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检测卷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检测卷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检测卷[检测内容:青春的邀约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的大门,开始了人生最美丽的春天。

下列对青春期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②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③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④烦恼多于快乐的时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 小宇进入初中以后,发现自己很多方面开始发生变化。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这一时期身体方面主要变化的是( )A.身体外形的变化B.性机能的成熟C.思想逐渐走向成熟D.内部器官的完善3.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句诗告诉我们( )A.青少年不要追求自己的外在美B.我们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外在美,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C.读书能使人的外表变得更美D.外在美比内在美更重要4. 下列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①男生长胡子②有的学生脸上长青春痘③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④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失去控制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5. 青春期的烦恼( )A.是成长过程中的主旋律B.根源于青春期特有的矛盾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C.是可以任其发展的D.永远是我们成长的阻力6. 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

奏好青春成长曲,我们要( )A.穿着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B.做到内心闭锁,保护青春秘密C.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D.悦纳身心变化,克服青春烦恼7. “解铃还须系铃人”启示我们调控矛盾心理可以通过( )A.求助他人B.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C.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D.自我调节,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8. 小何进入初中后,自我意识高涨,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生活方式安排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可他又未能摆脱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

对此,他的内心充满着矛盾,面对小何的内心矛盾,你应该对他说( )①不要以为自己是“小大人”,一切都要听老师和父母的②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③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心理,我们才能健康成长④这些矛盾心理只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要尽快消除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9. 调查发现,不少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不愿与同学、师长交流,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

下列建议你不认同的是( )A.参加集体活动,在温暖中放松自己B.专心学习,世上没有真正的朋友C.求助他人,学会化解烦恼的方法D.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的“心理医生”10. 对于独立思考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独立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B.独立思考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追求独特C.独立思考就是一个人做事必须有信心、有勇气、有力量D.独立思考就是不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要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11. 北京一小学生依据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写信给出版社,指出教材上的一处错误。

为此,出版社探讨后表示,该小学生所言有理,并承诺立即修正。

该小学生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①敢于质疑②善于思考③进行探究式学习④偏爱历史知识的学习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 “忽如一夜春风来,裤脚纷纷卷起来。

”卷裤脚、露脚踝成了部分中学生追求的“时尚”,甚至寒冬时节也如此。

对此,你想对这些学生说( )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②追求时尚,不能伤了身体③中学生不宜追求个性④标新立异才是真正的酷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3.“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这告诉我们( )A.会问是培养批判精神的唯一方法B.实践是创新的途径C.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质疑D.权威结论都是正确的14.“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这似乎是一个规律。

”这段话告诉我们要( )A.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B.敢于对权威“结论”提出质疑C.学会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D.养成自己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习惯15.看了《三体》之后,李力对很多问题都感兴趣,他说:“作者脑洞好大,我也希望能够造出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让人类不再为食物发愁,能够随时进入太空,能够读懂别人的思想……不过这些想法都太遥远了,我根本做不到。

”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②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③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④拥有了青春便拥有了成功,拥有了一切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55 分)16.(13分)分析下列三位女同学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A.我最近好烦哪,脸上冒出了很多痘痘,想挤又不敢挤,为什么班上就我有? 我妈说不要在意外表,她压根不理解我,不想理她,却又经常想让她帮我打听哪里可以治疗。

B.你可以自己去打听呀,我觉得我的胆子挺大的,有一次想去医院问医生怎样把腿上的肉减下来,到了门口就不敢开口了。

C.你们可以听我说说话吗? 难得有机会跟你们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现在不愿意说心里话,又希望你们理解我。

(1)三位女同学分别表现出了青春期的哪一对矛盾心理? (3分)(2)你认为A、B两位同学产生烦恼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分)(3)你能告诉她们怎样走出烦恼吗? (6分)17.(13分)星期天,妈妈发现小捷将头发染成了三种颜色,还在左耳朵上戴了耳环,便生气地对她说:“你是一个学生,怎么能打扮得如此古怪?”小捷不以为然地说:“你真老土! 好多同学都羡慕我这种新潮打扮,只不过他们没有勇气做而已。

”妈妈又说了几句,小捷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怎样打扮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1)你认为小捷的想法体现了独立思考吗? 说说你的理由。

(5分)(2)你认为我们上初中后还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吗? 为什么? (5分)(3)请你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穿着打扮提几条合理建议。

(3分)18.(15分)材料一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材料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规定的六大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中包含了“批判质疑”的素养,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选择和决定;等等。

(1)根据材料一,说说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3分)(2)为什么要把“批判质疑”作为中国学生发展的素养之一? (6分)(3)为培养“批判质疑”的素养,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 (6分)19.(14分)材料一哈佛大学教育专家托尼……瓦格纳教授发现,固然一个成功的创新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创新者的内在动机才最重要。

知识可以学习,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教育真正的挑战在于———年轻人是否有动力去成长为卓越的创新领导者。

在内在驱动力来源这个问题上,他的研究得出这样的规律:创新者的内在动力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童年时期的创造性玩耍、青少年时期的激情和成年时的觉悟。

家长、老师在年轻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帮助和支持他们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在7月15日“世界青年技能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青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竞争力强。

青年应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

(1)为什么要在青春期开发创造的潜力? (6分)(2)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你如何理解这一点? (4分)(3)说说你将怎样开发自己创造的潜力。

(4分)参考答案1. A2. C3. B4. B5. B6. D7. D8. B9. B10. B 11. C12. C13. C14. D15. C 16. (1) A:反抗与依赖。

B:勇敢与怯懦。

C:闭锁与开放。

(2) 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情况各不相同。

②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3)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②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17. (1)没有体现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要。

因为上初中后,我们依然是未成年人,很多方面还不成熟,缺乏独立能力,需要父母进行引导和帮助。

(3)简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最好穿校服等。

18. (1)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2) ①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 ①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19. (1)因为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2)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我们也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 ①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②创造离不开实践。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