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升华-6页文档资料

如何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升华-6页文档资料

如何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升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在教学中必备的精髓。

近年来,我校在贵阳市教育局承接了一个教育科研课题:如何把三维目标运用于教学中的课题研究。

我校相应的教研组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通过三年的努力,最后于2007年结题了,英语组也不例外。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
态度的发展,把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应发挥特殊作用。

第一、现状分析
从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来看,情感态度目标在英语教学中的贯彻情况还存在很多问题。

许多老师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的目标实施比较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很多教师错误地以为情感态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或途径。

诚然,恰当地使用情感态度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还可以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但如果我们只是把情感态度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存在,那么新课标设立情感态度目标的意义何在呢?
2.情感态度目标不同于语言知识等其他几个课程目标,教师不可能像讲解语言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给学生。

3.情感态度目标的内容不像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那样明确,不同
的人对于情感态度目标的理解不尽相同,理解的差异导致了实施过程的不同。

第二、情感态度目标的内容实质
情感态度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态度既是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又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2.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倾向等多方面的内容,超越了人们通常对于情感所理解的范畴。

3.情感态度目标不像其他教学目标那样可以分割成明确的教学单元,它们之间互相渗透,同时与其他课程目标之间也存在交叉情况。

因而,实现情感态度目标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

4.情感态度目标的内容决定了其结果很难直接显现出来,因而很难通过对情感态度的明确的考核来检验其效果。

在新课标中,情感态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五大目标之一,与其他目标同等重要。

新课标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课标对情感态度的定义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关于情感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最终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它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信心,锻炼克服意志的困难,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第三、在英语课中怎样培养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
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就不可避免涉及人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传递。

1.英语教师要有健全良好的人格魅力,这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前提。

兴趣、动机、自信和意志等作为情感态度目标的一部分,属于隐性目标。

这类目标虽然不可能像语言知识和技能那样,通过特定的教学环节来实现。

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能对其施加影响。

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人格影响的深刻性,长远性和多面性。

教师的人格心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给老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这历史的转变期,英语老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直面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燥,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情感态度目标的根源。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

在设计教学时,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和心理差异,在课堂教学的提问,新授、对话和操练中都从层次性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不同程度的成功。

心理
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满足感和上进心。

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倡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并且在教学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

教学平等、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欣赏和爱护学生。

当教师爱护和欣赏每一个学生时,教师的爱心,包容和欣赏会让学生拥有自信和勇气,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投入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结合单元主题,渗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人教版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
特点,其内容涉及朋友、节日、环境等许多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把情感态度目标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festivals (节日)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中外节日,收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重要节日,并按专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动物和环境这一专题时,让学生了解动物生存的状况,并讨论如何来保护动物,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在谈论朋友这一专题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 friend should have? How do you get on with your friends?等问题,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让学生珍惜自己的健全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

并组织讨论学生们可以为残疾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中学生的可塑性强,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资源,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知
识,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有效途径
开展丰富有趣的英语活动有利于教师把一种崭新的英语思维方式引入到学生已有的世界观中,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从而使学生获得为交际所需的语言交流能力。

英语学科的特点,赋予它的空间广,活动方式多,活动内容丰富。

只要英语老师肯动脑筋肯组织,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目标教育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每天留出1-2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做值日报告。

内容和形式都不限,可以个人演讲、也可以讲故事、两个或多个人对话表演、唱英文歌曲等等。

这无形中既锻练了学生的英语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勇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朗大方,改变了一些学生的内向抑郁性格。

为培养情感态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后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英语角让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学生和学生交流。

通过英语书法比赛,小报比赛、朗诵比赛、歌曲比赛等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和使用所学的语言。

总之,在设计活动时,只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活动设计的首位,关心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寓教于乐,不断向课堂注入活水,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学生也就会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总之,只要英语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心理学的点滴知识,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即使实施情感态度目标比较困难,我们也能有所作为,最终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让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活泼开朗
的个性,发展其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爱祖国意识和开阔国际视野。

从而,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中不知不觉得到了培养和升华。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