了,故事完了。

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个故事和刷子李一样有悬念。

师这个故事也是冯骥才先生写的,收录在他的一本书《俗世奇人》中。

书里面介绍了19位普通的艺人,人人都有——一手绝活(生接)。

他写的个个故事有——悬念(生接)。

别不信,一读方知!老师把这本书送给大家,课后读读!教学过程:(一)利用已知,感知人物形象,初步领悟写作方法。

1.这节课,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

刷子李是一位手艺人的绰号。

从绰号上你能获取哪些信息?通过预习,能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技艺高超)来写的。

【设计意图:课标中提到“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从“刷子李”的得名,粗知文章大意。

通过查预,第一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发现文章围绕“技艺高超”展开描写。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一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弄清学习要求。

“熟读课文,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再把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

”3.根据阅读提示开始学习。

快速默读课文,把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勾画下来。

4.学生交流,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刷子李的技艺之高。

朗读最喜欢的句子,展示刷子李的技艺之高。

5.同桌讨论: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之高的?【设计意图:“自读自悟”是略读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明确了阅读要求后,立即与文本对话,默读、勾画、交流、朗读、讨论、汇报。

这一板块的学习基于学生的已有水平展开,完全独立自主地读书、勾画,完全自主地交流、讨论、探究,完全自由地朗读……这样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体现了“教略学丰”的教学理念。

在自学的过程中感知了人物形象,初步领悟了写作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

】(二)引发思考,丰富人物形象,领会作家独特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1.到此时,你们相信刷子李技艺高超了吗?我们是读了这些精彩的描写,信了;文中的曹小三为什么会信呢(黑衣上无白点)?行了,文章到此(第6自然段)可以结束了,作者冯骥才后面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2.四人小组学习:把你们的学习感受批注下来,强调练字意识。

3.全班交流:发现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谋篇布局特点(半信半疑——信——不信——深信),体会表达效果(一波三折)。

【设计意图: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略读课中,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初步领悟了写作方法,但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可能学生自读自悟未必能体会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感悟,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生学习的发展,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体会表达效果,再次牢牢抓住预设目标中的教学重难点组织学习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