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农业生产活动测试内容测试要求
农业区位与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
素
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
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的特点。
二、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 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气候、水源等。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资金、管理等。
3. 技术因素:保鲜、冷藏、良种、机械、化肥。
三、区位因素的变化
1. 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古代时,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2. 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四、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
一、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 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 含义: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4. 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合理有效的农事安排,良好的经济效益。
5. 混合农业的一般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
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如图中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 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
(3) 特点: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单产高、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
(4)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
(1) 概况:主要作物:以A小麦、B玉米为主。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3) 主要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三、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大牧场放牧业
(1) 区位: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2)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3)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图中牧牛带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天然草场。
②土地:土地租金很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交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2. 乳畜业
考点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破坏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方式,如漫灌土地盐渍化
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板结
广泛使用杀虫农药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不合理利用土地水土流失
主要区位条件
农业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南方水田农业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劳动力充足,邻近商
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海港,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消费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阴雨对早稻生长
不利;夏季的伏旱和洪涝
灾害,台风影响
东北商品农业基地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
低温冻害,热量不足
西北灌溉农业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
地广人稀,地价低
土壤有机质缺乏;水源紧
缺
华北旱作农业区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不足,旱涝、盐碱、
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