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吉林财经学校电子教研室《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电子技术方面的入门性质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某些领域,以及为电子技术基础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基本理念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及计划性,本着及时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随着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原则特指定本课程标准。
要求授课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要求先行学完物理和电工基础。
(三)设计思路1.体现21世纪电子技术的新知识、新器件、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体现能力本位的职教特色。
3.吸收了本课程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充分考虑中专学校的教学实际,力求内容简洁、重点突出。
4.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强提高应用能力的实验。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同时课程进行整体优化。
(一)课程教学目标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1. 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能力目标是:1.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2. 能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3. 具有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4. 能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思想教育目标是:1. 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A. 模拟电路部分1. 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正确使用。
2.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和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性能计算和分析。
熟悉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 掌握运算放大器特点、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线性和非线性)。
4. 掌握放大器反馈极性的判别、负反馈的基本方式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 掌握正弦波振荡器、整流器、稳压器、比较器、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应用。
6. 正确运用下列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静态工作点、输出幅度和波形失真的图解法;分析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虚断法;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时的估算法。
7. 具有以下能力:初步读图能力;具有对基本电路性能指标的定量估算能力;根据功能要求,具有选定适当基本电路和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B. 数字电路部分a. 器件及电路方面1.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正确理解正、负及混合逻辑;2. 熟悉集成门和集成触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3. 掌握基本功能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b. 基本分析方法1. 逻辑代数的运算方法; 12. 逻辑函数的描述方法(真值表、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3.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代数法和卡诺图法)。
c. 具有以下能力1. 分析逻辑电路的能力;2. 设计简单逻辑电路的能力;3. 能阅读简单的数字装置的逻辑图。
三、内容目标本标准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模拟部分包括: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部分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
第一章晶体二极管及整流电路1. 半导体的主要特性2.晶体二极管3.整流电路4.滤波电路5.特种二极管及应用知识目标1. 熟识二极管器件的外形和电路符号。
2. 熟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和参数。
3. 了解整流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能进行简单的工程计算。
4. 熟悉电容滤波电路的基本形式,知道滤波电容参数的选用原则。
5. 了解常用的几种特殊二极管的功能及使用常识。
技能目标1. 会使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质量和判断电极。
2. 能自己选购元器件,组装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源。
3. 具有排除整流、滤波电源故障的能力。
4. 能根据实物电路板,分析和画出整流、滤波电路原理图。
第二章晶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1. 晶体三极管2.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5. 多级放大器知识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结构,掌握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放大原理。
2. 掌握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理解其含义,了解主要参数的定义。
3. 掌握单级低频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熟悉用估算法分析放大电路的基本方法,了解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要领。
5. 熟识常用的稳定工作点偏置放大电路,理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会查阅半导体器件手册,能按要求选用三极管,会测量二极管的管脚及检测质量好坏。
2.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会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熟悉截止、饱和失真的波形,掌握消除失真的方法。
3. 会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并由此判断工作状态。
4. 会用毫伏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有效值,并由此计算机电压放大倍数。
5. 掌握焊接、调试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基本技能。
第四章放大电路的负反馈1. 反馈的基本概念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判断反馈放大电路类型的方法。
3.熟识典型负反馈放大电路和电路特性。
4.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及应用。
技能目标1.能按电路图焊接安装负反馈入大电路,会调整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2.初步掌握放大器加负反馈改进电路特性的方法。
3.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4.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第五章低频功率放大器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分类2.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电路)3. 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TL电路)4. 集成功率放大器知识目标1.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任务、基本要求及电路类型。
2.了解OCL、OTL功放电路的组成形式、工作状态与特点及电路主要元件的功能。
3.熟知复合管组合应用常识。
4.掌握典型功放集成电路4100系列的引脚功能及实际应用接线方式。
技能目标1.能挑选推挽配对三极管,会检测功放管的质量优劣。
2.掌握OTL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熟悉交越失真波形,掌握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
4.会查阅半导体器件手册,能根据电路的需要选用和代换功率管和功放集成电路。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 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2. 集成运放介绍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知识目标了1. 解集成运放的电路结构,单元电路(差分放大器)的组成形式及基本工作原理。
2. 知道什么是零点漂移,熟识集成运放降低零点漂移的基本方法。
3. 掌握集成运放组成的三种输入形式的放大器及信号运算电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能。
4. 能按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要求,画出集成运放电路图,并确定电阻阻值。
技能目标1. 能正确读识集成运放的引脚。
2. 掌握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 会应用电阻测量法和电压测量法来判断集成运放的质量好坏。
4. 初步具有排除集成运放电路常见故障的能力。
第八章直流稳压电源1. 稳压管并联型稳压电路2. 三极管串联型稳压电路3. 集成稳压器4. 开关型稳压电源简介知识目标1.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和分类。
2.掌握并联稳压电路的形式、稳压原理及电路特点。
3.熟悉三极管串联稳压电源的电路形式,理解稳压原理。
4.熟悉常用的集成稳压器引脚排列及应用电路。
技能目标1. 能按电路图安装和制作稳压电源、知道如何调整输出电压。
2. 初步具有查阅集成稳压器手册和选用器件的能力。
3. 了解测量稳压器基本性能的方法。
4. 初步具有检查、排除稳压电源故障的能力。
第十章数字电路基础1. 数字电路概述2. RC电路的应用3. 数制与码制4. 逻辑门电路基础5.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及逻辑函数的化简知识目标1.了解数字电路特点及应用,熟知脉冲波形和五个主要参数。
2.了解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功能和电路构成条件。
3.熟识二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会进行数制间的转换。
4.理解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熟识其图形符号。
5.能对TTL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分析,了解TTL反相器的基本特性,了解TTL与非门、异或门、集电极开路门、三态输出门的功能及典型应用。
6.了解常用CMOS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CMOS门电路的使用常识。
7.会应用公式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技能目标1.初步具有使用示波器观察脉冲波形并读出主要参数的能力。
2.会查阅数字集成电路手册,能根据逻辑功能选用和代换集成门电路。
3.掌握TTL和CMOS集成电路引脚识读方法,掌握其使用常识。
4.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基本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方法。
第十一章组合逻辑电路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2. 编码器3. 译码器4. 数据选择器及分配器知识目标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读图方法。
2.熟知编码器、译码器的基本概念,会分析一般编码器、译码器电路。
3.了解编码器、译码器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及应用方法。
4.了解半导体数码管的基本结构和引脚符号的含义。
5.了解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技能目标1. 了解常用的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的功能和引脚接线方法。
2. 能根据电路图安装满足特定要求的组合逻辑电路,如表决器、数码显示器等。
3. 会查阅组合逻辑集成电路手册,能根据应用需要选用合适型号的集成电路。
4. 掌握半导体七段显示数码管的使用方法。
第十二章集成触发器1. RS触发器2. 触发器的几种常用触发方式3. JK触发器4. D触发器5. T触发器知识目标1.熟识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逻辑功能和工作原理。
2.熟悉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掌握并能运用同步RS触发器真值表。
3.了解触发器的几种常用触发方式及特点。
4.掌握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的电路组成,能理解和应用触发器的真值表。
5.掌握集成JK、D触发器的使用常识。
技能目标1.能识读常用集成触发器的引脚,具有应用集成JK、D触发器组装功能电路的能力。
2.学会集成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初步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集成触发器的能力。
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应注意按照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全面训练,教书又教人,使学生业务和思想双丰收。
同时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