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验指导书华晨辉编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2010年11月前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验指导书》是根据专业课程《机电一体化现代设计方法》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共安排16个课时的实验学习课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验指导书》基于GX-DEVELOPER创建PLC程序的软件及GX Simulator调试的软件,实验中安排学生首先学习使用GX-DEVELOPER 软件进行梯形图制作,掌握PLC基本编程技能和操作方法,然后学会使用GX Simulator调试的软件仿真PLC实例,掌握在实际应用中PLC的输入输出及时序图控制等基本操作,为同学们在今后工程实践中的软件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者实验一 PLC的工程及梯形图的制作【实验目的】1.熟悉GX-DEVELOPER编程PLC软件。
2.学会在GX-DEVELOPER软件中创建、打开、保存、结束PLC工程。
3.掌握梯形图制作步骤。
【实验内容】1.熟悉GX-DEVELOPER编程软件界面;【项目说明】:①. 工程名。
(图示中“工程未设置”是指还未命名该工程)②. 工程数据一览:是指将工程内的数据按类别用浏览的形式表示;在其任意一项数据上按右键可以对该工程数据进行新建/复制/删除/改变数据名等操作;工程数据一览可以用左键拖动来改变其放置的位置,也可以改变其大小。
③. 单击此处可以关闭工程数据一览。
④. 单击此项目符号可以显示/不显示工程数据一览。
⑤. 梯形图程序编写栏。
⑥. 创建梯形图的工具按钮。
2.创建工程;【设定要求】:新建工程时,首先需设定必要的PLC系列名、PLC类型和工程名。
【操作步骤】:[工程]——[新建工程];或者点击工具按钮或者用快捷键Ctrl+N。
【项目说明】:①. PLC系列:点击下拉菜单可以选择适当的PLC系列。
②. PLC类型:点击下拉菜单可以选择特定PLC系列的类型。
③. 程序类型:可以选择梯形图或SFC程序。
④. 标签设定:通过标签编程、用宏制作顺控程序,能够对程序实行标准化,标签设定编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只有在PLC系列中指定“QCPU(Q模式)”或“QnACPU”时,才可以进行标签设定。
⑤. 生成和程序同名的设备内存数据。
⑥. 工程名设定:工程名用来保存新建的数据。
选中“设置工程名”前的复选框,在工程名栏填入名称(中英文,数字均可);新建工程时也可以不设置工程名,可以在保存时再进行设置。
注意:保存工程时,不能改变驱动器/路径,否则无法再次打开该工程。
⑦. 单击“确定”按钮后,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指定的工程不存在”是指原没有你所设置的工程名,即新建工程成功!单击“是”即可以进入编程界面。
可以在左侧的工程一览中看到你所设置的工程名。
3.打开工程;[工程]——[打开工程]或者用工程按钮或者用快捷键Ctrl+0弹出下图画面,在该文件夹里找到你设定的工程打开。
注意:a. 不能在正在编辑的“2003华晨辉”工程界面打开“2003华晨辉”;否则会弹出错误的对话框。
b. 同样不能改变驱动器/路径。
4.保存工程;[工程]——[保存工程],或者用工程按钮或者用快捷键Ctrl+S。
如果创建新工程时未设置工程名,会弹出“另存工程为”的对话框,如图所示。
设定工程名即可保存。
注意:a.不能改变驱动器/路径,否则无法再次打开。
b.一定要输入[工程名],中英文均可。
c.如果创建新工程时已设置工程名,选择保存时系统会自动覆盖保存编辑中的工程。
5.关闭工程;[工程]——[关闭工程]或者单击界面的右上角下面的“关闭”按钮,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关闭工程会弹出询问窗口:1)未设定工程名。
2)数据正在编辑中。
6.结束GX DEVELOPER;[工程]——[结束GX DEVELOPER]或者单击界面的右上角上面的“关闭”按钮。
在没有设定工程名的情况下,会显示指定工程名的对话框;变更工程名的情况时,按“是”按钮;不变更则按“否”按钮。
7.校验工程:检验可编程控制器CPU工程中同一PLC类型的数据。
[工程]——[校验],弹出校验画面,设定步骤:1)按“浏览”键可以设定校验目标的驱动器/路径名和工程名。
2)选中需要进行校验项目,即选中检验源及检验目标的复选框。
3)完成设定按“执行”按钮开始校验。
8.梯形图的制作[1].创建工程;[2].创建梯形图程序;方法A:在要输入语言的地方放置光标,双击光标或者直接按Enter键,在弹出的对话框内写入助记符语言LD X3。
若输入正确,按Enter键即确认;若输入不正确,按Esc按键,对话框将自动退出。
方法B:用工具按钮创建梯形图程序,单击对应的工具的按钮,输入窗口被打开,键入“X3”。
若键入正确,单击确定;若输入不正确,单击退出。
[3].交换已创建程序;[变换]——[变换]或者点击工具按钮。
变换后步数在左侧就显示出来。
注意:a.转换中若有错误出现,出错线路区域会保持变换前的灰色。
b.变换是创建梯形图程序必不可少的步骤,没有变换就进行其它操作,会弹出如下提示。
[4].保存工程;【实验报告】(下面的内容下课前上交)1、通过实际操作回答:哪些PLC系列可以进行标签设定?2、创建梯形图程序:用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停。
工程名为“你的学号+姓名”。
3、对你创建的工程进行校验,并写出保存工程的路径。
实验二梯形图的制作及限制事项【实验目的】1.掌握梯形图中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创建。
2.掌握梯形图块的剪切、复制、粘贴以及程序部件的修改等操作步骤。
3.掌握如何插入或删除行、创建或删除一条规则线。
4.掌握梯形图制作的限制事项。
【实验内容】1.梯形图中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创建【内容说明】:定时器和计数器都可以分为线圈和触点两部分:触点的输入方法与输入继电器X的创建方法相同(详见实验一);现重点学习在定时器和计数器中线圈部分创建时的注意事项,我们以定时器为例:【操作步骤】:选择工具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内输入T0 K200,然后确定即可。
也可以直接输入OUT T0 K200助记符语言(见实验一创建梯形图程序方法一)。
注意:一定要输入常数K,并设定其数值。
2.梯形图块的剪切复制和粘贴【剪切/复制的操作步骤】:单击需进行剪切和复制的梯形图块的步数,并顺着步数垂直拖动鼠标,指定要剪切或复制的范围,指定区域将变高亮显示,单击右键选择剪切或复制;也可以用工具按钮或快捷键方式来操作。
注意:END行不能包括到剪切或复制的范围。
【粘贴的操作步骤】:剪切或复制后,左键单击梯形图中步数7所在行的任何位置,右键单击选择粘贴,成功的将上图中高亮部分进行复制,如下图所示。
也可以用工具按钮或快捷键方式来操作。
3.梯形图程序部件的修改【部件改写的操作步骤】:如果要把上图中X001改为X002,双击X001所在放置,在弹出的输入对话框中输入X002即可。
【部件插入的操作步骤】:如果在上图中X001前面插入X002,将光标放置在X001位置,按键盘上的Insert键,在弹出的输入对话框中输入X002即可。
注意:键盘Insert键可以对“改写”和“插入”两种模式进行相互转换,所以在修改部件时必须保证在改写模式下进行,插入部件时必须保证在插入模式下进行,如图所示的红圈。
【部件删除的操作步骤】:将光标放置在要删除的部件位置,或把要删除的区域选定,按键盘的Dlelte键即可。
4.插入或删除行【插入行的操作步骤】:将光标放于要插入行的下行线的任何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显示菜单里选择行插入,即插入一行到光标线上部。
【删除行的操作步骤】:将光标放于该行线的任何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显示菜单里选择行删除,即删除光标所在行。
5.创建或删除一条规则线【创建一条规则线的操作步骤】:单击工具按钮,从要创建规则线的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拖动光标,即可创建规则线。
【删除一条规则线的操作步骤】:单击工具按钮,从规则线开始到结束到结束位置拖动光标,被选定的部分会高亮显示,高亮显示部分即被删除。
注意:只是规则线被删除,指令不会删除,另外,“END”行不能被删除。
6.梯形图制作的限制事项1)在一个画面上最大的表示梯形图12行。
(800×600画面中,缩小率为50%时)2)一个梯形路块在24行以内制作。
超出24行就会出现错误。
3)数据的剪切和复制最大是48行。
块单位最大是124K步。
4)读取模式的剪切,复制,粘帖等编辑不能进行。
5)主控操作(MC)记号的编集不能进行。
读取模式,监视模式时表示MC记号。
(写入模式时MC记号不表示。
)6)使用梯形图写入功能时,即使回送记号不是同一梯形图块内也能连号。
但是,用读取功能读出的梯形图块其回送号码是从0号开始按顺序表示的。
【实验报告】(下面的内容下课前上交)1.创建梯形图程序:开关X0合上时,Y0闪(1s周期振荡);断开时,Y0灭。
工程名为“你的学号+姓名”。
2.根据实验内容,以最快的方式创建下列程序。
3.在读出模式下,能否编辑梯形图程序?实验三软元件及其注释【实验目的】1.了解软元件存储器的相关概念。
2.掌握如何在梯形图中注释软元件及创建声明。
3.了解PLC参数设定。
4.掌握梯形图和指令表的切换。
【实验内容】1.什么是软元件存储器?软元件存储器是能够在不在线的状态下,设定数据寄存器,链接寄存器,文件寄存器等的数据,或是从可编程控制器CPU读取编辑。
如果用软元件存储器完成事先设定,就没有必要用顺控程序制作初始化设定程序,可编程控制器CPU运行时,运算的数值就能够被写入,所以可以在最初设定的数据上覆盖写入。
在对可编程控制器CPU进行RESET—RUN操作的时,不必再次写入数据。
2.软元件注释软元件注释描述已建立梯形图的每个软元件,以便在梯形图创建屏幕上显示各软元件的应用。
注意:软元件注释,是针对软元件进行注释,不能对同一元件的不同指令进行区别注释。
【软元件注释的操作步骤】:A.单击工程一览中[软元件注释]前的“+”标记,双击[COMMENT](通用注释),弹出进行软元件注释编辑的窗口。
B.键入你要进行注释的软件名,单击[显示]按钮,光标自动调转到注释栏,如果不单击[显示],你可能看不到你想要进行注释的软件名。
在注释栏键入注释,然后[ENTER]C.关闭注释创建的窗口,图中右上角第2个靠近下方的[关闭]按钮,在梯形图写入窗口选择[显示]——[注释显示],凡是同一软元件均会显示上面键入的注释。
【软元件注释清除的操作步骤】:在软元件注释编辑的窗口选择[编辑]——[全清除(全软元件)]/ [全清除(显示中的软元件)],弹出下面询问窗口。
【改变软件注释数据名称】:在软元件注释编辑的窗口选择[编辑]——[注释设置],在弹出的窗口中改变数据名,也可以改变注释类型。
【软件注释的其它设置】:每个软元件注释可由不超过32个字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