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泥塑橡皮泥教案

小学泥塑橡皮泥教案

小学泥塑橡皮泥教案1、认识橡皮泥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彩泥的性能,并逐步学会团圆、搓长、压扁、粘合等简单的技能。

2、激发学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块垫板、一团橡皮泥,事先准备好的魔法口袋及成品橡皮泥。

活动过程:1、魔法口袋变变变教师以神秘的魔术师登场,以神秘、夸张的口吻,夸张的动作依次变出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让学生观察、讨论。

2、认识彩泥教师提问:这么好看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学生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讨论)每人一块彩泥,进行观察、触摸、讨论。

(给足够的空间,尽量让学生发现彩泥的特性)请个别孩子发表意见。

确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告诉学生这种软软的,会变的像面一样的东西就是橡皮泥,也叫彩泥。

3、彩泥变变变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橡皮泥。

(1)团圆:彩泥变汤圆。

(2)压扁: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汤圆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让学生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4、彩泥回家今天,橡皮彩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真开心呀。

彩泥宝宝累了,我们送它回家吧。

教师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洁,让学生将橡皮泥放进小罐,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活动目标:会捏大鼓,知道很多造型都是由基本的圆、三角形等图形构成。

学会橡皮泥的基本技巧——揉。

活动过程:活动目标:会捏沙发,学会橡皮泥的基本技巧——粘。

活动过程:活动目标:1、学会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桃花;2、通过小组合作大方法制作桃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锻炼学生手指小肌肉群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学会用橡皮泥制作桃花,正确使用各种辅助工具。

难点:难点桃花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橡皮泥制作好的桃花、橡皮泥(红、黄、绿)、小树杆、剪刀、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道开了,小朋友们,你最喜欢什么花?(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带来了老师最喜欢的花,大家来看看是什么花?(教师出示橡皮泥做好的花,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发展阶段(桃花朵朵开)1、教师请小朋友们欣赏歌曲《桃花朵朵开》,观看桃花图片。

2、教师演示制作桃花的过程。

三、实践阶段1、小朋友们自由分组制作,一人做花瓣,一人做花杆,一人做叶子,教师巡回指导。

2、小朋友们自由创作,制作不同形态的桃花。

3、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表扬。

四、作品评价1、小组自评:每位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组推选最优秀的作品。

2、班级评选:教师积极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不足之处,相互学习。

五、拓展延伸鼓励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桃花。

5、小蜗牛活动目标:1. 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的兴趣。

2.学习泥工技能:搓条,并卷成螺旋状。

活动准备:1.橡皮泥人手一份。

2.教学VCD。

活动过程:1.播放教学VCD,跟我一起做蜗牛。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VCD里的老师是怎样做蜗牛的。

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小蜗牛。

1)选择大小适合的两块泥团,一块是肉色,用来做蜗牛的身体;另一块是其他的颜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用来做蜗牛的壳。

2)两手分别将泥团捏长,在桌上搓成条状。

3)将肉色的条卷成螺旋状。

4)将另一个已经做好的条粘在螺旋的下面,做蜗牛的头和身体。

活动延伸:将学生做的蜗牛集中在一起做一个五彩蜗牛的聚会。

根据场景,让学生想象蜗牛们的对话,使学生在相互对比中得到乐趣。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橡皮泥卷的技能。

2、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捏的花卷就越大。

3、说说我的“花卷”最漂亮,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1、花卷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1、观察花卷的图片,讨论花卷的外形特征——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出示花卷,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总结:这是花卷,它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做花卷的方法。

3、教师交代要求,学生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先分泥,再捏饼干。

提醒学生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

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

4、展览作品,并请学生说一说“我的花卷最漂亮”。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花卷做的最漂亮。

活动目标: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制作。

活动过程:活动目标:会捏草莓,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养成细心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橡皮泥、牙签活动过程:先用红色的橡皮泥捏出一个椭圆形的草莓,要注意,草莓可是一头大一头小。

观察一下,草莓身上长了一些小麻点,拿起牙签,在草莓身上戳一些小洞,要注意分布均匀。

把一小块绿色的橡皮泥捏得薄薄的,在边上捏一些比较大的角,叶子就做成了。

把叶子放在草莓比较大的一头,捏结实,草莓就做成了。

最后,把牙签掰断,其中的一半插进草莓有叶子的一头,草莓就有把了,可以拿在手里玩,也可以插在橡皮或泡沫上。

9、小猫活动目标:1、在团、搓、压等泥工活动的技能基础上,借用辅助工具(剪刀、黑豆、毛线等)塑造小花猫形象,并给花猫装饰不同的花纹。

2、能看图谱有目的地进行塑造活动,有初步的独立塑造的能力。

3、乐于在泥工活动中探索使用辅助工具和材料,体验捏泥的快乐。

活动准备:1、教具:小花猫的制作示意图;粮仓一个,老鼠2只2、学具:橡皮泥、剪刀、红绿豆、牙签、毛线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桌面教具,引出活动的主题。

——在一个农场里有一个粮仓,最近老鼠闹得可厉害了,吃掉了许多的粮食。

所以今天的泥工活动就要请小朋友来捏小花猫,治治这些老鼠。

——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只要你顺着一个一个的圆圈和圆圈里的箭头,边看边思考,就能找到捏小花猫的绝招。

2、教师出示示意图,小朋友观察图片,提出自己的疑义,教师请小朋友来解决同伴的疑义,帮助学生理解制作步骤中重点的几步。

教师:请小朋友用几分钟的时间来看这张示意图,如果有什么看不懂的,不明白的,等会儿可以提出来。

教师:——现在,你有什么不懂的,哪一步不明白,请提出来。

——这个疑问有谁能够帮助他,告诉他什么意思?——还有的图示你们都懂了吗?我来考考你们,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应该做什么?(教师将图片的重难点部分提出来,了解孩子的观察结果,给予适当的指导。

)——完整地简单讲解图示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谱中符号的意义。

3、分析小花猫的身体特征,学生谈谈自己看见的小花猫花纹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了解花猫的多种多样的花纹。

教师出示图片:——你们瞧,这些小花猫的花纹有什么不同?——你见过什么花纹的小花猫呢?(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的花猫的花纹颜色。

)4、交代捏泥的要求,学生进行看图操作。

(1)教师:——在袋子里有几块大的橡皮泥和几块小的橡皮泥,大的橡皮泥是用来做头和身体的;小的橡皮泥用来做装饰花纹;——还有一些材料,我们看看是什么?这些材料有什么,怎么用,图示上也有;——最后一个要求,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在搓、压、剪以后,橡皮泥的表面应该是很光滑的。

装饰的花纹要是很细致的。

(2)学生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看图进行。

)(3)请小朋友把做好的花猫放到粮仓的周围,鼓励先做好的小朋友给粮仓四周的边上捏一些小花进行装饰。

5、欣赏大家的作品,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制作不同姿态的小花猫。

教师:有了这么多神气、威猛的小花猫,粮仓里的粮食就有保障了。

小花猫除了会跳起来抓老鼠,还会慢慢地散步、睡觉、伸懒腰、玩球、翻跟斗,不同姿态的小花猫你能做出来吗?老师把这些任务留给你们到区域里去完成吧。

10、企鹅活动目标:会捏企鹅,学会橡皮泥的基本技巧——捏。

准备材料:鸡蛋、橡皮泥、卡纸、胶水、黑色水彩笔、剪刀。

活动过程:1、在鸡蛋的小头一端打一个小洞,将蛋清、蛋黄倒出来(不要扔掉哦,可以做菜用的),倒进一些开水冲干净,晾干待用。

2、用黑色水彩笔将空蛋壳的2/3涂成黑色,做成企鹅胖胖的身子;剩下的1/3不涂,作为企鹅的肚子。

3、将备好的卡纸剪成企鹅翅膀(又长又尖的形状),贴在企鹅黑色的背部;4、在蛋壳靠上的部分画上企鹅圆圆的眼睛;5、用黑色的橡皮泥做成一个锥形物体,做企鹅尖尖的嘴巴,贴在眼睛的下方;6、现在这只企鹅只缺一样东西了,你猜是什么?对了,就是支撑它笨笨的身体的小脚。

这也可以用橡皮泥做,选择和底座颜色不同的深色的泥做成两个圆圆的小球,同样粘在底座上就可以了。

这样,一只完完整整的企鹅就做好了。

手工捏橡皮泥教案活动目标:1、在观察照片的基础上,会用橡皮泥表现人物的不同大小。

2、利用辅助材料刻画、装饰人物的头发、衣服。

3、在参观介绍的过程中,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和快乐。

活动准备:1、全家福的照片。

2、人手一盒橡皮泥,每组一盒玩泥工具。

活动过程:1、谈谈、说说:快乐的一家。

引导幼儿拿着自己的照片,从家人的身高、体型、脸型、服装等各个方面介绍。

师:今天,你们从家里带来了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一家呢?介绍的时候可以说说你爸爸妈妈的样子?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家人,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人物的大小关系,胖瘦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发型特征、服装的花纹。

师小:刚才从小朋友的介绍中老师发现,小朋友的一家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幼儿长头发幼儿短头发。

每个人都长着不同的样子。

2、看看、做做,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橡皮泥表现人物的不同大小。

(1)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人物的不同大小,探索分泥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要来做"快乐的一家",你觉得可以怎样用橡皮泥来表现"快乐的一家"呢?(讨论、交流)请你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发现幼儿运用中出现的好方法。

(3)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好办法?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衣服是怎样的?(4)小结:原来我们家里的人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所以做出来的一家人是不一样大小的。

衣服上的花纹也各不相同,头发也是不一样的。

(5)幼儿再次创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创作出不同大小的人物,并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3、在辅助材料的帮助下,装饰人物的花纹。

师:照片上的爸爸妈妈都穿着美丽的衣服,留着好看的发型,让我们也来帮助他们穿上美丽的衣服,好吗?你想怎样给他们装饰呢?可以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自由交流)(教师示范)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和材料,请你们动手去装饰吧!4、展示交流,在介绍的过程中,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受。

教师请幼儿将作品放在柜子上,集体参观,介绍,说说:那一幅是自己做的?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

手工捏橡皮泥教案教学目标: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1 、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