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一
板,按之有乒乓球样感,牙可移位,松动,脱 落 肿瘤可实质性,有囊性变 有一定的局部浸润性——临界瘤 少数有发生恶变之可能 X-线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溶骨性破坏,瘤区牙 根可吸收
治疗
手术 治疗
在肿瘤外正常骨质0.5Cm处切除 下颌一侧切除 颌骨节段切除+植骨
四、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位素等 穿刺检查及细胞学检查 活组织检查
治疗
治疗原则 常用治疗方法
• 良性:以手术为主 • 手术治疗
• 恶性:根据组织来 源、生长部位、分
• 放射治疗
化程度、发展速度、• 化学药物治疗
临床分期、机体状
况全面考虑,以确
定适当治疗方案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及时处理癌前病损 加强防癌宣传 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监测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
Maxi:Sebaceous cyst 腺管堵
塞 皮脂排泄受阻 囊皮膨胀
涎腺囊肿: Salivary cyst
粘液腺囊肿
腺管堵塞涎液
舌下腺囊肿
潴留而形成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胚胎
鳃裂残余上皮组织所形成。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 穿刺 X光片
治疗
囊 肿 摘 除 术
第三节 瘤样病变和良性肿瘤
Like-tumor lesion and benign tumor
一 、瘤 样 病 变 Like-tumor lesion
指具有肿瘤的某些特征,但其本质 是炎性或增生性疾病 如:牙龈瘤 epulis
色素痣 nevi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组成, 血窦大小不一,外形不一,如海绵状 结构。好发唇、舌 颊 口底等,兰紫色, 质柔软,可压缩,体位变化阳性。可 与毛细血管型并存,称混和性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
plexiform hemangioma
是由血管壁扩张的迂回弯曲的小 A-V 直接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葡萄状, 有搏动感,皮温稍高,听诊有吹风样 杂音。多见于颞浅A所在的区域。
角化囊肿 Keratocyst 来源于牙胚和牙板上皮残余。
临床表现
多见青壮年 根尖囊肿多见有病灶牙 始基、角化囊肿多见于下颌角及升支部 含牙囊肿多见下颌角及13、23 部位 早期无症状,骨质膨大时触诊时有乒乓球样感。
受累牙可松动。移位。穿刺为淡黄色液体,有 胆固醇结晶 X线片示骨质压迫性吸收,可见圆形,卵圆形 密度减低区
鳃裂囊肿 Branchial cleft cyst
20—50岁多见,颈上部一侧,表面光 滑,生长慢,质地软,有波动感,感染 时可有不适感,疼痛,突增大,如破溃 不愈—鳃裂瘘。
治疗
手术摘除 鳃裂囊肿、皮脂腺囊肿选择沿皮纹
做梭形切口 舌下腺囊肿只需摘除腺体,无须彻
底摘除囊皮 粘液腺囊肿选择唇红内外纵切口,
治疗:手术切除,须行病理学检查。
二 、血 管 瘤
Hemangioma
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是先天 性良性肿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 分类: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广泛 方法 蔓状 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capillary hemangioma
多见皮肤,色鲜红或紫红,平皮肤 表面,周界清,外形不一,压之退色, 去之复原。此型称葡萄酒斑状血管瘤。 另一类突出皮肤,高低不平似杨梅状, 又叫杨梅状血管瘤。
切忌横切口
颌骨囊肿
根尖囊肿 Radicular cyst 慢性肉芽肿受炎症刺激引起牙周膜上
皮残余中央变性液化,组织液渗出而形 成。
始基囊肿 Primordial cyst
牙体形成前,炎症,损伤刺激,使造 釉器星网状层变性,渗液蓄积而形成
含牙囊肿 Dentigerous cyst
牙体形成后,缩余釉上皮与冠面之间 出现渗液而形成。
口腔颌面部肿瘤一
第一节 概 论
发病情况
头颈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21.2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性肿瘤
的8.2% 良、恶性肿瘤之比为3:1
性别年龄
男女构成比约为2:1 年龄以40—60岁为最高峰
组织来源
良性(Benign):牙源性及上皮源性肿瘤 多见. 其次为间叶组织肿瘤
恶性(Malignant):上皮组织来源最多, 鳞癌占80% .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 粘液表皮癌 腺样囊性癌
好发部位
良性: 牙龈,口腔粘膜,颌骨与颜面部 恶性: 舌, 颊粘膜, 腭 ,上颌窦等
诊断及治疗
诊断及治疗特点
位置表浅,易于早发现、早治疗、 预后好
咀嚼、语言的重要器官,与颅脑、颈 部血管,神经邻近,给治疗带来困 难
诊断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
病史采集 临床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C T、MRI、超声、同
组织来源:唾液腺上皮、有粘液样、软 骨样间质,又叫混合瘤(mixed tumor)
血管瘤的诊断
依据 临床表现 穿刺 体位变化试验 瘤腔造影、动脉造影
血管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低温冷冻 激光 硬化剂注射
三、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来源于造釉器和造牙上皮,属牙 源性肿瘤。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无差别 多见于下颌体及下颌角部 生长缓慢,无痛渐进性颌骨膨大,可破坏骨外
临床表现
皮脂腺囊肿 Sebaceous cyst
常见于面部皮肤,囊皮与皮肤粘连, 中央有一色素点,囊内容为凝乳状(豆渣 样)物。
粘液腺囊肿 mucocele
下唇多见,半透明,状似小水泡,可 反复破溃,再复发,表面粘膜正常或灰 白色。
舌下腺囊肿 sublingual gland cyst
位于口底一侧,隆起,青兰色,极软, 有波动,再大时舌体抬高叫“重舌”。
牙 龈 瘤 epulis
特点:来源于牙周膜及牙槽骨骨膜, 它的外形像肿瘤,但无肿瘤的生物 学特征,认为是牙龈局限性、慢性 炎症性增生。创伤,慢性刺激是其 主要原因。
治疗:手术切除,范围大,累及牙、 牙槽骨则需拔除病变区域牙齿。反 之术后易复发。
色 素 痣 nevi
特点:发生于皮肤,为浅棕色,无 毛,无自觉症状,分为皮内痣、交 界痣、复合痣。突起于皮肤的交界 痣易受刺激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