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一)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④,骑弱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⑤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⑥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
唐朝著名诗人。
②通眉:两眉通连。
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
④小奚奴:小僮仆。
⑤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
⑥足:补充。
【阅读指津】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天资聪慧的人也要勤奋,呕心沥血,更何况普通人呢?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每旦日出( ) (2)即书投囊中( )(3)见所书多,辄曰( ) (4)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能苦吟疾书。
(2)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
4.李贺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成名给你的启发是什么?(二)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 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
”攫已,即去。
市伯③随而索其直④,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旁有哂⑤之者,晋人戟手⑥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攫(jué):夺取。
②羞:同“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
③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
④直:同“值”。
⑤哂(shěn):讥笑。
⑥戟(jī)手: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
这是骂人时侮辱人的动作。
【阅读指津】好利是人类普遍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还不如文中的晋人。
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为卑劣的品行—虚伪!作者借晋人之语,一方面批判了社会中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好利者”,另一方面也揭露了那些以“坦荡”为名,实则行“好利”之事的小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攫已,即去.( ) (2)市伯随而索.其直( )(3)尔幸予.我( ) (4)岂不又贤于.彼哉(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3.就短文最后晋人的话,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三)给猫取名齐奄①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
请更名‘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②龙乎?不如名曰‘云猫’。
”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风猫’。
”又客说之曰:“大风飚③起,维屏以墙④,斯足蔽矣。
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
”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⑤,斯墙圮⑥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东里丈人⑦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⑧自失本真哉!”(选自明·刘元卿《应谐录》) 【注释】①齐奄:人名。
②尚于:超过。
③飚(biāo):巨风。
④维屏以墙:只要立一面墙;维,同“唯”;下句中二“维”字均为无实义的发语词。
⑤穴之:打洞。
⑥圮(pǐ):毁坏。
⑦东里丈人: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丈人,老人家。
⑧胡为:为何。
【阅读指津】刘元卿人称“正学先生”,一生孜孜于理学。
“存守本体,随事躬行”是他的言行准则。
猫就是猫,不会因外表的改变而改变它的本性。
虎不如龙,龙不如云,云不如风……人们根据事物的相克来给猫命名,却忘了猫的本性,实在可笑!如果以虚为实,把幻想当现实,在臆想中折腾,就不是什么好兆头。
如何在众说纷纭中认清事物本质,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像东里丈人那样冷眼看世界,才会有正确的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 ) (2)虎诚.猛。
不如龙之神也( )(3)龙固.神于虎也( ) (4)东里丈人嗤.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2)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3.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四)王积薪闻棋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
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
”积薪暗记。
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
②逆旅:旅店。
③媪:老妇人。
④妇:指媳妇。
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阅读指津】王积薪闻棋这个故事说明了艺无止境、“学”亦无止境的道理。
强中更有强中手,有一点本领不要骄傲自满,学习提高是无止境的。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自谓宿于逆旅..( ) (2)既.灭烛( )(3)尔.败矣( ) (4)意思皆所不及.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2)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3.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4.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五)答李几仲书①(节选)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
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
凡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李几仲的信(摘录)。
②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
③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
④中朝:朝廷中。
【阅读指津】《答李几仲书》是北宋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写给李几仲的一封劝勉信。
该信赞扬中有劝勉,劝他不要自负,不要怨天尤人;勉励他要勤奋学习,超越前人。
文章措辞得体,语气委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以就.晚成之器( ) (2)皆.在中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难生于才,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
(2)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
3.通读全文思考:“学问琢磨”是指;“晚成之器”即成语。
(六)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②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 ú 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以阴阳符号的不同排列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 í):揣度。
【阅读指津】许衡这种高尚的品德与他长期认真读书是分不开的。
后来,许衡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元初著名的理学家。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他制定了一系列朝仪官制,对蒙古族和汉族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成为鲁斋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1.解释加点字的意义。
(1)幼有异.质( )(2)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3)身体而力践.之( )(4)吾心独.无主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2)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3.从选文来看,许衡的什么精神令人感动?(七)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②典史③。
龙阳濒洞庭④,岁根水患,道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⑧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⑪十四年诏有司⑫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夔( 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道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⑨诏宽:皇帝下令宽免。
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⑪万历:明神宗年号。
⑫有司:官吏。
【阅读指津】从文章的事例看,青文胜是一个爱国爱民,关心百姓疾苦,舍己为人,有着强烈责任心的有志之士。
同海瑞一样,为社稷敢于抛弃前途,而青文胜更是献出生命。
他的精神永垂不朽!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仕.为龙阳典史( ) (2)岁罹.水患( )(3)为.民请命( ) (4)悯.其为民杀身( )2.选择题。
(1)“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B.到C. 登上D.责骂(2)“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 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
4.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八)衙役夫妇救犯人王义士者,失其名,泰州如皋县隶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