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现了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体现了诗人激越的爱国情怀。
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起伏流畅,深情地歌唱了黄河的英姿。
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中华古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第三乐段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激越的音调,展示出我们伟大的民族像黄河一样,
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学生分析】学生是13—15岁的少年,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文中的生字词有能力通过自学就解决;但是,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尤其是学生的总体朗读素养还不够,可利用诗歌教学的契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良好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地朗读素养。
【教学设想】《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
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突破】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从更宽广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爱国情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上课前,播放与课文有关的音画资料,渲染烘托气氛。
一、导入
早在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
黄河以其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二、话说黄河历史,奠定情感背景
学生随背景音乐,朗读学习有关黄河、黄河历史的知识。
三、吟读黄河颂歌,感受赞美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
生生互读。
学生代表朗读,老师指导,学生学读。
全班齐读。
(可配乐,教师点评)
分角色朗读。
(可配乐)
教师范读。
(可配乐)
全班齐读。
(可配乐)
四、探究黄河精神,深入理解主旨
学生换词,深入理解诗歌。
五、咏唱黄河歌曲,深化情感教育
全班高唱《保卫黄河》。
附:《黄河颂》光未然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