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 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 )A.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 凡是气体物质应标上“↑”C. 凡是注明“点燃”条件都可以用“△”符号代替D. 因配平需要可改动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2. 在反应□SO 2+□H 2S =□H 2O +□S 中,方框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应该对应的是( )A. 1,3,3,2B. 1,2,2,3C. 1,2,3,2D. 1,3,2,3 3. 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A.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B. 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C. 红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D. 镁带燃烧4.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KClO 3=MnO 2KCl +O 3↑B. H 2O 2=MnO 2H 2↑+O 2↑ C. 3Fe +2O 2=点燃Fe 3O 4D. Mg +O 2=点燃MgO 25. 有一学生写出了下列化学方程式:①Mg +O 2↑=点燃MgO 2;②KClO 3=KCl +O 2↑;;③C +O 2↑=CO 2↑;④CuSO 4+Fe =FeSO 4+Cu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式有错误的是①②③B. “↑”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是①③C. 未配平的是①②D. 需要注明条件而未注明的是②④ 6.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P +5O 2P 2O 5B. 4Fe +3O 22Fe 2O 3C. 2Mg +O 2=2MgOD. 2KMnO 4Δ̲̲K 2MnO 4+MnO 2+O 2↑7. 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gB. 乙物质为氧化物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8. .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其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说法不严谨的是A. 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分子B.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D. 其微观结构示意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 +2CO =催化剂N 2+2CO 29.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 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D. 参加反应的CO 2和H 2分子个数比为1:310. 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③中MnO 2的作用相同B. 反应④⑤⑥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C. 反应⑤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4Fe +3O 2 点燃 2Fe 2O 311.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甲、乙、丙、丁都可能是氧化物C. 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5D.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12.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 不考虑反应条件,该反应可能是3H2+N2=2NH313.下列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 参加反应的微粒“”和“”个数比为3:2B. 此反应中有三种物质生成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该反应可表示2HI+Cl2=2HCl+I2的反应15.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C. 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D. 化学方程式为:HCO+O2=CO2+H2O16.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解水的方程式为2H2O=2H2↑+O2↑B. 事先应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C. 1、2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1D.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17.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_____种;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可变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1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2)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3)b玻璃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极,玻璃管中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能燃烧发出___________色火焰,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4)可燃性气体如果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

(5)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

稀土金属铈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粉末在空气中易自燃,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铈,其水溶液为微红色。

铈元素在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铈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2)铈与稀硫酸反应,产物中铈元素化合价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铈铵,分子式为(NH4)2Ce(NO3)6,常用作氧化剂用于电路腐蚀及生产其它含铈化合物。

(NH4)2Ce(NO3)6中C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2)该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一个“”分子是由____个原子构成的。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1.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与A元素化合形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A、B、C、D、E的元素名称及符号: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__⑴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

⑴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该单质气体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

⑴D元素的单质(灰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完成该燃烧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

①试管夹②坩埚钳③酒精灯④铁架台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步骤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当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气体不需要标注“↑“,故B错误;C.在注明反应条件时,“点燃”只能用点燃二字,而“加热”可以用“△”符号代替,故C错误;D.在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不能改动物质的化学式,否则违背了客观事实,故D错误;故选A。

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从氧原子开始配平,在水的化学式前面添加2,然后在硫化氢的前面添加2,二氧化硫的前面添加1,硫的前面添加3,即可。

故选B。

3.【答案】C【解析】【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故A错误;B.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故C正确;D.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化学式为MgO,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解析】【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解答】A.产物错误,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2KCl +3O 2↑,故A 错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违背了客观事实,故B 错误;C.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 +2O 2=点燃Fe 3O 4,故C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D.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违背了客观事实,故D 错误。

故选C 。

5.【答案】B【解析】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①该化学方程式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反应物中的氧气不能标注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O 2=点燃2MgO;②该反应没有注明反应条件,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MnO 2Δ2KCl +3O 2↑; ③该反应没有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中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要标注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 +O 2=点燃CO 2; 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