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冻品行业资料

冻品行业资料

1冻品介绍1.1 冻品的概念2009 年11 月15 日,我国《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国家标准 (GB/T 24617-2009 )正式颁布,标准指出冷冻食品( frozen foods )是指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可食用农、畜、禽、水产品等为主原料,经预处理、速冻、包装等工序,在-18 C以下储运与销售的食品。

冻品完全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品质 (使食品内部的热量或支持各种化学活动的能量降低,同时将细胞的部分游离水冻结,即降低水分活度) ,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同时使食品营养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

1.2冻品的特点一、冷冻食品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二、营养合理、食用方便、卫生质优、经济;三、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1.3冻品的分类冻品按原料和消费形式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一、冷冻畜产品:如冷冻猪、牛、羊肉、冷冻鸡、鸭等。

二、冷冻水产品:如冷冻鱼、虾、贝介。

三、冷冻农产品:包括冷冻蔬菜和冷冻水果。

四、调理食品: 特指两种以上的生鲜、农、水、畜产品为原料,加工处理,急速冷冻的速冻食品,分为不需加热即可食用和需加热才能食用二种。

调理类速冻食品又分为以下几类:中式点心类:水饺、汤圆、沙包等;火锅调料类:鱼饺、鱼丸、贡丸等;裹面油炸类:鸡块、可乐饼、鱿鱼排;菜肴料理类:三杯鸡排等;糕点点心类:芝麻球、比萨饼、各式冷冻蛋糕等。

2冻品的发展现状2.1国内冻品的发展现状冻品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但由于人们对冻品缺乏必要的认识,起初并没有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冻品才得以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系统地研究了冻品,并制定了《冷冻食品制造法规》。

此后,冻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开始进入超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特别是果蔬单体快速冻结技术的开发,很快风靡世界,开创了冻品的新局面。

近年来,世界冻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兴未艾,其增长速度年均高达20%-30%超过任何一种食品,品种达3000多个,美日欧一些国家已形成从原料产地加工、销售、家庭食用的完整的冷藏链,保证了冻品的工业化和社会化。

2006-2010年间,美国冻品的销量增长了22%销售金额增长了5.6倍。

据有关资料显示,冻品销售量在发达国家已取代罐头食品的垄断地位而跃居加工食品行业首位。

冻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有30多年的历史,开始主要是沿海城市大型罐头厂试制生产冻品,供外销出口,技术上多采用以冷藏间代替冻结时间,大部分工序采用人工操作,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1973年,北京、青岛、上海3个冻品厂从日本引进螺旋式速冻机,促进了我国冻品的发展。

进入80年代,随着从国外引进设备的不断增加和各种国产设备的研制成功,我国的冻品加工工艺逐渐向国际水平靠拢,冻品也从过去仅有的肉类、水产类冷冻加工发展到果蔬类和调理食品加工。

进入90年代,国内冻品行业迅速发展,在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等方面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严格控制,今后有食品添加剂的即食产品销售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无任何添加的冷冻产品将在以后唱主角。

我国冻品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传统速冻:1993年以前的速冻,是以简单的冷冻冷藏方式存在的速冻,主要是用来储存一些经过简单加工或者没有加工的肉制品,这时候的速冻我们可以理解为食品储存方式的速冻。

二、现代速冻:1993-2008年,自从199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条现代化速冻汤圆生产线之后,以米面制品存在的速冻产品,得益于速冻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物流配送产业的不断成熟,一时之间成为风行中国的冻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推广和运作,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同质化。

我们将这段时间的中国速冻理解成以食品加工方式的速冻,企业主要把消费者不方便加工的产品加工出来,推销给消费者使用,缩短消费者的品味过程。

三、健康速冻:2008年以后,以米面制品的速冻产品在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和升级,在食品消费健康化的大潮流下,消费者对于速冻产品的健康需求越来越重视,而且速冻产品的消费也开始从节日型消费转为日常型消费,从生活选择转为生活方式,融入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健康品质的速冻产品,成为今后市场的空白需求点,我们可以预测中国未来速冻发展必然进入健康速冻时代,健康的速冻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随着中国健康饮食潮流兴起,冻品这个以传统食品为原形的现代食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未来必然会走向健康速冻时代,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数据来源;中华商务网产业研究中心“图1.速冻米面食品需求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目前,我国冻品行业规模达8000亿元,其中速冻米面在2015年销售额为879.91亿元,冷冻禽制品在2015年销售额达到1159.69亿元,我国冰淇淋在2015年产销量达到了451.42万吨, 产值1123.16亿元。

除冰淇淋以外,我国其它冻品类产值约为6900亿元。

我国冻品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品种超过600种,年产销量达1500万吨,出口量逐年增加,其中速冻蔬菜外销日本、欧美等地,年销售额亿元的企业约有50多家,已形成“龙凤”、“三全”、“思念”、“佑康”、“科迪”等五个名牌产品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全国冻品品牌主要有:三全、思念、龙凤、湾仔码头、笑脸、苏阿姨、狗不理等几十个著名品牌,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2.2国外冻品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冻品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其贸易量正以每年10%-30%勺速度递增。

目前,世界上冻品的总产量已超过6000万t,品种达到4500种左右。

发达国家的年人均消费量超过10kg ,冻品工业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全球冻品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20%。

发展较快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

1991-1994 年间,美国冻品年产量约1300万t,产值超过500亿美元,人均年消耗量约60kg,位居世界首位,2000 年已达63.6kg 。

英法德等欧盟国家每年人均消耗冻品在20-40kg 之间。

日本和韩国人均年消费量也在10kg以上。

目前,冻品已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在食物构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占全部食品的60%。

如英国家庭消费的冻品已占到食品消费总量的70%以上,日本约占25.8%。

冻品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冻品已逐步取代罐头食品的首要地位,而跃居加工食品的榜首。

3冻品行业发展的原因3.1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冻品需求出现增长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快” 成为了现代生活的标志,人们迫切希望从忙碌的一日三餐中解放出来,速冻食品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3.2产业集群实现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经济在高速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引进,为冻品行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冷冻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

3.3商业资本介入加快了冻品行业发展资本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催化剂,冻品行业的未来数倍增长空间吸引了资本的目光,反过来,资本的介入又加快了冻品行业的发展。

在商业资本的支持下,三全等领军企业产品加快了产品开发和增加了品牌投入,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速冻产品。

3.4冷链的完善使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近年来,国内大中城市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迅速发展,商用冷柜和家用冰箱迅速普及,冷藏运输大力发展,使冻品流通所必需的整个冷链迅速建立并日益完善,使到达消费者手中冻品的最终质量有了可靠保证。

3.5农村成为冻品增长的新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目前连锁超市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乡镇,速冻冷藏柜也随之在农村出现,家用冰箱在农村也开始普及。

冷冻硬件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传播使冻品进入农村市场成为可能。

3.6非面食速冻食品是速冻食品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速冻食品主要集中在水饺、馄饨、包子等面食产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速冻成品菜等非面食产品,必将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3.7冻品在餐饮业的普及开拓了冻品行业的新渠道据资料统计,餐饮业采用速冻调理食品可节约辅助生产设备20%-25%,节约厨房面积25%,节省劳动力50%左右。

许多餐馆供应的刀切馒头、水饺和包子等都采用了速冻制品。

4冻品行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冻品行业虽然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4.1宏观调控乏力,管理混乱国家对冻品行业的宏观调控乏力,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缺乏完整的标准和规范。

现在冻品的生产企业有国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他们各自为政,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4.2产业规模参差不齐,经济效益不高目前在全国冻品生产企业中,年产量在万吨以上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的年产量为千吨,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百吨级的,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规模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4.3生产手段落后,质量参差不齐在我国冻品生产企业中,拥有机械化、连续化生产线的为数不多,大多数冻品生产企业的加工车间只有几台简单的加工机械,其余工序均为手工操作。

此外,速冻食品要求在-30~-35 C的低温下,在30-40min内使冻结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18C,使食品中80%以上的水分形成无数个100卩m以下的冰晶体。

由于拥有这种快速冻结装置的企业为数甚少,加上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规范,致使冻品的产品质量岑参不齐。

4.4科技投入不足,产品差异化不明显除了部分三资企业使用一些先进的生产线外,大多数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资金有限,制约了我国冻品行业的发展。

冻品的品种大多停留在传统点心上,在速冻调理品、果蔬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力度比较薄弱,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品种单调、雷同,没有创新意识,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4.5冷链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冷链已基本建立并日趋完善,但小城市和乡镇的冷链有待于建立和完善,以开拓新的市场,促进国内冻品的生产和消费。

5冻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冻品已成为食品行业发展最快的食品之一,与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国内的冻品产量、花色品种、人均消费都相差太多,所以对这个朝阳行业来说,行业需要集体提升。

近年来,我国冻品行业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明显加快。

冻品行业处在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之中,企业技术投入增加,产品品种和质量提高,高中档产品发展势头迅猛,新市场不断开拓,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品牌集中度提高,行业整合加快。

企业要想进入冻品的更广阔市场,参与国外市场竞争,必须因势利导,把握先机,在产品的差异化上下功夫,突出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集团作战全国食品市场,共同发展。

以机械自动化大规模高效生产,来替代劳动密集的作坊式低效生产;以品牌加品质的高端营销模式,来替代降价促销量的低端营销模式;以公共餐饮市场批发渠道,来替代超市零售渠道;以资本市场融资扩张,来替代资本积累滚动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