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得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得人情世故
• 适当表现,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 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因为当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 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 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聪明的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条件,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聪明的人能得到更多的表 现机会,但大部分的聪明人却由于太过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 人的利益,从而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 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因此,真正智慧的人懂得人情世故,只会适当地表现自己, 而不会时时炫耀自己的聪明。
古语有云:“先小人后君子。”为人处世,要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 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对于维持双方关系的稳定也有直接的帮助。特别是跟人合作 之前,最好把利益分配先讲清楚。
然而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互相信任,或者因为有某种关系而不好意思写下书面协议, 写了协议也没有将违约条款或者利益分配的事情写进去。以至于发生了争议,因为口说无凭, 于是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其实不仅在承诺时要注意留有空间,在其他一些场合上说话,也要注意有所保留, 避免因话说得太满而对自己的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
• 背后的赞美效果更好
有位人际关系专家说:“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和谐,往往只需一份真诚和一句赞美。” 如果你能够给予别人适当的赞美,就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当然,赞美也有技巧,不 能随意而为。有的人不懂得赞美的技巧,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使赞美之词沦为阿谀奉 承,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觉得你的赞美太露骨、太肉麻,不仅无法让人产生好 感,反而会招致厌恶。
• 承诺有所保留,不要把话说得太满
讲话要靠谱,承诺时话要有所保留。作出承诺之前,先要掂量自己的能力,了解事 情的轻重缓急,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办成这件事情,就不要随便答允对方,即便是有把 握办到的事情,也要在承诺时留一些回旋的空间。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计划总 是赶不上变化,你怎么能保证自己的承诺能够顺利做到,而不会因为意外最终夭折呢?
张晓风拿着老师的名片去买书,得到了满意的折扣。回忆起这件事,张晓风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 “至于省掉了多少钱我早已忘记,但不能忘记的却是名片背后的那番话。直到那一刻,我才在老师的推 重里知道自己是与学者同其尊、与长者同其荣的,我也许看来不像老师的同事,却已的确是老师的同事 了。竟有一句话使我一夕成长。”
赞美讲究适当、适度,但怎样才是适当、适度呢?这不太容易把握。实际上当面的赞 美,往往因为度的把握不到位,而让人误认为是奉承和恭维,因此给人带来不好的感受。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人感受赞美的愉悦呢?
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会选择在背后赞美,通过间接的方式让人接受赞美,不仅避免了当 面说好话的尴尬,还能够放大赞美的效果,从而达到润滑彼此关系的目的。
• 谈吐要有点顾忌,不要交浅言深
在生活中,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和真诚,就将自 己的情况对初识不久的人和盘托出。事实证明,这是不通 人情世故的做法,更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倘若对方不是深 深了解、彼此相知的人,你如果畅所欲言,以快一时,这 就是所谓的失言。
交浅而言深,有人以为这样做可以加深交情、加强关系,但后果往往会让人失望。这是因为不 通人心的关系。
没有回馈的倾听,是敷衍了事的倾听;适当地回馈对方,会让对方很有面子。同时, 在倾听别人说话时,你还要有一颗精细的心,体察别人的感情,并保持涵养,体谅别 人的难处,宽恕别人的错误,容忍别人的缺点。除此之外,你还要有良好的耐性,能 够长时间地听取别人零乱、不成熟,甚至是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的意见。
在听别人讲话时,不要随便发表见解,更不要打断对方,让对方把话说完。听人说 话一定要把话听全,不要听了开头就随便批评他人,让对方把话说完,这是倾听者首 先要做到的。
话到七分,酒至微醺——言语中的人情世故
• 语言是传达感情的工具,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一 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有的人善于 用语言来表达情意,一席话就能使人心情舒畅,有的人 则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一讲话就使人误解,正如俗话说 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要 想在人际交往中应对自如,就应该懂得说话的艺术。
在和人交谈的过程中,“我”字说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 感觉,这会在无形中让对方和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交流障碍,影响他人对你的认 同。会说话的人在与人交谈时,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来进行谈话。
利益很重要,不要忽略利益的考量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耻于言利,认为谈论利益辱没了君子风范,一身铜臭 玷污了彼此的友谊,却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在很多时候都是以利益为纽带的。 有句话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老师把名片接过来,看看她说:“我没有写错,你现在不懂啊,就是要这样写的,你以前是我的学生, 以后私底下也是。但现在我们在一所学校里,你是助教,我是教授,阶级虽不同却都是教员,我们不是 同事是什么?你不要小孩子脾气不改,你现在长大了,要学会做人了,我把你写成同事是给你长脸,不 然老是‘同学’‘同学’的,你哪一天才成人?要记得,你长大了,要学会做人了!”
先把不好的话,在事情没发生之前说出来,让大家都有个心理准备,这有未雨绸缪 的意思。在做事情的时候,将丑话说在前头,能够让人的态度更加认真和慎重,而不 会掉以轻心、马虎了事。同时,也能够避免一些纠纷。
环境复杂,关系复杂,前途如何,谁也难卜,正所谓:“有言在先。”把丑话说 在前头,就是给未来添加保障,给彼此相处订立规范,这有利于合作的开展。丑话虽 然不受听、扎耳朵,但却是超越流俗、突破情面把本相说到底、把前景想周全,既重 人情,更重信义的真话。
• 帮人圆个场,不要忽略别人的感受
《圣经》有言:“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面子问题也是如此。 给别人留面子,其实就是给自己挣面子。
。 美国前总统里根是一个懂得照顾他人面子的人。有一次,他出访加拿大,结果碰到一大伙人举着旗帜
和标语,表示反对他。尽管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但是在场的加拿大总理还是颇感尴尬。 里根的心中也有些吃紧,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恼怒的情绪,而是平静地转头对加拿大总理说:“这种事
这位老先生可谓通达人情。人有希望就会有动力,有某种预期才会有相应的行动。当一个人预期 或确定你会给他一些额外奖励时,你会发现他会更加努力地表现,将事情做得更好。而这位老先生 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对方进行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提高对方的心理预期,无疑是高明的为人处世艺 术。
• 先小人后君子,利益分配先谈好
里根这样一句话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既没有扫对方的面子,又给自己挣了面子,真可谓高明的处 事技巧。给别人一个台阶,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这不仅是一种高级的交际方式,也是一种积极的 生活艺术。
为人处世要把握一些分寸
孔子常云:“过犹不及。”为人处世须讲分寸,率性而为不可取, 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 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这就是分寸之道。所谓有分寸, 也就是适度。 人们在社会的各种活动中,都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如果没有分寸,即便是好事,也会给人带来困扰。
伤什么都不要伤了别人的面子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对一些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 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但如果你伤了 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 面。因此,为人处世要切忌伤害他人的面子。
• 学会给人长脸,不要让人觉得掉价
中国台湾散文家张晓风大学毕业,做了助教。有一次,为了买一本昂价的书,她去找老师写张名片,以 便得到一些折扣优待。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等名片写好了,张晓风拿来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老 师,您写错了,你怎么写‘兹介绍同事张晓风’,应该写‘学生张晓风’的呀!”
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 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有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
• 有什么好处,不妨先告诉对方
某老板趁公务不忙的时候去旅游,他参加了一个旅行团队。在这个团里有一对老年夫妇每次进驻 旅馆时都被分配到窗外景观最好的房间。开始这个老板也没有特别注意,但是连续十几天的旅游行 程,他发现每次老年夫妇分到的房间都非常好,于是他开玩笑地问这对老年夫妇:“你们的运气真 好,是不是事先给领队很多小费啦,或者许诺会给他很多小费呢?”
情,我见得多了。”加拿大总理听后,表情也放松了一点。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些喊叫的声音特别 刺耳,使得宾主双方无法开怀地交谈。
里根看到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这次访问,于是微笑地说:“这些旗帜和口号我太熟悉了,他们都是 从美国学来的,这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当里根说完这句话后,宾主双方终于开怀大笑起来。
老师这样做,是因为人情世故的关系。给自己的学生长脸,抬高学生的脸面,这样就不会让别人看扁 自己的学生。而张晓风也明白了老师的苦心,接受了人情世故的教育。
• 认真倾听对方,就是对人最大的尊重
如果你想要别人喜欢你,那就请认真倾听对方,做一个好听众
当然,要成为一个好听众,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至少在听的时候,你要做这些事情: 当对方偶尔说出有趣的话,你要给予会心的笑;当别人讲出一些不错的道理时,你应 该点头答应;当别人试图说出一些难以表达的思想时,你要凝神细听,并且不时地就 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向别人请教;当别人的讲话告一段落时,你则可以将对方讲的内容, 条理清楚地复述一遍,以表示你真正理解了对方的谈话。
比如,买东西时有试鞋不能沾地、内衣不可上身、酒水不许开瓶等,这样事先言 明的交易规范,既不会损害顾客的尊严,也不会损害商家的利益,可谓两全其美。
• 多说“我们”,少说“我”
亨利·福特描述最让人厌烦的行为时说 :“一个满嘴都是‘我’的人,随时随地只会说 ‘我’的人,一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福布斯》杂志中也曾登过一篇名为《良好人 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里面有几点值得借鉴:“ 交谈中最重要的5个字是:‘我 以你为荣!’ 交谈中最重要的4个字是:‘您怎么看?’ 交谈中最重要的3个字是: ‘麻烦您!’ 交谈中最重要的2个字是:‘谢谢!’ 交谈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你!’ 在交谈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字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