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萧山博物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杭州萧山博物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杭州萧山博物馆
1. 龙窑依坡而卧,倾斜向上,远看像一条长龙卧于山坡之上。

整条龙窑可分为()、()和()三段。

(多选题) (5分)
C.火膛
)
) (5
4.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翻开了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新篇章。

(单选题) (5分)
A.萧山农民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5. 封诰是皇帝赐与大臣或其妻室、父母和祖先的荣典。

《葛云飞父母封诰卷》是()皇帝对葛云飞父母的嘉奖与赐封。

(单选题) (5分)
A.咸丰 C.同治 D.嘉庆
)。

B.馆藏精品厅 D.书画厅
7. 清代官员的朝服胸前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分文、武两种。

一品文官的补子上绣仙鹤,那么一品武官的补子上绣()。

(单选题) (5分)
B.狮
C.豹
D.虎
)分)
9. 藩东藩是萧山所前人,著名的历史演义作家。

他撰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1920年之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他著述的两条原则是()。

B.思路清晰,文字简练
D.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10. 越窑青瓷色泽青翠,晶莹润泽,备受古代妇女的喜爱。

在她们的梳妆用具中就有()。

(多选题) (5分)
A.油灯 D.梳子
11. 在浙江舟山的竹山公园内有一座清朝光绪年间的祠庙叫三忠祠,祠庙内供着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的三尊塑像,在三总兵中()是萧山籍。

(单选题) (5分)
B.王锡朋
C.郑国鸿
D.以上都不是
12. 在陶瓷发展史上,( )正好介于陶和瓷之间这一特殊阶段,它比软陶更坚硬,而且表面拍印着各种纹饰。

(单选题) (5分)
A.原始瓷
B.软陶 D.成熟瓷器
13. 萧山在西汉元初二年(公元2年)始建县,称为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暨”。

后在孙权黄武年间(222—229年)改名(),直到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萧山,以萧然山为名,沿用至今。

(单选题) (5分)
A.余杭 C.会稽 D.诸暨
14.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印纹硬陶是一个特殊的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存。

(单选题) (5分)
A.南方、吴
B.南方、魏
C.北方、秦
15. 从2006年起,国务院决定每年(。

(单选题) (5分)
A.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C.六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D.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16. ()是我国最早运往海外的大宗贸易陶瓷,被誉为开拓“海上陶瓷之路”的先驱。

(单选题) (5分)
A.龙泉青瓷
B.景德镇青瓷 D.奉阳青瓷
17. ()是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单选题) (5分)
A.旧石器时代 C.打制石器时代 D.中石器时代
18.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寓居于上海以卖画为生,并被称为“海上四任”的是()。

(单选题) (5分)
B.任熊、任薰、任颐、任伯雨
D.任熊、任薰、任仁发、任预
1. 单选题) (5分)
A.3月15日 C.7月10日 D.10月2日
2. 民国时期被称为“布衣都督”的萧山人(),发动旅沪浙江同乡,抵制英、美侵夺修筑铁路权,成立了浙江全省铁路公司,并主持筑成沪杭铁路嘉兴段。

(单选题) (5分)
B.汤金钊
C.来楚生
D.朱凤标
5. 陶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在古代文人的文房用具中就有()。

(多选题) (5分)
8. ()位于城厢街道办事处江寺前,市民习惯称之为江寺桥。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始建于南朝齐建安二年(公元480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萧山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单选题) (5分)
A.通济桥 C.市心桥 D.永兴桥
9.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回乡偶书》是萧山籍大诗人()所作。

(单选题) (5分)
A.陆游
B.李白
C.杜甫
)。

(多选题) (5分)
C.《衙前农民协会纲领》
D.《衙前农民协会总则》
分)
)。

(
D.茅湾里窑址
16. 窑炉构造的不断改进,促进了陶向瓷的发展。

在窑炉发展史上,早在半坡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横穴窑和竖穴窑。

而在商代到战国的一千多年间,南方形成了独特的窑炉形式,即()。

(单选题) (5分)
B.馒头窑
C.椭圆形窑
D.马蹄形窑
17. ()是著名的文物专家,也是萧山博物馆的顾问,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职。

他兄弟四人把祖祖辈辈收藏的一千多件文物如数捐赠给了国家,是建国以来捐赠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家族。

(单选题) (5分)
A.朱凤标
B.金海观
C.朱熹
18. 原始瓷是瓷器的原始阶段制品,由于烧成温度不稳定、胎釉结合不够好、吸水率偏高等原因,被认为是未成熟的瓷器,那么真正成熟的瓷器是()时期出现的。

(单选题)
A.商朝
B.东晋 D.南北朝
20. 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萧山县令()为缓解当时当地的旱涝灾情,他“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开辟了“新湖”,也就是现在的“湘湖”。

(单选题) (5分)
A.汤金钊 C.汤寿潜 D.朱凤标
3.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蟋蟀》曾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作者是萧山著名的儿童作家()。

(单选题) (5分)
A.来裕恂 C.盛澄华 D.来集之
7. )(多选题) (5
B.下孙遗址
C.茅草山遗址
16.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

(单选题) (5分)
A.著名的“唐三彩”
C.精美的丝织印染品
17. ()是我国最早运往海外的大宗贸易陶瓷,被誉为开拓“海上陶瓷之路”的先驱。

(单选题) (5分)
A.龙泉青瓷
B.景德镇青瓷 D.奉阳青瓷
1. 铜镜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又称青铜镜。

它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同时又是精美的工艺品。

它装饰的题材广泛,有花鸟、珍禽异兽、神话故事等等。

在萧山博物馆历史名人厅中陈列的“汉代·人物故事镜”上反映的四个人物分别是吴王、越王、文种和()。

(单选题) (5分)
A.范蠡 C.西施 D.郑旦
6. 201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

(单选题) (5分)
B.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
D.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变革和发展
18. 堆塑罐是三国两晋时期流行的一种特殊的随葬器物,它由东汉中晚期的五管瓶演变而来。

器身上部堆塑人物和飞禽走兽。

后来,顶部出现殿宇楼阁,回廊院落的模型,上部的其他装饰也日益繁复,西晋后迅速消失。

它又名()。

(多选题) (5分)
A.多层瓶
B.多管瓶
8. 江寺原是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寓宅,后江淹之子昭玄舍宅建寺。

经历多次重建后,江寺有过三个别名,分别叫()。

(多选题) (5分) ?
D.梦笔寺
)。

(多选题) (5分)
D.强还原焰。

相关主题